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4篇
  3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香丹注射液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及分化后细胞功能的改变。方法体外分离、扩增和鉴定大鼠BMSCs;在使用Neurobasal medium培养的同时,采用bFGF预诱导2d后,实施香丹注射液诱导3d。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诱导后细胞的性质,计数阳性细胞阳性率;荧光分析法测定诱导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儿茶酚胺含量。结果经过诱导,大鼠BMSCs能够部分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神经巢蛋白(Nestin)、微管相关蛋白-Ⅱ(MAP-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5±4.6)%,(43.05±9.6)%,(49.9±4.3)%和(30.4±5.3)%;SHH配体蛋白SMO在细胞中高表达,并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细胞上清液中儿茶酚胺类物质(CA)含量为(42.24±2.42)μ/L。结论bFGF+香丹注射液组合能够诱导大鼠BMSCs分化为DA能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72.
急诊科护士职业压力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丹丹 《现代医院》2011,11(11):121-123
目的通过调查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压力和健康状况,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三个量表对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职业压力得分为(2.26±0.51)分,疲倦综合征得分为(7.54±5.41)分,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558,p<0.01)。结论管理者应该从职业压力源头入手,才能更好地促进急诊护士的健康。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基因对裸鼠人上皮性卵巢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的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SKOV3 细胞建立裸鼠人上皮性卵巢癌移植瘤模型,将造模成功的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HMGB1-siRNA 组,分别在接种细胞后第7、9、11、14、16 天于荷瘤鼠腋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和HMGB1-siRNA。3 周后颈椎脱臼法处死裸鼠、分离肿瘤组织,测量肿瘤的体积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以Tunel 染色法检测移植瘤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 检测移植瘤组织中HMGB1、STAT3、p-STAT3 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移植瘤组织中VEGF-A的表达和微血管形成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MGB1-siRNA组的肿瘤体积增长速度减缓,第21 天起HMGB1-siRNA组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HMGB1-siRNA 成功敲降了移植瘤组织细胞中HMGB1 mRNA的表达,移植瘤组织中HMGB1-siRNA组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34±8)% vs(6±2)%,P=0.04],HMGB1 和p-STAT3 表达显著降低(P<0.05),VEGF-A表达和微血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敲降HMGB1 基因可能通过抑制HMGB1/STAT3 信号通路降低VEGF-A的表达和微血管形成,从而促进肿瘤组织细胞凋亡和减缓移植瘤生长。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索团体式自我肯定训练对中年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病耻感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中年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团体式自我肯定训练,每周2次,共8次;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2次安全教育活动。两组干预前、后使用社会影响量表和自尊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后病耻感总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P<0.01);干预后自尊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4,P<0.01)。对照组组内比较结果显示,病耻感总得分干预后低于干预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2,P>0.05);自尊得分干预后略高于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P>0.01)。[结论]团体式自我肯定训练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病耻感水平,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情景式营养教育,对婴儿监护人的营养知识水平和婴儿喂养状况的影响,以探索婴儿食物转换指导新模式。 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12月,于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272例1~2个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别纳入干预组(n=140)和对照组(n=132)。干预组婴儿于3~4个月龄时,由儿童营养专科医师和营养师,在营养厨房内,对婴儿监护人以10~15人小组形式,进行情景式营养教育;对照组则由门诊体检医师进行常规营养指导。2组婴儿12个月龄时,对其监护人采用本研究自行设计的《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婴儿喂养状况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对2组婴儿喂养状况,如母乳喂养率、食物转换合理率等,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与受试儿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2组婴儿4个月龄时纯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率及人工喂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婴儿6、12个月龄时,继续母乳喂养率分别为88.6%、37.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23.5%,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68、P=0.022,χ2=5.977、P=0.018)。②干预组婴儿监护人对食物转换指导模式的满意度、食物转换合理率,以及3类补充食品(谷类、果蔬类、动物性食物)均合理添加率,添加动物性食物合理率及监护人专用料理机使用率分别为90.0%、87.1%、77.1%、82.9%、5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60.6%、54.5%、65.2%、25.8%,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116、P=0.005,χ2=25.033、P<0.001,χ2=15.500、P<0.001,χ2=11.114、P=0.001,χ2=16.908、P<0.001)。 结论情景式营养教育的婴儿食物转换指导新模式,可提高婴儿监护人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善婴儿喂养状况。  相似文献   
76.
