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6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 ammotom e微创旋切术对隐匿性乳腺病灶诊断的意义。方法2003年11月~2004年10月对该院22例31处隐匿性乳腺病灶进行B超引导下M ammotom e微创旋切术。结果22例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M ammotom e微创旋切术,操作无一例失败,术后均明确诊断,恢复良好。结论超声引导下M ammotom e微创旋切术有利于隐匿性乳腺病灶的诊断,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良性疾病兼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UE)中肿瘤深度对于判断乳腺肿物的良、恶性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178例因乳腺肿块行手术切除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病灶200个。依据肿瘤深度不同分4组。对所有的患者在术前均予以常规超声检查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比不同深度肿瘤的UE成像情况、分析诊断效能(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以及阴、阳性预测值),对比良恶性乳腺肿瘤UE成像检查的阳性率。结果诊断良性病灶114个、恶性病灶86个;D组成像效果与A、B、C组相比的UE成像效果更差(P<0.05);A组特异度与B、C、D组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准确度显著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E成像技术对恶性病灶的诊断阳性率显著更高(P<0.05)。结论在乳腺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中,对于乳腺肿物的良、恶性成像质量,诊断的特异度与准确度均受到肿瘤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川崎病儿童左心长轴方向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对24例急性期川崎病患儿(冠脉扩张8例)、27例恢复期川崎病患儿(冠脉扩张9例)与20例正常儿童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于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测量各腔室径线;通过M型超声获得左室射血分数(EF);采集心尖四腔三个完整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存入光盘中。应用VVI技术脱机分析室壁基底部、中间部、心尖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应变(Smax)、应变率(SR-max)。结果急性期组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max)低于正常组,在所有基底部和部分中间及心尖节段有统计学差异(P<0.05);恢复期组与正常组比较部分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恢复期组儿童同一室壁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max)失去一致性。结论急性期和恢复期川崎病儿童均有不同程度的左室长轴方向收缩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 生物信息学分析miR-16-5p在乳腺癌(BC)中的作用并进行临床验证。方法 BC的队列数据集来自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分析。在临床验证中,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接受手术的BC患者(BC组),获取BC组织和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另纳入同期150例体检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获取其血清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组织及血清miR-16-5p表达。所有BC患者至少随访3年。结果 共鉴定出195个差异表达基因(DEG),根据logFC≥1.5或logFC≤-1.5阈值,miR-16-5p表达显著下调,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miR-16-5p区分BC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95%CI:0.68~0.79),且miR-16-5p低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P=0.013),因此miR-16-5p可作为候选miRNA。在临床验证集中,BC组织miR-16-5p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0.46(0.29,0.66)vs. 0.8...  相似文献   
67.
目的总结高频超声在颈内静脉置管术前及术后的使用价值。方法于置管前行超声检查颈内静脉,观察颈内静脉情况并进行体表定位。术后即行高频超声检查,排除穿刺操作并发症。导管的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者均行超声检查,以确定部分颈内静脉置管并发症。结果87例患者均置管成功,无严重操作并发症。使用过程中前后共有45例出现异常情况,其中15例经超声检查发现有颈内静脉血栓形成,1例颈内静脉管腔狭窄。结论高频超声在颈内静脉置管术前的定位观察能有效提高穿刺准确性、减少穿刺并发症;超声对术后导管留置过程中并发症的监测具有重要作用,是术后并发症监测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超声卵巢附件报告及数据系统(O-RADS)及妇科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GI-RADS)分类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卵巢肿瘤患者242例,其中良性肿瘤184例,恶性肿瘤58例。由2位超声医师独立完成O-RADS及GI-RADS分类。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O-RADS及GI-RADS分类联合血清CA125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242例患者的242个卵巢肿块中O-RADS分类2、3、4和5类的恶性肿瘤百分比分别为0、9.5%、17.3%和95.5%;GI-RADS分类2、3、4和5类的恶性肿瘤百分比分别为0、4.9%、20.0%和97.6%(均P<0.01)。O-RADS分类+CA125组合、GI-RADS分类+CA125组合以及3者组合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的AUC分别为0.861、0.880和0.864,均高于单独使用O-RADS分类、GI-RADS分类和CA125的0.795、0.812和0.748(均P<0.05)。结论超声O-RADS、GI-RADS分类方法对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两种方法与血清CA125的组合(O-RADS分类+CA125和GI-RADS分类+CA125)比单独一种方法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具有更好的诊断效能,而O-RADS分类联合CA125既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又能提供更为客观的诊断结果,具有在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子宫内膜癌的发展和侵袭性与肿瘤血液灌注显著相关,本研究旨在评估子宫内膜癌术前超声造影(CEUS)定量灌注参数的预后价值。 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112名术前行超声造影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CEUS的时间-强度曲线(TIC)计算平均增强率ER(增强强度EI/上升时间RT)。平均随访34.6±9.7个月后,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ER值与术后总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的相关性。结果 根据ROC曲线预测生存率的ER值最佳截断点值为1.8 dB/s。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ER值水平高的患者的DFS和OS比ER值水平低的患者更差(DFS:P<0.001;OS: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ER值被认为是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HR:1.68)和OS(HR:1.98)的独立预测因子(均P<0.05)。 结论 CEUS测量的定量灌注参数是子宫内膜癌术后生存率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会阴超声观察康复治疗对产后女性盆底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5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康复组给予康复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产后保健操,运用会阴超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在静息、缩肛时、瓦氏动作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和耻骨直肠肌宽度的变化;检测静息到瓦氏动作患者膀胱颈位置变化.结果 康复组治疗后静息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3.189、4.024、4.385,均P<0.05),而常规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075、0.816、0.139,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均显著低于治疗前(f =3.001~4.365,均P<0.05),康复组耻骨直肠肌宽度显著高于治疗前(t=3.257,P<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耻骨直肠肌宽度无显著性差异(f=0.012,P>0.05).治疗后康复组瓦氏动作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和BND均显著低于治疗前(f值分别为3.871、4.582、5.347、3.562,均P<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0.871、0.492、0.323、0.435,均P>0.05),且康复组治疗后瓦氏动作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和BND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治疗后(t值分别为3.281、4.134、4.762、3.511,均P<0.05).结论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经康复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盆底结构和功能,会阴超声能有效地评估康复治疗的疗效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