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4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82.
趋化因子是诱导,分泌和促炎细胞因子的超家族成员,本文就它们在慢性病毒性肝炎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83.
84.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细胞内的三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组成,具有保护肝细胞膜、促进肝脏酶活性、促进肝脏解毒和促进肝脏合成功能等多种作用,临床上多应用于慢性肝病的治疗。我们于2006—09/200801应用国产GSH(阿拓莫兰,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治疗各种原因所致肝功能异常18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后肝组织学的改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评价国产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年后肝组织学改变。方法 口服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疗程1年,治疗前、后均接受肝穿刺活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1例。按照Kondell组织学活动指数(HAI)双盲评价肝组织学改变。结果 治疗后53.5%(54/101)患者肝组织学改善(治疗后HAI积分下降≥2),HAI积分由治疗前的8.0±4.7下降至治疗后5.2±3.3(t=7.358,P<0.01);其中51.5%(52/101)患者坏死炎症程度改善(治疗后积分下降≥2),坏死炎症积分由5.9±3.8下降至3.6±2.5;31.7%(32/101)患者纤维化程度改善(治疗后积分下降≥1),纤维化积分由2.1±1.2下降至1.6±1.2(t-3.827,P<0.01)。无论治疗结束是否发生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血清转换,患者的肝脏组织学均明显改善。结论 国产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年后,肝组织学的坏死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均获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6.
77例SARS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对 77例接受中西医结合或单纯西药治疗的 SARS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中西医组 37例全部恢复正常出院 ;西医组 4 0例死亡 1例 ,39例恢复正常出院。西医组急性期 2 7例治疗 7d后 T淋巴细胞 CD+ 4由 (497± 2 6 2 )个 / μl下降到 (377± 190 )个 /μl,而中西医组 2 4例 T淋巴细胞 CD+ 4由 (5 84± 4 4 0 )个 /μl上升到 (6 6 2± 316 )个 /μl,差异显著 (P<0 .0 5 )。西医组 6例急性期平均 X线胸片基本吸收时间为 (18.4± 8.2 ) d,比中西医组 2 2例 (16 .2±8.8) d慢约 2 d。西医组 11例由重型转为轻型平均时间为 (10 .9± 3.4 ) d,比中西医组 12例 (9.3± 3.8) d慢约1d。西医组 2 0例平均激素总用量为 (132 5± 6 2 3) mg,略少于中西医组 15例平均 (14 0 0± 6 85 ) m g;第一次减量平均时间西医组为 (8.1± 3.8) d,比中西医组平均 (6 .4± 3.7) d长 2 d,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 ,中西结合治疗能加快患者免疫功能恢复 ,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 ,缩短激素使用时间 ,加速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87.
胡中杰  金荣华  郎振为 《临床荟萃》2006,21(17):1221-1223
目的 探讨庚型肝炎病毒(GBvirusC)感染对慢性肝炎发生发展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43例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标本进行GBvirusC非结构蛋白5(NS5)抗原的检测,结合组织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肝炎肝组织中GBvirus C总检出率为24.5%,其中单纯GBvirus C感染占11.9%;单纯GBvirus C感染和病原不明组炎症活动度程度较轻,只有8.9%达到3~4级,显著低于HBV/HCV感染病例和GB virus C& HBV/HCV混合感染组(26.5%)。结论 GB virus C的致病性值得怀疑或者仅具有较弱的致病性,GB virus C可能不是慢性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它和HBV/HCV混合感染并不加重肝损害程度,不影响慢性肝炎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8.
评价重组人生长激素对不同Child -Pugh积分肝炎肝硬化患者生长激素抵抗的改善及对低蛋白血症的影响 ,根据Child -Pugh积分分为 <9组 ,2 5例 ; 9组 ,2 6例两组。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对上述患者分组治疗 ,治疗组 (各 16、15例 )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0 2 5U/kg·d) ,对照组 (各 9、11例 )予人血白蛋白 (10g/d)治疗 10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治疗后 2 4h及治疗结束时的血清生长激素 (GH ,μg/L)、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IGF) - 1(μg/L)。肝硬化患者GH水平高于健康人 (P <0 0 5 ) ,但IGF - 1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1)。经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后 ,肝硬化患者生长激素抵抗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P <0 0 1)。观察结束两治疗组比较 ,积分高组较之低组GH一直维持较高水平 (9 91± 7 6 1,4 75± 3 94 ,P <0 0 5 ) ,且IGF - 1上升幅度低 (4 8 4 3± 16 88,6 3 4 7± 2 2 19,P <0 0 5 )。两治疗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 (ALB)均有明显升高。重组人生长激素可以克服肝硬化患者 ,尤其Child -Pugh积分低者的生长激素抵抗现象 ,并纠正其低蛋白血症  相似文献   
89.
自发现庚型肝炎病毒(HGV)以来,有关其分子生物学特征、临床作用及复制部位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多数学者认为,HGV并非主要的嗜肝病毒,且其主要的复制部位尚不明确。有资料提示,肝脏和外周血单核细胞并非HGV复制的主要部位,而淋巴细胞,唾液和肾脏等有可能为HGV的复制部位,本文就近年国外对HGV的基因结构及复制部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0.
1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住院病人 2 0 2例 ,均经肝活检检查证实为慢性肝炎 ,血清乙肝病毒标记物阳性。男 1 78例 ,女 2 4例 ,平均年龄 3 1岁。对 2 0 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如下 :1 )临床症状如乏力、纳差、恶心、厌油、腹胀、鼻 /牙龈出血等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另外 ,病理分级为G3、G4患者的乏力、纳差、恶心、厌油、腹胀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G4患者鼻 /牙龈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增高。2 )肝掌、蜘蛛痣等体征与病理分级、分期均显著相关 ,而肝大小、脾厚、门静脉增宽与病理分级、分期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