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解毒方对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小鼠淋巴细胞分化及血液学参数的影响。方法以~(60)Co-γ射线照射结合异源免疫细胞尾静脉注射致小鼠骨髓造血抑制模型,阳性对照药物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中药补肾生血解毒方干预治疗,连续给药28 d。分别于第7、14、21、28天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外周血中血液学参数的变化;给药结束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细胞中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比率的改变。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环孢素A组与补肾生血解毒方组在第21、28天,小鼠外周血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白细胞(WBC)数量均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补肾生血解毒方组大鼠外周血中CD3~+CD4~+细胞比率增多(P0.01),CD3~-CD19~+细胞和CD3~-NK1.1~+细胞比率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生血解毒方能够通过调控AA小鼠淋巴细胞分化修复骨髓造血功能,达到治疗AA的目的。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首次复发转移部位的特征,以指导复发转移性TNBC患者的治疗选择及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复发转移性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常见的复发转移部位和复发转移时间进行描述和统计,归纳其首次复发转移的模式。结果125例复发转移性TNBC患者中,首次单发转移部位以淋巴结和肺最为常见,分别占11.2%和5.6%;首发即为多发转移的比例高达79.2%,其中,含淋巴结、肺、骨、肝和脑转移的比例分别为52.8%、34.4%、27.1%、14.4%和6.4%,其他特殊部位(包含肾上腺等)转移32例(25.6%)。首发内脏转移(仅包含肝和肺)63例,占50.4%,其中6例同时有肝和肺转移;淋巴结转移比例最高,为64.0%;合并肺转移(40.0%)的患者明显多于肝转移(15.2%)的患者(P=0.000)。复发转移的时间多在术后2~3年,2年内复发者52例(41.6%),2~3年复发者23例(18.4%),3年以上复发者50例(40.0%)。结论 TNBC淋巴结、肺转移多见;脑转移作为首发部位也值得关注;TNBC多发转移比例高;多数在2~3年内复发。建议在辅助治疗后的随访中,除了关注淋巴结的检查外,还需关注肺部和颅脑的检查,以早期发现复发征象。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 探讨偏振光皮肤镜下玫瑰花瓣征的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偏振光皮肤镜资料库中图片,选出出现玫瑰花瓣征的皮损,进一步选出有组织病理支持的皮损,分析玫瑰花瓣征与疾病的相关性。将上述有组织病理诊断的皮损分为光线性角化病(AK)组及非AK组,比较两组间临床和皮肤镜特征的差异,并用非参数检验比较AK与非AK组间、不同部位间玫瑰花瓣征数量的差异。结果 回顾性分析4 956例皮损的皮肤镜图像,144例(2.91%)出现玫瑰花瓣征,其中74例经组织病理确诊,37例为AK(50.00%);AK组与非AK组间在皮损部位(是否位于面部,χ2 = 23.786,P < 0.001;是否位于曝光部位,χ2 = 12.921,P < 0.001)以及皮肤镜下表面鳞屑(χ2 = 7.056,P = 0.008)、角栓(χ2 = 6.167,P = 0.013)、毛囊口周围白晕(χ2 = 4.893,P = 0.027)出现频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玫瑰花瓣征的数量在面部与非面部皮损间(Z = -2.581,P = 0.010)、曝光与非曝光部位皮损间(Z = -2.098,P = 0.036)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玫瑰花瓣征最常见于AK;若位于面部或曝光部位的皮损表现出玫瑰花瓣征,且皮肤镜下可见鳞屑、角栓或毛囊口周围白晕,诊断AK的概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5.
