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Podocin是近年来在肾小球足突裂孔隔膜发现的一个跨膜蛋白,属Stomatin家族成员之一,具有促进信号传导功能及裂孔隔膜发育成熟的作用。Podocin参与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正常发育并维持其功能。在先天性与获得性肾病存在其基因或mRNA表达的异常。结果使滤过膜形态结构与屏障功能完整性破坏,导致大量蛋白尿。Podocin的发现为深入阐明蛋白尿形成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患儿,男,1岁4个月,体重11.3kg,系第一胎,顺产,母孕期健康,生后2h出现抽搐,表现为四肢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时间约5~lOmin,反复发作,经吸氧、静推甘露醇、苯巴比妥静注后,抽搐可暂时控制;  相似文献   
33.
不同类型肾病患儿尿液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 ,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是肾小球疾病发生发展乃至硬化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TGF β是一种微量蛋白 ,已广泛用于恶性肿瘤及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效果评价及判断预后。本文通过观察不同肾脏病理类型患儿尿TGF β水平的变化 ,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根据 2 0 0 0年全国小儿肾脏病科研协作组制定的 (儿科肾小球疾病临床分类及肾病综合征治疗建议 )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均符合单纯性血尿或单纯性蛋白尿或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 (NS) ,10 8例肾穿刺病理诊断符合肾小球疾病的病理…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Ezrin蛋白在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球的表达以及活性维生素D[1,25-(OH)2D3]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肾病模型组;后者经腹腔注射链佐脲菌素(STZ)诱导DN大鼠模型,再随机分DN组和1,25-(OH)2D3组。1,25-(OH)2D3组皮下埋置渗透性微量泵,给予1,25-(OH)2D3 0.03ng/g·d^-1,连用8周。检测大鼠血糖(Glu)、肾重/体重(KW/BW)、24h尿蛋白(24hUP)、血肌酐(Scr)、尿足细胞(UPC)。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肾小球Ezrin蛋白的表达与分布。WT-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每个肾小球足细胞数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N组Glu、KW/BW、24hUP、Scr、UPC显著升高;肾小球Ezrin表达显著下降,足细胞数目减少。DN组与1,25-(OH)2D3组Glu水平无显著性差异,1,25-(OH)2D3组KW/BW、24hUP、Scr、UPC较DN组显著降低;而肾小球Ezrin表达及足细胞数目显著增加。对照组Ezrin蛋白荧光染色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均匀线型分布;DN组呈不连续的粗颗粒样分布;1,25-(OH)2D3组部分呈短线型荧光。Ezrin表达荧光强度与肾小球足细胞数目呈正相关(FS=0.51,P〈0.01),与24hUP、UPC呈负相关(rs=-0.43,-0.45,P〈0.01)。结论:1,25-(OH)2D3可减少DN鼠肾小球Ezrin的表达,减少足细胞脱落,维持肾小球足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氯沙坦和维生素D类似物——帕立骨化醇联用对尿毒症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尿毒症鼠分组如下:尿毒症组(uc)、氯沙坦组(UL)、帕立骨化醇组(UP)、氯沙坦+帕立骨化醇组(ULP)。正常鼠为对照组(NC)。给药10周后检测大鼠血压(BP),血清中的肌酐(Cr)、钙(ca)、磷(P)、甲状旁腺素(PTH),24h尿蛋白、尿足细胞(UPC)。免疫组化染色计数肾组织浸润的巨噬细胞(ED-1)。蛋白印迹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结果:UC、uP组BP较NC组显著升高,较UL、ULP组亦显著升高(P〈0.01)。与NC组相比,UC组Cr、P、PTH明显升高(P〈0.01),Ca降低(P〈0.05)。与UC组相比,UL组cr明显降低,uP组Cr、P、唧也显著降低(P〈0.01),且血钙水平明显升高(P〈0.05)。UC组24h尿蛋白、UPC排泄较NC组增加,但可被氯沙坦、帕立骨化醇所改善。UL、uP组肾组织ED.1阳性细胞浸润较UC组显著减少,ULP组较UL、uP组明显减少。TGF-β1蛋白在UC组表达明显增加,UL、UP组明显减少,ULP组减少更为显著。UL、uP和ULP组HGF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氯沙坦和帕立骨化醇均有肾保护作用,两者联用较单用肾保护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6.
