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前临床根除幽门螺杆菌主要采用经典的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已导致抗生素耐药率逐年升高。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本应以细菌药敏试验结果为客观依据,但临床目前对药敏试验结果往往产生异议,原因是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药效有时出入较大。  相似文献   
72.
急性胆石性胰腺炎内镜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 5月~ 2 0 0 0年 10月 ,我们对 2 8例急性胆石性胰腺炎 (Acutegallstonepancreatitis,AGP)患者进行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检查 ,并进行了经鼻胆管引流 (Endoscopicnaso billadrainage ,ENBD)及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ndoscopicsphincterotomy ,EST)等内镜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中…  相似文献   
73.
结肠憩室的内镜特点及临床分析16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不同时期结肠憩室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表现.方法:收集1989-2004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结肠憩室患者相关资料,其中1989-1997组52例,1998-2004组113例,观察其临床特点及内镜表现.结果:在1989-1997和1998-2004两组中,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的结肠憩室患者占同期结肠镜检查总数的比例从1.47%上升至2.08%,男女之比分别为1.26和1.22,平均发病年龄从61.68岁上升至66.41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便秘、腹胀等,在1998-2004组中便秘患者比例与1989-1997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30.09%vs 15.38%,P<0.05).1998-2004组乙状结肠憩室检出率比1989-1997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303,P<0.05).结论:近7a结肠镜检出结肠憩室明显增加,其发病例数随发病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好发部位由右半结肠为主转为以左半结肠为主,且乙状结肠发病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4.
内镜结扎-脾栓塞联合疗法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9年10月至2003年7月对4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食管曲张静脉内镜结扎术(EVL)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并发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60例发生肝损害,占66.7%,其中轻症胰腺炎(MAP)41例,占57.7%,重症(SAP)19例,占100%,MAP肝功能损害较SAP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者肝功能损害程度较轻症者重,肝功能恢复时间延长。结论急性胰腺炎大多伴有肝损害,其损害程度与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病因、各种破坏因子、各种氧自由基、炎性递质的参与、内毒素作用等因素,在AP伴肝损害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6.
<正> 我县城关区饮食店原因自购药物进行餐具消毒,往往不能坚持。后改为由我站统一送药上门,消毒情况有所改善。为了解改进后的效果,特到现场进行了调查。消毒用药为TC-101消毒剂(7018工厂产),其中主要杀菌成份为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用溶液含有效氯350~400 mg/L,作用1~2分钟。调查时,用滤纸粘贴法采样。细菌检验以总菌数少于50 cfu/cm~2,大肠菌群数少  相似文献   
77.
肝硬化特别是失代偿期患者常可伴有血脂代谢异常和血清胆碱脂酶活力的改变,为观察肝硬化患者血脂代谢和胆碱脂酶活力改变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以有利于更客观全面地评价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发展及预后判断。笔者对丽水市人民医院2002年4月~2005年4月收治的83例肝硬化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8.
肝细胞癌标志物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桂华  陈光兰 《医学综述》1998,4(6):306-308
<正>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HCC的早期诊断这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生物化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测定.在肝癌标志物中,甲胎蛋白(AFP)是发现最早应用最广泛的HCC标志物.近年对异常凝血酶原DCP的诊断价值也做了充分肯定,其它如γ-谷氨酸转移酶(GGT),α-岩藻糖苷酶(AFU)等也有一定的诊断意义.还有学者对HCC肿瘤相关抗原的直接检测做了尝试性研究,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亦被引入HCC标志物AFPmRNA的检测.现在HCC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已从诊断逐渐向疗效判定、病情监测、预后评估等方面扩展,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影响克罗恩病(cD)患者肠切除术后吻合口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在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接受肠切除手术的114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通过x。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术后发生吻合口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吻合口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为12.3%(14/114),其中吻合口瘘7例,腹腔脓肿6例,肠外瘘1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大于150(DR=2.185,95%CI:1.098~6.256)、术前使用甾体类药物(OR=2.674,95%C1:1.118—8.786)及合并腹腔脓肿和(或)瘘(OR=3.447,95%CI:1.254—10.462)是术后出现吻合口感染性并发症的独立高危因素(均P〈0.05)。无上述危险因素者术后吻合口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为5.7%(3/53),有1个危险因素者为11.4%(4/35),2个危险因素者21.1%(4/19),3个危险因素者则可高达42.9%(3/7)。结论术前使用甾体类药物、CDAI大于150及合并腹腔脓肿和(或)瘘是CD肠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口感染性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如果这些危险因素术前无法消除,肠切除术后行一期吻合应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观察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分别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EVL)和口服普萘洛尔后的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治疗前后静脉曲张程度以及肝功能分级变化.方法 共纳入患者118例,其中66例采用EVL治疗,52例采用药物预防治疗.EVL 治疗组给予多次套扎,直到曲张静脉消失;药物治疗组给予普萘洛尔,起始剂量10 mg,每日2次,逐渐增至最大耐受剂量.对所有患者随访20个月,观察比较两组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治疗前后静脉曲张程度以及肝功能分级变化.结果 EVL治疗组有效随访58例,其问发生出血7例(12.1%),死亡2例(3.4%);药物治疗组有效随访46例,期间发生出血14例(30.4%),死亡6例(13.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L治疗组总静脉消失率为41.3%(24/58),药物治疗组46例曲张静脉均未消失;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 与服用普萘洛尔相比,EVL能显著降低出血率、死亡率和静脉曲张程度,且对肝功能无明显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