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从1~82编号,输入Excel表格,用随机函数产生相应的随机数并排序,单号为对照组(41例),双号为研究组(41例);研究组实施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理方法,对照组进行传统门诊随访治疗.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功能活动调查表(FAQ),Morning Side 康复状态量表( MRSS)进行社会功能评定,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临床记忆量表(CMS),计算机版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进行认知功能测定.结果 (1)认知功能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基线和治疗第2年末总智商(IQ)、总记忆商(MQ)[研究组基线:IQ (94.88±11.14)分、MQ(67.07±18.92)分,治疗第2年末:IQ( 100.36±11.53)分、MQ(75.38±19.13)分;对照组基线:IQ (90.83±12.65)分、MQ(68.59±18.74)分,治疗第2年末:IQ (95.17±13.23)分、MQ(68.54±21.11)分]及WCST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治疗第2年末IQ、MQ、WCST评分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Q:t =4.60,P=0.00;MQ:t =4.28,P=0.00;WCST:P均<0.05),对照组治疗第2年末IQ、WCST中错误应答数评分[(52.94±20.09)分]与基线[ (62.17±17.3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Q:t =4.30,P=0.00;WCST错误应答数:t=2.47,P=0.02).(2)社会功能的比较:治疗第2年末,研究组与对照组ADL、FAQ评分[研究组:ADL(16.03±1.91)分、FAQ( 1.72±1.70)分;对照组:ADL( 17.37±2.46)分、FAQ(2.81±2.47)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DL:t =2.64,P=0.01;FAQ:t =2.04,P=0.04);在治疗的各阶段,2组MRSS总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6个月末:t =2.72,P=0.01;治疗第1年末:t=3.50,P=0.00;治疗第18个月末:t =3.38,P=0.00;治疗第2年末:t=3.34,P=0.00).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和社会功能障碍的治疗是长期、整合、系统和连续的,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理能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纠正部分认知缺陷.  相似文献   
56.
每个人的腹部都有一些故事,就像我们的脸庞一样,经历着沧桑,诉说着岁月。当我们一直将焦点聚焦在面部年龄的时候,有谁会关注我们的"腹龄"?"腹龄"究竟是什么?中国"腹龄"理念第一人金秋冰先生给出了我们答案。《财智》:金教授,请您解释一下什么是"腹龄"?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支气管灌洗结合中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灌洗组(B组)、灌洗结合中药组(C组)。A组给予抗生素等常规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支气管镜灌洗,C组在B组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加减治疗。观察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 B、C两组近期疗效显著,C组远期疗效也明显提高。结论支气管灌洗结合中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能明显提高近期疗效,减少远期发作,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8.
目的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应用于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效果,为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78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整体护理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评价2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30/31),对照组为94%(44/4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8)。结论整体护理法用于十二指肠损伤患者,患者恢复好,护理满意度高,可广泛应用于日常护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细胞凋亡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酒石酸美托洛尔组、益气活血小剂量组和益气活血大剂量组。所有组别均进行大鼠冠状动脉结扎术,假手术组不进行最后的冠状动脉结扎。益气活血方由人参、黄芪、当归按一定比例组成。酒石酸美托洛尔组按12 mg/(kg·d)给药剂量灌胃,益气活血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分别按2 g/(kg·d)和20 g/(kg·d)给药剂量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于造模后24小时开始,连续给药8周后进行小动物心动超声检测以及心脏组织取材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小动物心动超声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大鼠的心脏LVDd、LVDs显著增加(P<0.05),LVEF%、LVFS%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给予益气活血方小剂量可以显著改善LVEF%、LVFS%(P<0.05),而大剂量益气活血方有改善LVEF%、LVFS%的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心肌组织TUNEL染色表明,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TUNEL染色阳性细胞核显著增高(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益气活血小剂量和大剂量可以明显抑制冠状动脉结扎大鼠模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的发生(P<0.05;P<0.01)。结论益气活血方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可能是其中重要的机制。  相似文献   
60.
〔摘 要〕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辅助药物治疗对突发性耳聋患儿治疗依从性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南 阳市中心医院 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68 例突发性耳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4 例。 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静滴+甲钴胺口服+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苇管灸、鸣天鼓、耳穴压豆、鼓膜按 摩及生活、饮食、情志中医证候施护。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纯音听阀值及受损频率听阈值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患 儿治疗依从性。结果:经药物治疗和辨证施护 14 d 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12 %,高于对照组的 70.59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纯音听阀值和受损频率听阈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为 97.0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6.4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辅助药物治疗能有效提高突发性耳聋患儿治疗依从性,提升疗效,促进听力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