1,25-二羟基维生素D3减少Heymann肾炎鼠足细胞凋亡脱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凋亡蛋白p53、Bax、Bcl-2,粘附蛋白整合素α3β1、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DG)在Heymann肾炎鼠肾小球的表达,以及1,25-(OH),D,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eymann肾炎模型组;后者经腹腔注射FX1A抗原诱导肾炎模型,再随机分Heymann肾炎组和1,25-(OH)2D3组。1,25-(OH)2D3组皮下埋置渗透性微量泵,给予1,25-(OH),D,3ng·100g^-1·d^-1,连用4周。检测大鼠尿蛋白、尿足细胞。电镜检测每视野足细胞数、足突平均宽度。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肾小球p53、Bax、Bcl-2,整合素仅381、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DG)蛋白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足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eynmnn肾炎组大鼠尿蛋白、尿足细胞排泄明显升高;足细胞数目减少,足突宽度增加;肾小球p53、Bax表达增高,Bcl-2表达减少,足细胞凋亡明显增多;整合素α3β1、DG表达明显减少。与Heymann肾炎组相比,1,25-(OH)2D3组尿蛋白、尿足细胞排泄明显减少;肾小球p53、Bax表达减少,Bcl-2表达增加,足细胞凋亡减少;整合素α3β1、DG表达明显增加。结论:1,25-(OH)2D3可减少Heymann肾炎鼠肾小球p53、Bax的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减少足细胞凋亡。亦可增加整合素α3β1、DG在肾小球中的表达,减少足细胞脱落。从而维持肾小球足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37.
Fabry病是一种遗传代谢病,与a-半乳糖苷酶A活性下降有关.主要临床特点是发作性肢体疼痛、皮肤血管角质瘤,逐渐出现心、脑、肾等器官损害.Fabry病虽然不能治愈,但早期诊断,及时给予酶替代治疗可明显改变其预后.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大鼠肾小球的表达以及活性维生素D[1,25-(OH2D3]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左肾摘除、阿霉素重复注射诱导FSGS大鼠模型。治疗组皮下埋置渗透性微量泵,给予1,25-(OH):D30.03ng·g^-1·d^-1,连用8周。检测3组大鼠尿蛋白、尿足细胞。血清白蛋白(SA)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C),测定。肾小球硬化指数(GSI),电镜检测每视野足细胞数、足突平均宽度,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肾小球ILK蛋白的表达,WT-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每个肾小球足细胞数目。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尿蛋白、尿足细胞、Cyst、GSI明显增加,SA、肾小球足细胞数目减少,足突宽度增加,肾小球ILK表达明显降低;②与模型组相比较,治疗组尿蛋白、尿足细胞排泄明显减少,GSI明显降低,肾小球足细胞数目增多,足突宽度减小,肾小球ILK表达明显增加。结论1,25-(OH2)D3可增加照;S大鼠肾小球ILK的表达,减少足细胞脱落,维持肾小球足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39.
目的检测IgA肾炎(IgAGN)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儿血浆、血清、尿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探讨TGF-β1在两者中的不同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4例IgAGN,30例MsPGN和30例正常儿童血浆、血清、尿液TGF-β1水平,比较各组TGF-β1水平。结果IgAGN组血浆、血清、尿液TGF-β1与MsPGN组及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MsPGN组血浆、血清、尿液TGF-β1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GF-β1在IgAGN和MsPGN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40.
抗Thy-1肾小球肾炎大鼠抗-MIF对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抗Thy-1肾小球肾炎(ATG)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抗-MIF抗体对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ATG的发病机制及治疗途径。方法大鼠经尾静脉1次性注射兔抗大鼠胸腺细胞血清(ATS)IgG诱导大鼠ATG模型。大鼠随机分3组:正常对照组、ATG组、抗-MIF组,抗-MIF组给予抗-MIF抗体(10mg/kg)静注。注射ATS后8d处死大鼠。观察血尿、蛋白尿,肾组织光镜、免疫组化,TGF-β1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系膜细胞与同一浓度MIF培养不同时间及与不同浓度MIF培养同一时间TGF-β1的生成;抗-MIF抗体对肾小球TGF-β1生成的影响。结果ATG组大鼠8d尿红细胞及尿蛋白排泄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抗-MIF组(P〈0.05,P〈0.01),肾小球系膜增生,细胞数增多,细胞外基质聚积;TGF-β1mRNA及蛋白质表达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抗-MIF组(P〈0.01),其中以系膜区TGF-β1蛋白表达最强。抗-MIF组大鼠肾小球TGF-β1mRNA及蛋白质表达明显下降。MIF以剂量、时间依赖性方式促进TGF-β1生成。结论TGF-β1在ATG大鼠表达上调。MIF促进TGF-β1生成,抗-MIF治疗能减轻实验性ATG大鼠肾组织损伤,减少肾组织TGF-β1的表达,阻断MIF诱导TGF-β1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