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187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226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95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为了早期迅速纠正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血钾,我们针对40例病人术后均给予高浓度补钾,有效地防止了术后因低血钾引起的心律失常。方法:采用微量泵经锁骨下静脉推注氯化钾,浓度30‰,速度以1g/h为宜。结果:本组40例病人均在术后2~4h内血钾恢复到正常水平,无心律失常的发生。结论:早期高浓度补钾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有效地防止了术后低血钾引起的心律失常,使病人顺利度过危险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受体黏附法检测30例肺癌患者,28例乳腺癌患者,35例胃癌患者的肿瘤红细胞花环(ATE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并与体检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3种肿瘤患者间的RBC—C3bR、RBC—ICR、ATER彼此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表达水平对人卵巢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质脂体法将正、反义TIMP-1表达载体体外转染到卵巢癌A2780细胞中,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克隆并用RT-PCR鉴定后扩大培养.以未转染组细胞作为对照,分别用直接计数法、四氮唑蓝(MTT)比色法、平皿克隆形成试验测定3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转染TIMP-1对卵巢癌细胞A2780呈现增殖抑制效应:生长曲线示增殖速度减慢(P<0.01);在平皿上的集落形成能力下降(38±3.05)%;MTT法结果显示增殖抑制率增加(P<0.01);细胞周期显示G0/G1期比例增加(58.41±0.94)%.转染反义TIMP-1对卵巢癌细胞A2780呈现促增殖效应:生长曲线示增殖速度加快(P<0.01);在平皿上的集落形成能力增强(59±2.08)%;MTT显示增殖抑制率减小(P<0.01);细胞周期显示G0/G1期比例减小(44.82±0.31)%.[结论]体外转染TIMP-1基因提高TIMP-1的表达可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TIMP-1可能成为卵巢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新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ZCH-7-2D3单克隆抗体(单抗)与白血病细胞的反应性及其在白血病免疫学诊断分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CD45设门和多色流式细胞术,对经30余种标准单抗业已定型的100例白血病患者新鲜的骨髓细胞或外周血标本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杲:2D3抗原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病例中的阳性率(10/31)明显低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39/55,P〈0.01);2D3在3例B系/髓系混合型白血病病例中均有表达,而在6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中不表达,在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中阳性率(3/5)与B系ALL病例中的阳性率(9/28)差异无显著意义(P=0.2389)。2D3在ALL各免疫亚型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P=0.5632);在AML各亚型中除2例AML—M6患者不表达外,其余AML亚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抗2D3主要与AML细胞反应,但在识别白血病细胞分化阶段上未发现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彭焱  郭莉  潘传波  曾艺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1):2898-2899
目的:对重庆市渝中区2004~2005年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以发现流行规律,为政府决策和疫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门诊就诊的流感样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观察,分离流感病毒进行病原学监测:对暴发疫情进行监测。结果:2004 ̄2005年流感样病例占发热门诊及儿内科门诊病例总数的13.32%。1年来共采集流感样病人标本540份,分离出流感病毒株113株,H3N2型61株,占53.98%,B型52株,占46.02%。结论:这1年流感发病情况较平稳,有3 ̄5月和10 ̄11月两个发病高峰。上半年H3N2型为优势株,下半年为B型。  相似文献   
16.
<正>1 病例资料男,8岁4月。因"反复发热、皮疹5年,再发3 d"于2018年8月2日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我院)。患儿于3岁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发热。每次病程10~20 d,热峰39~40℃,每天出现2次热峰,服用退热药后1~2 h体温可降至正常。发热前常伴寒战。发热时偶有皮疹,多于发热1周时出现,为分布于胸、腹部的淡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不伴瘙痒,无痛感,热退后皮疹好转。发热时偶有乏力,热退后好转。偶伴口腔溃疡、咳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光固化复合树脂黏结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186例,400颗楔状缺损牙,按号码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0颗牙,A组采用可乐丽菲露AP-X充填;B组采用Densply Spectrum充填;C组采用Densply纳米树脂充填;D组采用3M ESPE Z350树脂充填。结果经6~48个月的临床随访观察,充填成功牙数A组为91颗(91%),D组为82颗(82%),C组为85颗(85%),D组为94颗(94%)。结论可乐丽菲露AP-X、3M ESPE Z350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疗效满意,表面着色率低,美观、颜色逼真、边缘光滑无继发龋,对牙髓牙周均无刺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SI)对神经病理痛大鼠痛阈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27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SSI组,每组9只。模型组和SSI组大鼠应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建立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对照组行模拟手术。SSI组术后开始腹腔注射SSI 25 mg/kg,1次/d。3组大鼠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3、6和12天测定机械痛和热痛阈值;术后14 d将大鼠处死并测定各组脊髓CX3C超化因子受体(CX3CR)1和核因子(NF)-κB mRNA水平。结果 SSI组机械和热痛阈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12 d后,SSI组脊髓CX3CR1和NF-κB mRNA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I可能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提高神经病理痛大鼠痛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试验组给予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2组患者各个麻醉时点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8.9±3.2)min、(12.7±3.8)min,(16.5±5.6)min,均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T0和T1时点时,2组患者SBP、DBP、HR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T_4时点时,试验组SBP、DBP、HR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出现高血压、心动过速以及术后呛咳的几率明显减少。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稳定了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使患者在比较稳定的状态下接受手术,进而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一直是肿瘤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但至今尚不完全明确。最近有临床研究表明TLR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套细胞淋巴瘤组织中和多种淋巴瘤细胞系中均有较高表达,且与预后有一定相关性。本文对TLR4在恶性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做一综述,以阐明淋巴瘤发病机制并为其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