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7篇
口腔科学   44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索微种植体支抗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同步分别内收前牙加速拔牙间隙关闭的效果与机制.方法:23 例需强支抗的拔牙病例,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关闭拔牙间隙,自身随机对照设计,实验侧采用尖牙与切牙同步分别内收关闭拔牙间隙法(即除在后牙区的微螺钉种植体与前牙区的方丝牵引钩间用镍钛拉簧一步法关闭拔牙间隙外,还在微螺钉与尖牙间用橡皮链单独行尖牙远中移动);对照侧则只通过常规后牙区微螺钉种植体与前牙区的方丝牵引钩间用镍钛拉簧一步法关闭拔牙间隙.分别记录两侧拔牙间隙关闭所需的时间并观察前牙移动的位置和方式,SPSS 11.0统计软件对实验侧与对照侧拔牙间隙关闭所需的时间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实验侧拔牙间隙关闭时间平均(6.69±1.07)个月;对照侧拔牙间隙关闭时间平均(9.56±1.19) 个月;实验侧与对照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侧尖牙移动到位后具有更好的生理位置,而对照侧尖牙移动到位后较多发生牙冠远中舌向扭转.结论:微植体支抗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同步分别关闭拔牙间隙,在缩短拔牙间隙关闭时间的同时,使尖牙能始终在松质骨中移动,因而前牙内收快,矫治效果相对更理想.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矢状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舌骨位置的特点及差异。方法选取成人矢状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者135例的头颅侧位定位片,男性60例,女性75例。对每张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舌骨位置的测量并分别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垂直骨面型者舌骨位置的差异及舌骨位置与下颌平面角的相关关系。结果舌骨水平向测量指标AH-CVP和AH-C3在各垂直骨面型组均为男性大于女性,舌骨垂直向各测量指标在各垂直骨面型组几乎均为男性大于女性。AH-Or与下颌平面角正相关。结论矢状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者舌骨位置存在某些差异,主要表现为男性舌骨位置较女性偏向前下方。舌骨位置与下颌平面角的大小存在一定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运用唇舌侧矫治技术对成人错[牙合]畸形进行矫治,初步探讨成人错[牙合]畸形患者对唇舌侧矫治器适应性的差异。方法:运用舌侧矫治技术对10例错袷畸形患者进行矫治,同时对此10例患者及与相匹配的10名唇侧矫治患者分别进行异物感、发音及口腔溃疡的发生情况等的问卷调查。结果:戴舌侧矫治器患者异物感的强度与唇侧矫治器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舌侧矫治器对发音的影响3个月后可消除,观察期间未发现舌溃疡。结论:舌侧矫治技术在载用初期对发音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会产生较大的异物感或舌刺激。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得出壮族正常He青少年牙弓宽度、长度、相关指数比率、腭盖高度等的均值及标准差,从而分析壮族人的牙弓形态特征。方法:测量广西壮族正常He青少年的100副牙He模型(男女各50副)得出相关数据。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与国内外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壮族青少年牙弓宽度和长度除长度在切牙区外均男性大于女性(P<0.05),腭盖高度男性大于女性(P<0.01),相关比率男女无差异(P>0.05)。壮族人的牙弓形态无论男女前部均较平,牙弓长度相对短,总体成方圆型。结论:壮族青少年的牙弓形态有其独特特征,临床矫治时应考虑本地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7.
开牙合(openbite)是指在正中牙合位或非正中牙合位时,上下颌前牙部分牙齿在垂直方向上无接触的错牙合畸形.开牙合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切割、咀嚼、吞咽、发育及呼吸等功能,甚者影响容貌和心理健康,成年患者尤甚.  相似文献   
48.
材料:选取1992~1999年至我科就诊的错He畸形病例的石膏模型191付,要求为恒牙He、牙数完整,牙冠清晰。年龄12~35岁,平均18.5岁,男65付,女126付,AngleⅠ类65付,AngleⅡ类68付,AngleⅢ类58付。  相似文献   
49.
一、材料与方法(一 )材料 :选取 1992~ 1999年至我科就诊的错畸形病例的石膏模型 191付 ,要求为恒牙、牙数完整 ,牙冠清晰。年龄 12~ 35岁 ,平均 18 5岁 ,男 6 5付 ,女 12 6付 ,AngleⅠ类 6 5付 ,AngleⅡ类 6 8付 ,AngleⅢ类 5 8付。(二 )方法 :使用精确度为 0 0 5mm的游标卡尺、分规、直尺测量第一恒磨牙之间上下各 12个恒牙的牙冠宽度 ,获取上颌侧切牙冠宽平均值 ,前牙Bolton比率值 ,全牙Bolton比率值、上下颌牙量不调量 ,并对各值作统计学分析。二、结  果(一 )错畸形患者男性与女性的前、全牙…  相似文献   
50.
目的:评价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3例应用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的成年患者(21~49岁,安氏Ⅰ类4例,安氏Ⅱ1类5例,安氏Ⅲ类4例;非拔牙矫治9例,拔牙矫治4例;)通过问卷调查、矫治后模型、面(牙合)相及X线头影测量分析综合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100%病例认为2D舌侧自锁矫治器无明显异物感;矫治后模型、面(牙合)相的评价优良率为69.22%;安氏Ⅰ类错(牙合)矫治前后头影测量结果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安氏Ⅱ1类错(牙合)矫治前后ANB角、上前牙唇倾度、上下切牙间角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Ⅲ类前牙反(牙合)矫治前后上前牙唇倾度和上下切牙间角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时间11~19个月。结论:2D舌侧自锁托槽矫治技术无需排牙实验,安全、舒适、有效。能满足临床对成人轻、中度错(牙合)畸形的绝对隐形矫治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