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由于深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医学具有自身的基本特色,即以阴阳五行为论理工具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将阴阳五行的具体内容运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如五脏的阴阳属性为五脏用药提供了基本原则;阴阳互根、转化关系在方药中均有深刻体现。五行系统中的普通元素之一——风,具有自然因素、病因、病机、药性等多重涵义;五行生克关系在脾胃病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等,均说明中医理论与临床之间是高度统一的。  相似文献   
112.
目的:评价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急性闭塞超急期心电图特征及演变规律,方法:选择16例发病6h以内入院,经行紧急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急性闭塞的心肌梗塞病人,进行6h以内,12h以后,24h以后,7天后,14天后的心电图观察。结果:超急期的心电图特点:(1)V3-V5导联ST段下移约0.5-1mm,(2)V2-V3,导联U波抬高约1mm,与T波相比,T/u比值减小,动态观察:12h以后(1)V1-V2导联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浅,R/S大于等于。(2)下移的ST段,从发病至20h很快恢复到基线,(3)V1-V2导联T波抬高,u波降低,T/u比值增大,(4)V6导联的R波逐渐减低,提示单纯后壁梗死,结论:发病6h以内怀疑超急期心肌梗塞时,若有ST-T变化,右胸导联有大u波,T/u比值减少,应为鉴别有无左冠状动脉回旋支闭塞所致正后壁心肌梗塞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13.
目的:建立芪元颗粒提取纯化后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芪元颗粒提取纯化后总皂苷的含量。结果:回归方程为Y=16.577 X-0.0084,r=0.999,黄芪甲苷在0.007~0.07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10%,RSD为2.1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稳定性高,可作为芪元颗粒提取纯化后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4.
正联合方组是山西名老中医门纯德先生多年以来在临床用方,特别是运用经方治疗慢性疑难病基础上总结的一套治疗方案。联合方组,顾名思义就是在应用方剂的时候不单纯使用一首方剂,而是同时开几个方剂。简而言之,联合方组是一种遣方形式,以方为单位,一次性地分别处以两首、三首甚或多首方剂,交替轮服,或轮序服用,视病程长短,通常3~5轮为一周期~([1])。方剂是药的组合,方组是方的组合。方剂是用药的形式和规范;方  相似文献   
115.
中医“证”的研究思路再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医“证”的研究思路再探讨门九章(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韩向东(黑龙江省中医药学校佳木斯154007)中医基础具体的研究,须注重临床客观实践。只有在反映客观的临证和实践基础上,才能取得实质性的发现和进步。中医“证”的研究正基于此。中医学...  相似文献   
116.
麻芥冲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麻芥冲剂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药效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卵白蛋白致敏血清。昆明种小鼠分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麻芥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共6组,并给药5天。给药第3天,将致敏血清稀释10倍后注入小鼠耳廓皮下。末次给药后,用配有伊文思蓝的卵白蛋白液经小鼠尾静脉注射激发,剪下耳廊经处理,观察各组抗血清对正常小鼠的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结果麻芥高、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吸光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芥冲剂可以有效治疗AR,推测麻芥冲剂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CA中某一环节相关。  相似文献   
117.
山西省名老中医门九章教授在三十多年的临床和教学中,博采众方,临证运用经方治疗杂病具有丰富的临床和学术经验。文章主要对门老师临床运用五苓散配合通督正脊外治法治疗眩晕病证的经验进行分析研究,系统阐述眩晕的中医病机特点、五苓散的病机特点以及外治手法的具体操作。门九章教授临证强调人体功能五态学说,倡导"证因同治,联合方组",对疑难病的中医证治规律有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8.
张仲景并未明确提出顾护脾胃的学术思想,但《伤寒论》整个六经辨证系统所展现的思辨方式,都遵循《内经》中"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的原则,将保护脾胃的功能作为诊治疾病的基本前提。在《伤寒论》有药物记载的112个方剂中,有多种规律性的用药组合,如半夏和(生)干姜[1]、柴胡和黄芩、茯苓和桂枝等,都是仲景临证经验的高度总结。  相似文献   
119.
孟动玲  门九章 《光明中医》2014,(6):1155-1157
胃苓汤出自《丹溪心法》,由经方五苓散与时方平胃散相合而成。由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泽泻、厚朴、陈皮、苍术、甘草组成,用于治疗水谷不分,泄泻不止,以及水肿,腹胀,小便不利等。  相似文献   
120.
目的:研究雄芍汤抗肝纤维化的药效物质基础,筛选其调节TGF-β/Smad 通路的有效部位。方法:Wistar 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正化瘀胶囊组(扶正组)、雄芍汤组(雄芍组)、粗多糖组(多糖组)、总苷组、总生物碱组(总碱组),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开始灌胃给药,治疗组分别给予扶正化瘀胶囊(0.105 g?mL-1)、雄芍汤粗多糖提取物(35.420 mg?mL-1)、雄芍汤总苷提取物(25.725 mg?mL-1)、雄芍汤总生物碱提取物(0.196 mg?mL-1),正常组与模型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 次,疗程4 周。4 周后处死取材,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肝组织TGF-β1 mRNA 表达,Western blotting 检测肝组织Smad3、Smad7 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TGF-β1 mRNA、Smad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Smad7 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 或P<0.01),总苷组Smad7、总碱组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粗多糖部位和总苷部位为雄芍汤调节TGF-β/Smad 通路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