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目的:探讨腭裂患者上颌骨发育不良的原因。方法:收集未行手术成年腭裂患者11例称A组,与其年龄、性别相同,无腭裂的轻度牙列拥挤患者11例称为对照组I(B组),两组进行临床检查、面相、头影测量比较。收集10例2-3岁时已行腭裂手术,现Ⅲ21│12Ⅲ/Ⅲ21│12Ⅲ(8-9a)反He患者称腭裂术后后He组(C组),与C组年龄、性别、反He情况相同,但无腭裂手术史的患者10例称对照组Ⅱ(D组),C、D组在8-9岁应用方丝弓正畸、追踪15岁以上,进行临床检查、面相、头影测量比较。结果:A组无反He、面部协调、咬He关系良好,上颌骨发育良好,A、B两组无显著性差异。C组反He解除后,上颌骨发育明显较D组迟钝,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腭裂患者上颌骨具有良好的生长发育潜力,不存在先天性发育不良,外科手术是上颌骨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2.
重症胆管炎CT诊断(附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胆管炎管病急,进展快,病情重,且发病率高,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减轻病人痛苦。现将我院自1995年到1997年CT检查,手术及临床证实的化脓性胆管炎26例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本组女性18例,男性8例、年龄16~70岁,平均45岁,临床表现发热、高者可达42℃,腹痛,黄疸,部分病例休克(2例),肝肿大(3例)。1.2 26例行上腹部CT平扫, 20例行增强,26例均采用GE2060QUANTUM扫描机。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胰腺钧突区。常规层厚10mm,层距10mm,重点部位4mm薄层。增强:静…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3D-CUBE T1与SW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责任动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AIS(0~7天)患者71例,行DWI、MRA、SWI和矢状位3D-CUBE T1全脑扫描,并对SWI原始图像进行最小强度投影(MinIP)的轴位重建。3D-CUBE T1原始图像采用MIP重组出轴位、冠状位、矢状位、斜位和曲面重建。采用χ2检验比较AIS的SWI的动脉磁敏感征(SVS)和3D CUBE T1的高信号血管征(CUBE vascular hyperintensity,CVH)责任动脉血栓阳性率,分析上述2种成像方法对责任动脉血栓的检出率。结果71例AIS患者的超急性期8例、急性期42例和亚急性早期21例。在71例AIS患者中有74根责任血管,SWI显示45根SVS征,其中MCA 35根、ICA 0根、ACA 2根、PCA 4根、VA 3根、BA 1根。3D CUBE T1显示有67根CVS征,其中MCA 34根、ICA 12根、ACA 2根、PCA 9根、VA 7根和BA 3根。SVS与CVH责任动脉血栓阳性的血管分别为45根和67根,分别占总数的60.8%和90.5%。CVH显示的责任动脉血栓阳性率高于SVS,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7.766,P<0.001)。CVH与SVS对MCA血栓的检测具有高度一致性(χ2=0.214,P>0.05),ICA、ACA、PCA、VA和BA的CVH显示的责任动脉血栓阳性率高于SVS,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6.044,P<0.001)。结论高分辨3D CUBE T1序列能够直接显示责任动脉血栓部位和信号差异,诊断准确性明显优于SWI,为临床无创、早期准确诊断动脉血栓提供了新的影像检查技术及优化检查流程。  相似文献   
34.
硅油乳膏的处方、工艺改进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硅油乳膏的处方和配制工艺,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白凡士林替代石蜡配制硅油乳膏,用增加外相的转相法配制,用化学法和重量分析法对乳膏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结果制得的乳膏洁白亮泽,细腻均匀,柔软易涂布,二甲基硅油的含量为标示量的90.0%~110.0%。结论该乳膏配制工艺简单,性质稳定,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35.
QT间期离散度(QTd)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QTd及QTcd明显增大。本文目的即在研究氯沙坦钾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QTd及QTcd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998年4月至1999年1月住院诊断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48例,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49~83岁,平均67±8.0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冠心病诊断标准,心功能为Ⅱ~Ⅲ级(NYHA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36.
现将获得性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治疗与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获得性TdP患者8例,其中冠心病4例,风心病伴房颤服奎尼丁2例,原因不明2例。临床特点:1均有反复发作的晕厥病史。2发作前ECG呈缓慢性心律失常5例,QT间期均明显延长,V3均有巨大U波。3发作时ECG呈TdP典型改变,持续3~8s,2例并发室颤。4实验室检查:低血钾3例,低血镁5例。治疗方法:5例发作时给予25%硫酸镁静脉推注,3例给予异丙肾上腺素静滴,根据心率调整滴速。2 结果  5例TdP发作时给予25%硫酸镁治疗后,在24h内均得到有效控制,后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3例…  相似文献   
37.
本文报道了芬太尼类衍生物的化学结构与镇痛活性之间的关系。分别改变了芬太尼中的哌啶环1位氮原子的取代基,N-酰芳胺基及哌啶环等部分结构。药理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均具有吗啡样镇痛活性,其镇痛强度分别为吗啡的2~150倍左右。  相似文献   
38.
当今,血压测量方法中主要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由于直接测量法为有创测量,给病患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所以现在通常才用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的方法有很多,如:柯氏音法,触诊法,发红法,光电法,示波法,双袖带法,超声法。一般采用振荡法(又称示波法或测振法)和柯氏音法。无创血压监护仪应用的正是振荡法。本文又通过详实的数据,用生动、客观、辩证的文字介绍了监护仪的血压测量原理以及无创血压监护仪在实际应用中测量、分析血压的机理及方法。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低场MRI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SIJ)的诊断.方法 对46例AS的SIJ进行MRI横、斜冠状位扫描,包括快速自旋回波(FSE) T2WI,自旋回波(SE)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 XL) T2WI+ 脂肪抑制,3D FW FGRE T2WI.男33例,女13例,年龄15~46岁,平均22.6岁.结果 46例早期AS骶髂关节MRI表现的患者中,Ⅰ级18例(34.8%),Ⅱ级28例(65.2%).骶髂关节单侧受累15例(32.6%),双侧同时受累31例(67.4%).早期MRI表现为骨髓水肿、关节软骨异常分别有38个、28个,骨质侵蚀20个,骨质硬化12个.结论 MRI有利于显示AS的SIJ早期表现,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药物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将 7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A、B 2组。A组米非司酮 60 0mg分次口服 ,联合中药治疗。B组米非司酮 60 0mg分次口服 ,联合甲氨喋呤 (MTX) 1mg/kg单次注射。结果 A、B 2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血 β -hCG恢复正常时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A组治疗后包块消失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 (P <0 .0 5) ,平均住院时间A组少于B组 (P <0 .0 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 ,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适于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