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51篇
  1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处理根管内折断器械的临床疗效,为根管内折断器械、成功取出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显微镜下配合超声器械处理42颗患牙根管内折断器械,按牙位不同分为磨牙组和前牙、磨牙组,比较不同牙位和磨牙组不同部位根管内折断器械成功率和取出时间。采用SPSS17.0软件对成功率进行Fisher精确检验,对取出时间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42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成功取出断针,去除成功率为80.95%,去除断针所用时间均值为(44.69±21.57)min。磨牙组断针取出成功率与前牙、前磨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磨牙组去除断针所用时间长于前牙、前磨牙组(P0.05);磨牙组内,根管下1/3组去除断针成功率与根管上、中1/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下1/3组去除断针所用时间长于根管上、中1/3组(P0.05)。结论在根管显微镜下配合使用超声器械处理根管内折断器械成功率较高,根管内折断器械位于磨牙及磨牙根管中下1/3部位的取出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产妇剖宫产后产褥期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1年7月贵阳市妇幼保健院79例剖宫产后产褥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期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研究组47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和对照组32例(妊娠未合并糖尿病)。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同感染部位病原菌特点、产褥期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产褥期感染的主要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糖菌)和主要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两组孕周、喂养方式、感染部位、年龄、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79例剖宫产后产褥期感染患者中共分离检出94株菌株(对照组41株、研究组53株),两组病原菌感染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94株菌株中革兰阳性菌50株(53.19%),革兰阴性菌32株(34.04%),真菌12株(12.77%),两组产褥期感染的革兰阳性菌、真菌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产褥期感染的革兰阴性菌多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产褥期感染的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多于对照组(P <0.05);两组产褥期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青霉素、氧氟沙星、头孢拉定、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均>50%,研究组产褥期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性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产褥期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对氨苄青霉素、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的耐药性均>50%,研究组产褥期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性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产妇剖宫产后产褥期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其可增加革兰阴性感染率,也可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急性颅脑损伤是脑外科常见的急症,易引起继发性颅脑缺氧、缺血性表现[1].颅脑手术是治疗急性颅脑外伤的常用方式,但有研究表明,颅脑手术的创伤会对脑细胞造成二次损伤,影响患者的预后,所以颅脑手术时保护脑细胞的功能显得至关重要[2].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不但是特异性反映颅脑损伤程度的特异性血清标记物,而且是评价疗效、预后及脑细胞功能的重要指标.本研究观察了异丙酚麻醉对急性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血清MBP、NSE 含量的影响,并与异氟醚全身麻醉进行比较,探讨异丙酚对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现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选取本院诊治的93例肝病患者(21例急性肝炎、39例肝硬化、33例肝癌)和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各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各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阳性率。结果与健康者比较,肝病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阳性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之间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肝病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ALT、AST呈正相关。结论肝病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有助于评估肝内炎症活动及肝细胞受损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屏南县并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及其尾蚴感染情况,为当地预防并殖吸虫病提供依据。 方法 以并殖吸虫病例为线索,前往患者捕食生溪蟹地———福建省屏南县代溪镇天峰村溪坑内采集螺蛳标本,考察其孳生环境,并根据螺的形态学特征定种。 采用直接压片法检查螺蛳并殖吸虫尾蚴感染情况,计算感染率,并对尾蚴进行形态学鉴定。 结果 共采集到 3 种螺蛳,经形态学鉴定为建瓯拟小豆螺、拟沼螺和放逸短沟蜷。 共检查建瓯拟小豆螺 2 341 只,查出并殖吸虫尾蚴阳性螺 6 只,感染率 0. 26%;检查拟沼螺 1 276 只和放逸短沟蜷 2 215 只,均未查到尾蚴。 查出尾蚴经形态学鉴定为斯氏并殖吸虫的尾蚴。 结论 福建屏南县代溪镇天峰村是新发现的斯氏并殖吸 虫病自然疫源地,需引起警惕。 应加强并殖吸虫病相关健康教育宣传工作,防止斯氏并殖吸虫病在局部地区流行。  相似文献   
16.
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使人们认识到几乎所有人类肿瘤都是由表观遗传学异常与基因改变共同引起并促进其演变的.表观遗传学改变主要包括DNA甲基化改变和组蛋白修饰,这两种调控模式本身及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可导致印记丢失,染色质重塑,非必需重复序列的转录、基因的异常活化以及抑制肿瘤发生和演进基因的异常沉默等,在异常的克隆性增生和癌性增生的级联事件起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酵母模型中的研究更深入的理解了肿瘤干细胞的定义以及引起肿瘤的相关分子机制.表观遗传学的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肿瘤的各种特性,优化肿瘤的早期诊断,改善肿瘤的预后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含萘普生钠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复方缓释微丸,考察理论聚合物包覆量、抗黏剂用量、热处理时间等因素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微丸释放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萘普生钠速释微丸及盐酸伪麻黄碱含药丸芯,采用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EudragitRS 30D)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备盐酸伪麻黄碱缓释微丸,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萘普生钠的含量及溶出度,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及释放度。结果萘普生钠、微晶纤维素、硫酸钠质量比为10∶9∶1时,制得的萘普生钠速释微丸圆整度好,脆碎度低,10 min累积释药大于90%;当盐酸伪麻黄碱缓释微丸的理论聚合物包覆量为50%、滑石粉用量为聚合物质量的40%、热处理时间为24 h时,药物释放过程接近零级释药模型。结论所制备的萘普生钠速释微丸及盐酸伪麻黄碱缓释微丸体外释药均符合速释和缓释要求,后者的体外释药过程接近零级释药模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从1998年到2005年底进行临床试验或注册的抗寄生虫、抗病毒和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天然产物、半合成天然产物及天然产物衍生药物。  相似文献   
19.
药物临床试验计算机仿真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药物临床试验计算机仿真的发展、设计及应用。从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的角度介绍了药物临床试验计算机仿真,进而根据国外药物临床试验的计算机仿真情况分析了仿真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及模型计算和软件,最后讨论了药物临床试验计算机仿真的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20.
长柱金丝桃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长柱金丝桃Hypericum ascyron L.的化学成分。方法: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波谱解析结合理化鉴定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槲皮素(1),山柰酚(2),金丝桃苷(3),槲皮素-3-O-α-L-阿拉伯呋喃糖苷(4),19α-羟基乌苏酸(5),6β,19α-二羟基乌苏酸(6),3β,19α-二羟基乌苏烷-24,28-二酸(7),正二十九烷醇(8),β-谷甾醇(9),豆甾醇(10)。结论:化合物4~1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