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外出旅行是件麻烦事。糖尿病患者在出行前一定要备足药品、胰岛素、针头、消毒棉签和酒精。如果药品准备不充足,在旅途中一旦停药,很有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从而引发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2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abetic retinopathy (DR) and the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croangiopathy and microangiopathy in diabetic patients further.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enty-three diabetic cases in patient chosen from 2008 to 2009 were divided into diabetic retinopathy group(DR) and non-diabetic retinopathy group(NDR) by fundus examination. The patients were asked about their disease history including durations, smoking and so on. Meanwhile the carotid artery IMT, systolic pressure (SBP), diastolic pressure (DBP),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s,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cholesterol,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cholesterol, 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 body mass index(BMI) were measured of all the cases. The incidence of increased carotid artery IMT was cmpared with χ2 test, as well as the average IM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rtery IMT was 50.98%(26/51) in DR group, and 33.33%(24/72) in NDR group, having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showed the diabetic retinopathy risk factors were smoking(χ2=6.20, P<0.05), duration(t=-4.13, P<0.01). carotid artery IMT(t=-2.21, P<0.05), SBP(t=-2.37, P<0.05), and HDL-cholesterol(t=4.49, all P<0.01). 12.77, all P<0.01), carotid artery 1MT and smoking(χ2=6.05,4.15, all P<0.05). Conclusions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DR have a prominent increase in IMT thickening proportion and average IMT, which reve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R and the IMT.  相似文献   
23.
目的对经胃镜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加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13%;对照组发生率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7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5%,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正>糖尿病没有"性别歧视",但由于男女生理上的不同,以及男女生活习惯的差异,男女在防治糖尿病上也各有特点。危险因素:男性多肥胖,女性更年期中国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男性糖尿病患病率超女性2倍。肥胖是男性引发糖尿病的因素之一。缺少运动、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R)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2009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3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眼底检查结果 分为DR组和非DR(NDR)组.采集病史(病程、吸烟、家族史等),同时检测颈动脉IMT、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等指标.两组颈动脉IMT增厚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平均颈动脉IMT值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DR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①DR组IMT增厚的发生率为50.98%(26/51),NDR组为33.33%(24/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P<0.05).②DR组平均颈动脉IMT值为(1.01±0.23)mm,NDR组为(0.91±0.24)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P<0.05).③单因素分析糖尿病DR病变的影响因素为;吸烟(χ2=6.20,P<0.05),病程(t=-4.13,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4.49,P<0.01),颈动脉IMT(t=-2.21,P<0.05),收缩压(t=-2.37,P<0.05).④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DR病变的影响因素为:病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颈动脉IMT、吸烟(χ2值分别为7.77、12.77、6.05、4.15,P均<0.01或0.05).结论 2型糖尿病DR病变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的比例明显增加,且平均颈动脉IMT厚度亦明显增加.2型精尿病合并DR病变与其颈动脉IMT厚度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7.
目的测定脂连素(adiponectin)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老年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老年冠心病组48例,老年对照组42例。测定血清脂连素、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Cr)、尿酸(UA),并以脂连素为因变量,以FINS、TG、HDL-C等为自变量行多元线形回归分析。脂连素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结果老年冠心病组血清脂连素水平为(3.75±1.98)mg/L,显著低于老年对照组(8.02±2.9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连素与BMI、WHR、Waist、TG、HDL-C、FINS相关(P<0.05)。结论脂连素在老年冠心病组中水平下降;脂连素可能为冠心病的一个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阵发性心房纤颤 (PAF)与P波离散度 (Pdisp)的关系及胺碘酮对其治疗效果 ,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观察测量 5 0例心房纤颤患者最宽P波时限Pmax和Pdisp ,并与 3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无心房纤颤病史者作对比分析。PAF患者予胺碘酮治疗 ,观察有效者与无效者服药前后Pmax、Pdisp的变化亦作对比分析。结果 PAF患者Pmax、Pdisp与对照组比较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PAF患者Pmax >110ms、Pdisp≥ 4 0ms的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PAF患者予胺碘酮治疗后 ,胺碘酮治疗的有效率为 79%。有效组治疗前后Pmax、Pdisp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无效组治疗前后Pmax、Pdisp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Pmax、Pdisp可用于预测PAF的发生与评价药物疗效。胺碘酮对治疗及预防PAF的发生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9.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1( protein kinase regulation of serum and glucocorticoid,SGK1) 是一
个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等第二信使具有极高同源性的蛋白激酶。它作为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和细胞磷酸化
的级联交汇点,参与离子通道调节、细胞增殖、存活的细胞转导。在糖尿病病人中,高糖诱导SGK1 活化,SGK1
使得上皮钠离子通道( Epithelial sodium channel,ENaC) 的表达增加。近些年来各种研究发现ENaC 表达于非上
皮组织,且对糖尿病血管病变,尤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将发挥一定的作用。ENaC 通过肾素-血管紧张
素-醛固酮系统(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 系统) 介导,血管内皮NO 生成减少,血管功能障碍;
NADPH 氧化酶功能障碍,参与病理性血管的生成; 在高血糖条件下SGK 作用于下游转录调控因子核转录因子
κB( Nuclear factor κB,NF-κB) ,使得其在细胞核中含量增加,上调凋亡基因的表达,周细胞的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脓毒症(sepsis)的临床特点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代谢紊乱、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将28例2型糖尿病并发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予胰岛素泵治疗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体温异常时间、白细胞异常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 ①2型糖尿病患者脓毒症感染途径以足部感染最多见,其次为呼吸道和泌尿系统.②细菌学以G-菌多见,共16例(57.1%).③治疗后胰岛素泵治疗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血糖达标时间、体温异常时间、白细胞异常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住院期间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①2型糖尿病并发脓毒症患者足部感染多见,G-菌相对于G+菌略多见;②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较好地控制血糖,缩短了代谢紊乱时间,减少炎症反应时间,降低死亡率,低血糖发生率低,疗效好,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