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8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76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51篇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扶正败毒颗粒对脓毒症大鼠腹腔感染所致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参考文献建立脓毒症动物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乌司他丁组、扶正败毒颗粒组及乌司他丁联合扶正败毒颗粒组(以下简称联合组),每组36只,另设假手术组10只;观察大鼠不同时间点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肠组织含水量、肠组织白细胞介素-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对比,模型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及肠组织含水量升高,肠组织IL1、TNFα表达水平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脏器组织学发生了明显的病理改变.与模型对照组对比,扶正败毒颗粒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及肠组织含水量下降,肠组织IL1、TNFα蛋白表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脏器损伤程度明显减轻,以联合组尤为显著.结论:扶正败毒颗粒能够明显减轻感染,减少脓毒症大鼠肠组织含水量,降低肠组织炎性因子IL1、TNF α表达水平,从而减轻脏器损伤,具有明显的抗炎和保护腹腔感染所致肠损伤的作用,联合乌司他丁可明显增强此疗效.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的应用价值,提高临床超声工作者对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阴道超声检出,并经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证实的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超声检查及临床资料。结果:经TVS诊断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65.16%、55.86%、77.86%、2.52、0.57。结论:经阴道超声能较准确定位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并显示其病变范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3.
<正>近年来,我国多个大中城市频繁遭遇洪涝灾害,对人民生产、生活影响巨大。2016年7月间,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普降特大暴雨,武汉汛情为历史罕见,长江水位多处超过历史警戒线,多个城区出现溃堤和内涝。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一系列的科学消毒除害措施,继武汉市1998年发生特大洪水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开展多种形式的干预活动,探索社区灭鼠宣传教育的有效模式和方法,评价干预效果,为制定适宜的社区灭鼠宣传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在武汉市江岸区和江汉区所辖的4条街道,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方法,从每个样本街道中各抽取1~2个社区,共7个社区,分为试验社区和对照社区,分别抽取18岁以上人群进行KAP(知信行)问卷调查,并通过对试验区人群采取不同形式的健康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前后的效果比较.结果 干预后,试验社区居民对灭鼠常识及相关情况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其中大部分问卷条目的知晓率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鼠密度(夹夜法)在干预前后分别为4.5%和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社区灭鼠工作中,在公共外环境承包工作到位、社区人群积极配合的情况下,开展形式多样且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人群灭鼠知识水平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灭鼠效果.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从细胞炎性因子方面揭示扶正败毒颗粒对脓毒症大鼠所致多器官损伤心肌保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扶正败毒颗粒组、乌司他丁组及扶正败毒颗粒联合乌司他丁联合组(联合组)各36只,假手术组10只.参考文献制备脓毒症动物模型;观察心肌组织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IL-1、TNF-α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或P<0.0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亦显著增高(P<0.01);脏器组织学发生了明显的病理改变.与模型组比较,扶正败毒颗粒组心肌组织IL-1、TNF-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或P<0.05);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亦明显降低(P<0.01);脏器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降低组织炎性因子IL-1、TNF-α表达水平,从而减轻心脏心肌组织损伤,可能是扶正败毒颗粒对脓毒症心脏损伤起到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了解武汉马路边绿化带及老旧居民区土质地面鼠洞分布现状,检验城市地下井周边土质地面更容易有鼠洞的经验是否可靠。方法在武汉城区马路边绿化带、老旧居民区土质地面选全部落在距离井盖5 m范围内的"井盖附近样方"及所有点距离最近的地下井井盖超过5 m的"远离井盖样方",记录样方中鼠洞数量及与井盖是否"零距离"接触,分析多种因素与土质地面样方是否有鼠洞的关联性。结果 "井盖附近样方"及"远离井盖样方"鼠洞阳性率分别为7.3%和3.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鼠洞密度分别为0.052和0.018个/m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零距离"和"非零距离"样方鼠洞阳性率分别为17.7%和3.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鼠洞密度分别为0.069和0.023个/m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马路边绿化带和老旧居民区样方鼠洞阳性率分别为2.4%和8.9%,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鼠洞密度分别为0.030和0.040个/m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37)。结论城市地下井盖附近土质地面更可能有鼠洞。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及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人流中的效果特点。方法:选择年龄20—43岁自愿做人工流产的孕妇360例,分为局部麻醉组和静脉麻醉组,对两组的镇痛效果、宫缩、人流综合症及其他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静脉麻醉组镇痛效果好于局部麻醉组,但是局部麻醉组的不良反应低于静脉麻醉组。结论: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方法在人工流产手术中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没有麻醉医生监测的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产程中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13例无锡市妇幼保健医院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初产妇,分成2组,观察组56例行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57例行单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2组会阴切开方式、伤口出血量、伤口疼痛、伤口愈合、产妇的依从性和产妇平均住院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及切口出血量>20 mL者低于对照组(P<0.05,P<0.01),会阴正中切开率及切口出血量<20 mL者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镇痛效果及产妇依从率优于对照组(P<0.05),产妇会阴切口甲级愈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降低了会阴侧切率,减少了会阴切口的出血量,减轻了产妇会阴切口的疼痛,提高了会阴切口的甲级愈合率,同时产妇的依从性好,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专科团队服务中引入中医适宜技术后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人群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在医院精神科内连续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依据医院的方案给予精神疾病的专科综合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疾病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疾病管理策略的基础上,引入中医适宜技术的工作策略。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疾病健康教育情况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疾病健康教育情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疾病健康教育情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疾病干预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结合中医适宜技术的专科团队服务干预策略投入到精神科长期住院治疗患者的疾病管理工作之中,能够较为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疾病的管理质量以及患者的自我管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疾病管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0.
大规模集会可能增加媒介疾病传播风险。国外报道大规模集会病媒生物防治经验教训的文献很少。中国通常在大规模集会开展病媒生物防治保障工作投入较多资金及人力用于提升病媒防治水平,以达到控制媒介骚扰和疾病的目标;相关成功经验报道较多,但失误和教训甚少提及。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于2019年10月在武汉举行。军动会有51个竞赛场馆及205个重点保障场所,分布于全市15个城区。蚊媒及其传播疾病防控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武汉成功达到目标,但也有失误和教训。本文总结武汉军运会有害生物防治保障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并着重反思其中不足。为提高大规模集会病媒生物防治的效率,建议:(1)用相关法规推动城市病媒生物防治;(2)开展应用研究,解决保障工作中遇到的技术及管理问题;(3)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现场防治工作务求有的放矢;(4)重视监测质量,制定并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