<正>近年来,对脓毒症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其病理生理过程极为复杂,除涉及炎症反应失衡及免疫功能紊乱外,自噬水平调控也参与其中。自噬可调控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与多器官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其途径异常是脓毒症器官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本文从自噬对脓毒症的调节途径及其对继发的器官功能障碍的影响入手,旨在阐述自噬在脓毒症及其器官功能障碍中发挥的作用,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方向。1自噬受损细胞器或胞浆蛋白被包裹形成双层膜囊泡,然后在溶酶体中降解,生成氨基酸及生物小分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初次骨髓完全缓解(CR)时血象恢复不良[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或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1.0×109/L]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302例初次骨髓CR的AML患者(M3除外)病例资料,根据初次获骨髓CR时血象恢复情况分为血象CR组(Plt≥100×109/L且ANC≥1.0×109/L)和血象未达CR组(Plt<100×109/L或ANC<1.0×109/L),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差异,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血象未达CR的AML患者复发和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血象CR组216例(71.5%),血象未达CR组86例(28.5%),两组年龄、就诊时高白细胞患者比例、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法美英协作组(FAB)分型、细胞遗传学危险度分层和FLT3-ITD/NPM1基因突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象CR组就诊时骨髓原始细胞数和首疗程化疗获骨髓CR比例高于血象未达CR组(均P<0.05),初次骨髓CR时微小残留病(MRD)阳性比例低于血象未达CR组(P=0.004),且初次骨髓CR时血象CR组骨髓增生程度更活跃(P=0.001).血象CR组3年复发率低于血象未达CR组(P=0.003),总生存(OS)率和无病生存(DFS)率高于血象未达CR组(P=0.002,P=0.040).多因素分析显示,对于血象未达CR的AML患者,高危染色体核型、诱导疗程数≥2个、初次骨髓CR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未恢复是复发率、OS率和DFS率的共同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FLT3-ITD基因突变阳性是OS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就诊时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0.60是DFS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7).结论 初次骨髓CR时血象未达CR的AML患者预后较差,且高危染色体核型、诱导疗程数≥2个、中性粒细胞恢复不良者可能预后更差,应视为高危人群,考虑更积极的治疗.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对比COOK球囊支架不同放置时间对宫腔粘连(IUA)病人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术后复发的预防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IUA病人236例,均于宫腔镜下行TCRA治疗.按照术后COOK球囊支架放置时间的不同分成A组(术后COOK球囊支架放置时间为5 d)66例、B组(术后COOK球囊支架放置时间为30 d)101例、C组(术后COOK球囊支架放置时间为60 d)69例.分别比较三组月经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以及手术前后AFS评分情况.结果 A、B、C三组月经改善率分别为45.45%、87.13%、92.75%,B、C组明显高于A组(均P<0.05).三组生殖道感染、球囊支架脱出或下移、子宫穿孔、球囊支架嵌顿发生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三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31.82%、9.90%、8.70%,B、C组明显低于A组(均P<0.05).A、B、C三组术后AF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B、C组术后AFS评分均低于A组(均P<0.05).结论 IUA病人术后放置COOK球囊支架30 d、60 d可发挥显著的预防术后复发效果,且安全性较好,有利于提高病人的月经改善率.因此,TCRA术后COOK球囊支架宫腔放置时间选择30 d是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研究探讨良性卵巢肿瘤腹腔镜微创手术400例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型腹腔镜微创手术,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经济负担以及术后并发症产生情况。治疗方式比较理想,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