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44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比较球型肺结核与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8~2012年肺内球形占位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肺癌54例,肺结核46例,所有患者均经CT检测,有完整的CT结果,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的CT影像学结果,比较两组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周围型肺癌分叶征、深分叶征、毛刺、棘状突起、空泡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征显著高于球形肺结核组,而球形肺结核患者空洞、钙化、卫星灶显著高于周围型肺癌患者.结论 周围型肺癌和球形肺结核在CT影像上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各自的特征,当出现毛刺和深分叶时,应考虑肺癌的可能性大,出现钙化和空洞的时候考虑肺结核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新麦纤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究其对UC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新麦纤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成功诱导UC模型后,美沙拉嗪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混悬液0.42 g·kg~(-1)·d~(-1),新麦纤散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新麦纤散混悬液1.5,3,6 g·kg~(-1)·d~(-1),其余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4 d。评估UC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NF-κB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分别观察结肠组织PERK,eIF-2α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DAI评分和血清NF-κB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肠组织PERK,eIF-2α蛋白和mRNA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新麦纤散组DAI评分减少,血清NF-κB水平降低(P0.05),新麦纤散中、高剂量组PERK,eIF-2α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新麦纤散对UC大鼠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ERK/eIF-2α/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53.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防治优势及辨治要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反复粘液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以结肠粘膜慢性弥漫性炎症为病理表现的一种消化道疾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一旦发生则缠绵难愈,成为疑难病症。中医药防治本病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和研究。试述如下。1中医药防治概况溃疡性结肠炎一般归属于中医学“肠风”、“泄泻”、“肠辟”、“滞下”范畴。我们认为,结合本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以归属于“休息痢”范畴较为恰当。溃疡性结肠炎多属本虚标实,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清肠利湿、活血祛瘀、健脾消食、补肾健脾,或者参用五行理论施以…  相似文献   
54.
王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是对《素问》进行重新编次并全面注解的第一人,他一生潜心医学,痴迷黄老之学。王冰的养生思想具有将医学与道学完美结合的特点,不仅充实了“道”的内涵,也将“道”的理论与医学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文章从王冰崇道重养生,矢志医道结合;养生四境界,追求贤圣至真;主颐养天真,法四时应天人等方面来阐释王冰的养生思想及其对后世中医养生理论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晚清经学家、教育家俞樾所著《内经辨言》的校勘训诂特色,为后世研究《内经》提供重要参考。[方法]运用史料考证、文献分析的方法,从文字演变、词句异义、音韵、衍文、传抄错误等多个角度研究《内经辨言》的训诂特色,并总结归纳其对《内经》研究的影响。[结果]从清儒研治《内经》的过程看,俞樾的研究有承前启后之功,清以后治《内经》的方法多是参阅俞氏训诂。《内经辨言》善采词法文义、行文句式等多种途径,校勘训释《素问》四十八条。《内经辨言》广泛运用了文字考证、训诂学等方法,利用古本典籍,旁引百家之说,校勘训释《素问》。[结论]《内经辨言》是训诂《内经》之专书,研究此书的训诂特色,对后世研究《内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6.
李东垣阴火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阴火的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药诸方面对李东垣著名的阴火理论作了探讨,立足东垣阴火本议进行解析,认为阴火理论用东垣脾胃内伤学的基础,并临床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7.
治疗脾胃病应注意四点:其一,着重审证求因,察症细致入微;其二,精于辩证论治,强调健脾补虚;其三,善调脾胃升降,重视胃气存无;其四,博采中西之长,拓宽治疗思路,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58.
胃祺饮阻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胃祺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阻断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综合法诱发大鼠癌前病变状态,用胃祺饮与叶酸参与预防和治疗,观察对胃粘膜急性损伤及萎缩的预防治疗作用,以及对病变粘膜组织中髓过氧化脂质(MPO),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过氧化酶(CSH-Px),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水平的影响。结果:中药组能明显阻断有害因素对粘膜的炎症损伤,改善病变组织粘膜萎缩程度,优于叶酸组(P<0.05),中药组治疗后可提高GSH-Px水平,阻断NO的过度产生,下调组织中EGF及EGFR水平,有效地消除多种有害因素对胃粘膜的诱癌作用,结论:胃祺饮对胃癌前病变细胞的增殖有良好的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59.
就《内经》脾主四时理论从其发生渊源、理论内涵以及临床指导意义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脾主四时理论由来于五行学说,首见在《管子》,奠定在《黄帝内经》,是古代五行时空配属关系的体现,在《内经》的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中得以全面确立;其理论内涵包括脾主四时之中以及四季之末两大学说,并在土生万物特性中得以统一;突出体现于张仲景、李东垣和叶天士等相关的脾胃思想之中,对中医脾胃学说的发展以及中医临床运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