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7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背景:阿霉素是蒽环类抗肿瘤药,对多种恶性肿瘤有抑制作用.但由于其毒性大,可引起与剂量依赖性的心脏毒性,严重者可致心力衰竭.复方黄精口服液能抗自由基损伤,有望用于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目的:探讨复方黄精口服液抗心力衰竭疗效及其作用机制.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福建省中医学院及福建省中医学院.材料:实验于2000-08/2001-05在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完成,选用66只雄性SD大鼠.方法:采用阿霉素损伤大鼠心肌致心力衰竭为模型,6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1只.正常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阿霉素组:于实验开始后第2,4天腹腔注射阿霉素1 mg/kg;第6,8天腹腔注射2 mg/kg;第10,12天腹腔注射3 mg/kg;第14,16天腹腔注射4 mg/kg,16 d累计用药量达20 mg/kg.阿霉素+复方黄精口服液2 mL(小剂量组).阿霉素+复方黄精口服液4 mL(中剂量组).阿霉素+复方黄精口服液6 mL(大剂量组).小、中、大剂量组于实验开始后分别每日用复方黄精口服液灌胃.阿霉素的剂量用法同阿霉素单用组.阿霉素+天保宁(天保宁组):天保宁450 mg/kg隔日灌服共8 d.阿霉素的剂量用法同阿霉素单用组.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各组大鼠心系数,α-肌球蛋白重链,β-肌球蛋白重链的变化.结果:纳入实验动物数66只,在整个实验期间阿霉素组有5只大鼠,小剂量组4只大鼠,中剂量组2只大鼠,大剂量组3只大鼠,天保宁组3只大鼠死于明显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进入结果分析47只.与正常组比较,阿霉素组的α-肌球蛋白重链下降20.88%(P<0.01),β-肌球蛋白重链上升50.93%(P<0.01),心系数升高33.83%(P<0.01).经给药治疗后,心肌β-肌球蛋白重链向α-肌球蛋白重链转化,与阿霉素组比较,各药物治疗组α-肌球蛋白重链上调(P<0.01),β-肌球蛋白重链下降(P<0.01),心系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或P<0.05),以上变化以中剂量组作用最佳.结论:复方黄精口服液能减轻阿霉素致心力衰竭的毒性反应,其机制与复方黄精口服液可提高心肌α-肌球蛋白重链的转化有关,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2.
目的:根据响应面法优化湖南永州江永香姜中6-姜辣素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对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t)进行单因素试验,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法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6-姜辣素得率的影响并以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L-抗坏血酸作对照,测定香姜6-姜辣素总还原能力。结果:优化后的最佳提取工艺:乙醇体积分数为80%、料液比1:12(g·mL-1)、提取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6-姜辣素得率达90%以上。香姜中6-姜辣素体外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的IC50值为0.60 mg·mL-1。结论:该法相对水提法、压榨法,该工艺更具提取率高,回收率高等优点。6-姜辣素总还原能力和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弱于同浓度的L-抗坏血酸(Vc),但强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再通术( SSG)在治疗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症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美国 COOKE公司生产的经阴道输卵管造影插管装置,在 X线电视监视下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再通术.结果 45例女性不孕病人,经 HSG证实的输卵管间质部和峡部阻塞,行 SSG插管成功 84.44%、输卵管再通 56.14%, 1年内妊娠 30%, 3例在术中发生造影剂逆入.结论 SSG治疗女性输卵管阻塞所致不孕症,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94.
1病历摘要 男,26岁。因右侧鼻塞、脓涕、头痛半个月就诊。查体:外鼻无畸形,鼻黏膜充血,双下鼻甲不肿大,鼻中隔居中,右中鼻道可见白色粘性分泌物,鼻窦区无压痛,全身检查无异常。柯瓦氏位片示:右上颌窦炎。抗感染治疗一周后,上述症状无明显缓解。鼻窦CT示:右上颌窦窦腔扩大,窦壁增厚,无明显骨质破坏征象,窦内可见密度均匀增高影,CT值57Hu,底壁可见一块高密度影,CT值768.2Hu,余鼻窦未见异常。以右上颌窦占位?合并感染收入院。局麻下行右上颌窦探查术,行传统上颌窦根治术切口,凿开上颌窦前壁见:右上颌窦内大量脓液及块状软组织,吸尽脓液,清除病变后见上颌窦被一垂直间隔分为内外两腔,内腔与中鼻道相通,外腔窦底于腭骨上,在右侧上牙槽相反方向增厚骨质,出现一颗额外牙,牙冠向腔内突出,清除分隔骨质,取出额外牙,探查与右侧上牙槽并不贯通,鼻内窥镜下行上颌窦中鼻道开窗。窦腔填塞凡士林纱条,缝合切口,术毕。术后抗炎治疗及上颌窦冲洗,定期换药。随访1a,鼻腔通畅,无分泌物及异味等异常主诉。  相似文献   
95.
目的建立药物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onda 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3 mol/L乙酸铵溶液(70∶30),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37 nm。结果苯磺酸氨氯地平质量浓度在2-1 0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9%,RSD为1.35%(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可作为药物中苯磺酸氨氯地平含量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苏肤与3M透明敷料治疗皮肤溃疡的效果.方法 2013年6月至12月,采用等组实验法将66例皮肤溃疡患者按住院房间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无菌换药法;治疗组采用苏肤涂抹于创面,用3M透明敷料覆盖.10d为一个疗程,按照疗效判断标准,统计创面愈合的治愈率、显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并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94.12%,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治愈率68.75%,总有效率76.47%;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应用苏肤与3M透明敷料治疗皮肤溃疡,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12~2014-11我院收治的6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口服等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疏肝和胃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症状评分。结果: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组间对比差异显著;2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其总评分仅为(1.01±0.14)分,与对照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肝和胃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比较丙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定量与免疫血清标志物、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及血液学指标血小板计数检测结果,探讨这几个因素是否相关。方法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01例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CV RN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HCV,采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及血糖,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血小板数量。结果第1组(抗-HCV阳性、HCVRNA>1 000 U/mL)有33例,ALT高于正常范围(5~40 U)的有12例,占36%,与第2组(抗-HCV阳性、HCVRNA<1 000 U/mL)ALT阳性率(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参考范围(3.58~6.1 mmol/L)的有7例,占21%,与第2组空腹血糖阳性率(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100~400×109/L)的有4例,占12%,高于正常范围的有0例,与第2组血小板低于正常范围的占33%;高于正常范围的占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V定量值的高低与ALT值,以及糖尿病的发生近似正相关,与血小板计数值近似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五苓散对高脂饮食大鼠血脂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4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五苓散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普食饲养,其余各组高脂饲养6周建立高脂饮食大鼠模型.6周后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以蒸馏水灌胃,五苓散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不同剂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