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口腔美白作为解决牙齿着色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已成熟应用于临床。然而,术中及术后出现的牙齿敏感一直是难以避免的并发症。本文将就缓解口腔美白引起的牙齿敏感的药物种类、作用原理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2.
义齿性口腔炎(denture stomatitis,DS)是多因素引发的义齿佩戴人群频发的口腔疾病之一,指义齿承托区黏膜发生的红斑样病变,是一种局限性非特异性损害,严重危害佩戴者的口腔健康。传统药物治疗易产生耐药菌株,寻找新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DS的防治方式主要有对病变部位的直接用药(唑类、多烯类抗生素),义齿清洁剂搭配物理消毒法对义齿的口外清洁,以及义齿材料改性等多种方法。近年兴起的天然成分制剂具有安全、方便、价廉、不易产生耐药菌株的特点,是治疗DS药物的新来源。激光治疗便捷安全,具有优越的抗菌性能,不易产生耐药性,也被认为很有前景。抗菌剂赋予义齿新的特性,义齿改性将是一条治疗DS的新途径。药物治疗联合不同防治方法对白色念珠菌展现出更好的抗菌性,也为未来探索防治DS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3.
<正>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于2004-2007年对13例肝癌并肺转移患者经右胸单切口通过膈肌切除肝内转移灶,治疗效果良好,该手术径路值得探讨,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均为右侧肝癌并右肺转移。肝癌靠近膈面,远离膈面  相似文献   
24.
背景:硅酸钙支架因为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性、骨传导活性及具备一定的生物降解性而备受关注,但由于硅酸钙成骨效应不稳定、降解速率快以及力学性能差的原因,目前尚未应用于临床骨缺损修复中.目的:详细回顾近年来优化硅酸钙支架性能的研究进展,总结单相硅酸钙支架在骨缺损修复应用中的潜力和不足,探索其用于临床骨缺损修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5.
阳燕春  欧阳彦成  樊劲 《西部医学》2009,21(7):1167-1168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疝的诊断\治疗方法,并综合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对73例切口疝患者,根据切口疝环大小进行分类,并按不同解剖层次用不同的修补方法进行治疗。结果73例病例无一患者死亡,平均手术时间73min,平均住院时间为8天,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3天。术后并发尿潴留10例,血肿2例,切口异物隐痛不适8例,感染2例,伤口裂开3例。73例患者在4~43个月的随访期内,有2例复发腹壁切口疝。结论及时准确诊断腹壁切口疝,术前对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全面评估,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据不同的类型选择不同层次藉修补方法,能够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LC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中发现残留总管结石时间最短为术后3d,最长为术后6个月。患者结石为多发性胆囊结石,结石大小为2~13mm不等的结石;胆囊管粗短,直径〉5mm,其中1例术前有胆绞痛发作,2例中1例采用ERCP造影后EST处理,1例再次行剖腹胆总管探查取石引流术,全部治愈。结论LC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虽不是常见并发症,但应引起重视。预防此并发症的发生在于术前病人的临床症状,术前正确的B超诊断和必要的ERCP检查,术中正确的操作方法,治疗此并发症可采用ERCP、EST和再次行剖腹术。  相似文献   
27.
中国临终关怀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社会的需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就世界范围而言,临终关怀发端于1967年英国护士桑德斯(C icell Saunders)建立世界著名的圣克里斯多费临终关怀医院(ST.Christopher s'Hospice)。随后,美国、香港等地区也开展了类似的服务  相似文献   
28.
基因敲除是一项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领域的机制和功能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基因敲除技术从最传统的同源重组策略发展出λRed重组系统、Cre-loxP重组系统等方法,近年又诞生了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as9等基于核酸内切酶原理的高效打靶技术,将微生物基因功能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和方向。本文就这些应用于原核微生物的基因敲除策略的原理、现状和前景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