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4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1篇
  4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鹅口疮是婴儿常见病,尤其以新生儿常见。2004年12月-2006年4月,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鹅口疮患儿3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2.
晶状体上皮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衰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晶状体上皮细胞(LEC)是否存在端粒酶活性表达;研究端粒酶活性的变化与LEC衰老的关系,为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兔LEC并传代。以端粒重复扩增-免疫酶标(TRAP-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对各代细胞进行β-半乳糖苷酶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衰老细胞,计算衰老细胞百分数。结果兔LEC存在端粒酶活性表达,在体外培养、传代过程中端粒酶活性逐渐减弱,至第4代低于检测水平,活体、原代、第1、2、3代的端粒酶活性分别为:0.46±0.046,0.32±0.026,0.25±0.029,0.19±0.019,0.11±0.038;衰老细胞随细胞的传代增加,活体与原代培养的LEC未发现衰老现象,第1~9代衰老细胞百分数(%)分别为:(0.98±0.39)、(4.93±1.35)、(11.08±1.69)、(24.98±3.55)、(33.89±3.74)、(41.17±5.24)、(51.75±8.32)、(73.00±5.98)、(77.00±14.18)。结论LEC存在端粒酶活性表达,端粒酶活性的变化与LEC的衰老有关,可能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急性肺损伤 ( Acute lung injury,ALI)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发生特征性的病理改变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是导致患儿死亡率最高的严重肺疾病 ,重度的 ALI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ARDS)〔1〕。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感染、创伤  相似文献   
24.
计算机仿真实验是以虚拟实验动物为实验对象,利用计算机仿真实验软件系统来完成特定实验项目的一种实验教学形式。它是机能学活体动物实验教学的有益补充及延伸。其科学严谨的实验操作流程,丰富的实验项目和处理因素,高实验成功率及文字、语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并举的实验教学模式,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5.
[研究背景 ]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和常见死亡原因之一 .  [病例报告 ]将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 16 4例分为硬化组 79例和药物组 85例 ,分别给予内镜下 5 0 g/L鱼肝油酸钠静脉内硬化治疗与一般传统药物治疗 .结果 ,6个月 ,1,3,5年内硬化组再出血率显著低于药物组 ,而硬化组生存率高于药物组 .[讨论 ]内镜下硬化疗法在降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再出血率和提高生存率方面均优于传统的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26.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一种不确定性、损害性事件。医疗护理是一项高风险工作。我院内分泌科以老年糖尿病患者居多.故使医疗护理风险更大。据统计自2006年10月02007年10月.本科老年糖尿病患者共发生护理风险隐患5起.因发现及时.处理得当.均未造成不良后果。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体温变化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 50例行TURP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均在相同室温下进行,观察组采用电子液体加温仪保温,冲洗液用水浴法加温到37℃,充气式保温毯及红外线灯保持体表温度等保温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措施。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毕的体温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毕各时间点体温与术前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及术毕各时间点体温较基础值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在手术开始后及术毕各时间点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P采用保温措施有利于保持体温正常。  相似文献   
29.
危重患者抢救流程图在低年资护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心搏、呼吸骤停是急症科最紧急的突发事件[1 ] ,尤其是发生在夜班 ,仅由 1名医生和 1名护士值班时。现在 ,工作 5年以下的低年资护士是值夜班的主要力量 ,这些护士缺乏工作经验 ,心理素质差 ,而心搏、呼吸骤停又事发突然 ,往往抢救过程比较混乱 ,延误抢救时间 ,而复苏的及时与否与复苏措施的切实性是影响复苏效果的重要因素[2 ] ,为使低年资护士熟悉整个抢救过程 ,增强抢救步骤的条理性 ,紧密衔接抢救过程中的各项操作 ,提高复苏成功率 ,我科根据心肺复苏抢救技术 (CPR)结合护士的临床操作经验制订了危重患者抢救流程图 (心搏、呼吸骤停患…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慢性应激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树突超微结构特别是微管形态的改变,探讨慢性应激后产生的学习记忆及情绪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01在汕头大学医学院进行。取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应激组15只。应激组完成强迫游泳4周,对照组在笼中饲养4周后,测定两组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一级树突的长度及直径,观察海马CA3区锥体细胞树突的超微结构。结果:慢性应激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树突纵切面微管断裂,平行微管间距离变宽;横切面微管环不完整,单体分布不均匀;线粒体嵴模糊,偶可见空泡样变性。应激组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一级树突的长度及直径分别为(98.51±17.48),(6.41±0.94)μm,对照组为(125.35±18.69),(5.67±0.83)μ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慢性应激可导致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树突骨架尤其是微管的损害,并直接导致一级树突变短、变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