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5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CARTO系统指导下三尖瓣环峡部(CTI)的解剖学特点及其对线性消融的影响。方法接受CTI线性消融的患者,其中典型心房扑动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10例及持续性房颤40例。利用CARTO系统对三尖瓣峡部长度、跨度及最深深度进行测量并根据深度分为囊袋型、凹陷型和平坦型。根据CTI长度将患者分为两组,长组≥35 mm,短组<35 mm。记录CTI消融成功所需时间,同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不同类型峡部的长度、跨度、深度及消融所需时间分别为:囊袋型23例(45.5±7.5 mm,38.0±7.4 mm,-9.5±2.8 mm,1707±615 s),凹陷型10例(42.7±9.0 mm,37.2±6.7 mm,-4.2±0.8 mm,1 327±832 s),平坦型22例(36.1±8.9 mm,34.3±8.0 mm,-1.0±3.1 mm,927±404 s)。囊袋型CTI长度、消融时间长于平坦型,囊袋型CTI深度均较平坦型和囊袋型为深(P<0.05)。消融时间与深度正相关(r=0.505,P<0.001)。长组较短组所需消融时间长(1485±681 s vs 803±305 s,P<0.001)。长组以囊袋型为主(48.8%),短组以平坦型为主(78.6%)。结论 CTI线性消融时间与其最深深度相关,峡部越深则消融越费时,囊袋型消融所需时间最多。若CTI长度≥35 mm(更常见于囊袋型CTI),其消融时间则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血浆蛋白C(P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源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86例CHD患者(纳为疾病组)和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85名(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PAPP-A、PC、hs-CRP水平,冠脉造影评估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随访疾病组预后,分析不同冠脉病变、不同预后CHD患者血清PAPP-A、PC、hs-CRP水平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组比较,疾病组血清PAPP-A、hs-CRP水平明显升高,P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脉病变程度加重,CHD患者血清PAPP-A、hs-CRP水平依次明显升高,PC水平依次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共42例发生MACE事件(22.58%),发生MACE事件的CHD患者血清PAPP-A、hs-CRP水平较未发生者明显升高,而PC水平明显低于未发生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CHD冠脉病变程度、预后与血清PAPP-A、hs-CRP呈明显正相关(r=0.546、0.607,P<0.05),与PC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512,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PAPP-A、hs-CRP水平明显升高而PC明显降低,三者与CHD病情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或可作为CHD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急腹症54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6年9月~2004年7月,共收治急腹症3986例,其中老年外科急腹症548例,现将诊治体会及教训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周箴  陈岗  宣学金 《肿瘤》2007,27(7):573-576
目的:探讨胸水细胞的DNA倍体以及VEGF、p53表达与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疗效的关系和对湿性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随访4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生存期,39例用图像细胞光度技术(ICM)检测DNA含量,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VEGF、p53,29例经胸腔引流术后胸腔内药物治疗。结果:DNA异倍体与胸水治疗的疗效有相关趋势(P=0.054)。经Cox多因素分析,仅p53是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p53阴性组与p53阳性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4±3.5)个月,(2.8±0.6)个月(logrank=0.0132)。一年生存率p53阴性组与阳性组分别为17.7%和0。结论:ICM检测胸水细胞的DNA倍体与胸水治疗的疗效有相关趋势。免疫组化检测p53能预测肺癌胸腔积液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无缝线小切口隧道内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无缝线小切口隧道内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1094例(1249只眼)白内障患者。结果术后1周视力大于0.5者78.90%,术后1个月视力大于0.5者96.9%,视力在1.0-1.5者38.8%。术前平均散光度0.88&#177;0.42(D),术后1个月平均散光度1.08&#177;0.35(D),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缝线小切口隧道内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良好,散光小,经济,是适合我国农村的白内障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术前化疗的相关不利影响增加手术的风险和难度,本研究旨在分析化疗后胸内组织结构变化,研究化疗对手术的具体影响,探讨化疗后外科处理特点并观察化疗后病灶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选取随机入组肺癌患者100例,先手术组和先化疗组各50例。归纳化疗对患者胸内组织结构的影响;量化分析化疗对手术相关要素的影响及外科处理特点;观察部分化疗后病灶病理形态变化,探讨化疗临床缓解率与组织形态有效率的关系。结果化疗后,胸内相关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第1天引流量未见显著增多;化疗增加手术难度,娴熟的操作技巧足可避免手术风险;化疗后病灶呈现程度不同的病理组织形态学改变,与临床缓解率并不一致,2周期化疗的病灶组织形态学有效率明显高于1周期。结论化疗增加手术的难度,术中的耐心细致和手术技巧是避免风险的关键。术前化疗以2周期为宜。  相似文献   
17.
神经内分泌分化在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预后较差,近期研究发现非小细胞忡癌中有部分含有神经内分泌(Nemoendocrine,NE)颗粒,目前对含有NE颗粒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疗效国内外尚有争议。本工作综合应用电镜、免疫组化和影像学分析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对62例NSCLC患者进行含铂类方案1~2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通过影像学判定化疗疗效。然后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标本用光镜观察其组织病理学疗效、电镜观察NE颗粒、免疫组化法检测NE标记(CgA、Syn)。结果:本组病例NE标记阳性29例,阴性33例,阳性率为46.8%。在影像学上:NE分化阳性患者中有10例部分缓解(PR),19例为无效(NR);阴性患者中有5例为PR,28例为无效(NR),但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69)。在组织病理学上:NE分化阳性患者中有21例组织学有效;阴性患者中有10例达到组织学有效,NE分化阳性的NSCLC患者化疗后病理组织学疗效较阴性者好(P=0.023)。结论:NSCLC中NE分化阳性的患者对化疗较敏感。  相似文献   
18.
8例胸腺类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钟华  陈岗  韩宝惠 《肿瘤学杂志》2002,8(4):236-237
对上海市胸科医院1995年12月-2000年12月5年间收治8例胸腺类癌作回顾性分析,8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除1例一般情况差外其余7例均行术后放疗,1例病人术后常规放疗,4年后复发,认为胸腺类癌发病率很低,病理可归类为不典型类癌,治疗首选手术。  相似文献   
19.
陈岗 《中原医刊》2007,34(21):33-34
目的 了解医院内与医院外泌尿系细菌感染致病菌与临床特点,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从泌尿系感染病原学阳性的患者中,取符合诊断标准完整病例157例,对其临床情况和192株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医院外泌尿系感染患者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的G-杆菌占多数,医院内泌尿系感染患者多有慢性病、导尿、糖耐量异常、长期卧床史,且有抗菌药物使用史者多,致病菌因真菌、G+菌增多,G-杆菌低于院外泌尿系感染,特别是泌尿系真菌感染医院内感染比例明显高于医院外感染,且耐药菌较多。结论 医院内外泌尿系细菌感染有着不同特点,注意病原学检查,及时了解泌尿系感染致病菌和药物敏感状况,对避免盲目应用抗菌药物造成菌群失调、真菌感染增加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根据WHO胸腺上皮肿瘤(TET)最新分类标准,研究Bmi-1、Podoplanin和p53在TET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110例TET组织芯片,免疫组化NovoLinkTM Polymer法检测TET中Bmi-1、Podoplanin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110例TET中,Bmi-1的阳性表达率为68.2%,Podoplanin的阳性表达率为41.8%,p53的阳性表达率为42.7%.Bmi-1、Podoplanin和p53的阳性表达率与TET的病理组织学分型、Masaoka分期及临床病理分级等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且Bmi-1和p53的表达呈正相关(r=0.941,P=0.005).结论 Bmi-1、Podoplanin和p53在TET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