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中国医学   3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21.
风温作为中医病名,含义丰富,包括了很多现代医学的流行性急病如非典、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了解风温的概念有利于深化我们对风温的认识,更好的指导临床.风温的概念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岁月,风温的古代含义和现代含义有很大的区别,以时间为线索可初探其变化之端倪.  相似文献   
22.
冠心病治则与八法临证应用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粥样硬化病变使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影响冠状循环血流.引起心肌缺血的一种心脏病。笔者临证中体会到,本病的临床表现符合中医痰浊瘀阻的辨证思路,同时结合“五脏气相干”、“阳微阴弦”、“责其极虚”和“寒凝”、“气结”的病机认识,真正体会到本病病机有虚实标本、缓急轻重之别,其治法必须在治则标本的指导下进行,具体体现在缓急有序,轻重有别,并依此治则确立冠心病的治疗八法,以之运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3.
清代温疫大家余霖所著<疫疹一得>影响深远.就余霖强调的"疫疹"证治,从他对温疫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方面进行了探讨.余霖所创导的火毒致病参合运气为疫病的病因;辨疫病病机,皆以火毒为本;治疗温疫勇于大剂用药,强调以清为主,且将解毒养阴贯穿始终.在疫证治疗中还应重视辨疹,强调治疹勿忘活血.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选择温化痰饮的苓桂术甘合泻肺涤饮的葶苈大枣泻肺汤作为温阳涤饮的代表方,观察该方对实验性肺心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建立兔肺心病模型,以浓缩备用的苓桂术甘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药液灌胃给药后观察其对实验性肺心病并右心衰阶段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经温阳涤饮方预防给药或治疗给药后,治疗组血流动力学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好转.结论苓桂术甘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对预防和治疗肺心病并右心衰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5.
抑郁症是一种高发性、难治性疾病。中医认为抑郁症的病机核心在于“肝气郁结”,但笔者结合中医传统理论及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提出肾阳虚是抑郁症的核心病机的新观点。本文不仅论述了以肾阳亏虚为根源,导致肾-脑-心-肝系统发生紊乱,从而导致抑郁症发生的机理,还阐述了肾阳虚与西医所认识的抑郁症核心发病机制-HPA轴功能紊乱二者间的关系。并强调在中医辨治抑郁症时需重视振奋肾阳,临证时则需根据肾阳虚轻重,施以“温振肾阳”、“温补肾阳”的不同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6.
苓桂术甘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流变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苓桂术甘汤对高脂血症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以喂饲高脂饲料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 ,用苓桂术甘汤加味预防给药 ,观察其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流变学的影响。结果 所建立的高脂模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载脂蛋白B10 0 (apoB10 0 )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低密度脂蛋白 (LDL -C)、载脂蛋白A1(apoA1)含量和apoA1/apoB10 0 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血液流变学指标也出现异常。用该方预防性给药后 ,能有效改善高脂饲料引起的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论 苓桂术甘汤具有良好改善血液流变状态的作用 ,为温阳化饮法调节血液流变状态提供了实验的依据  相似文献   
2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 ) ,是粥样硬化病变使冠状动脉狭窄、闭塞 ,影响冠状循环血流 ,引起心肌缺血的一种心脏病。笔者临证中体会到 ,本病的临床表现符合中医痰浊瘀阻的辨证思路 ,同时结合“五脏气相干”、“阳微阴弦”、“责其极虚”和“寒凝”、“气结”的病机认识 ,真正体会到本病病机有虚实标本、缓急轻重之别 ,其治法必须在治则标本的指导下进行 ,具体体现在缓急有序 ,轻重有别 ,并依此治则确立冠心病的治疗八法 ,以之运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 ,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8.
苓桂术甘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四味药组成 ,具有温阳化气、健脾利水的作用 ,适应于脾阳不足、气不化水、聚湿成饮的痰饮病。乃“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的代表方剂。  相似文献   
29.
对方剂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通过收集1990-2005年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总结整理,分析对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目前该类研究的不足与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0.
陈建杉  江泳 《四川中医》2008,26(10):50-52
本文收集了从汉代至现代(以卒于1975年前为界)的四川名医中擅用温热药的医家,提出"四川温热药学派"的观点,并从四川地理气候特点、药物资源与张仲景运用温热药规律的渊源入手阐释了“温热药学派”产生的背景。同时根据各医家的代表著作,总结、整理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用药经验,将四川温热药学派分为“温补”、“温散”、“温通”三个分支流派进行阐释,以区别于“火神派”的单一说法,以期能较为全面的展现四川医家擅用温热药于临床救治阴寒水湿为患病证的学术特点,更好的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