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31.
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足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尿病(DM)大鼠肾小球上皮细胞蛋白-1(GLEPPl)表达及尿液足细胞(UPC)排泄的改变,吡格列酮对DM大鼠肾小球足细胞分布及UPC排泄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DM组;吡格列酮治疗组。腹腔注射链脲菌素诱导DM大鼠模型。实验10周末测24h尿蛋白定量(TP)、血清总胆固醇(TC)、血糖(BG)。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尿沉渣足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podocalyxin以观察UPC排泄水平,检测GLEPPl以观察肾小球足细胞分布。结果DM组及吡格列酮治疗组UPC、TP、TC、BG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O.01)。与DM组相比,吡格列酮治疗组TP、BG显著降低(P〈O.01),UPC及TC亦降低(P〈O.05)。病理组织肾小球荧光染色示GLEPPl在对照组正常,DM组明显缺失,吡格列酮治疗组呈节段性缺失。UPC与TP呈正相关(rs=0.41,P〈0,05),而与TC、BG无显著相关性(rs=0.19,0.23,P〉O.05)。结论肾小球足细胞缺失参与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UPC检测可作为判断DN病情活动性的标志之一。吡格列酮可减轻DN大鼠尿蛋白,降低TC、血糖,减少足细胞脱落及尿液足细胞的排泄。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探讨1,25-(OH)2D3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大鼠尿足细胞(UPC)排泄及肾小球WT-1蛋白分布的影响.方法 24只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FSGS组、1,25-(OH)2D3组.采用左肾摘除,阿霉素重复注射诱导FSGS大鼠模型.1,25-(OH)2D3组在第1次给予阿霉素后1周埋植渗透性微量泵按0.03 ng/(g·d)皮下给予1,25-(OH)2D3.实验10周末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免疫荧光法检测尿沉渣足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Wflm's tumor-1(WT-1),观察肾小球WT-1的分布.尿WT-1荧光细胞即为尿液足细胞.结果 FSGS组UPC、UAER、TGF-β1、CTGF、肾小球细胞数及细胞外基质(ECM)/肾小球毛细血管襻面积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FSGS组相比,1,25-(OH)2D3组UAER、ECM/肾小球毛细血管襻面积显著降低(P<0.01),UPC、TGF-β1、肾小球细胞数亦降低(P<0.05),CTGF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荧光染色示WT-1在对照组正常,FSGS组呈节段性缺失,1,25-(OH)2D3组缺失较轻.UPC与UAER呈正相关(r.=0.42,P<0.05),TGF-β1与CTGF亦呈正相关(r.=0.47,P<0.05).结论 尿液中脱落足细胞检测可作为判断.FSGS病情活动性的标志之一.1,25-(OH)2D3可减轻FSGS大鼠UPC、UAER、TGF-β1的排泄,抑制肾小球细胞数及ECM增殖,恢复肾组织WT1-表达而有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尿液中足细胞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大鼠中的意义,贝那普利、氯沙坦对DN大鼠足细胞的表达及排泄的影响。方法:32只DN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B组:贝那普利组;C组:氯沙坦组;D组:贝那普利 氯沙坦组。腹腔注射链佐脲菌素诱导DN大鼠模型。实验12周时检测24h尿蛋白定量(TP),总胆固醇(TC)。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尿沉渣足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podocalyxin以检测尿液足细胞(UPC)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肾小球上皮细胞蛋白-1( GLEPP1)的表达。结果:A组UPC、TP较B、C组明显升高(P<0.01),TC亦较B、C组升高(P<0.05)。B、C组UPC、TP、TC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B、C组相比,D组显著降低TP(P<0.01),UPC及TC(P<0.05)。病理组织肾小球荧光染色示GLEEPP1在A组呈节段性明显缺失,B、C组缺失较轻,D组无明显缺失。UPC与TP正相关(r_s=0.54,P<0.05),而与TC无显著相关性(r_s=0.35,P>0.05)。结论:尿液中脱落足细胞检测可作为判断DN病情活动性的标志之一。贝那普利、氯沙坦均可减少DN大鼠蛋白尿,降低胆固醇,减少足细胞脱落及尿液足细胞的排泄,且两者效果相似,而两者联用较单用一种可显著减少足细胞排泄,降低蛋白尿及胆固醇,肾保护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4.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浆D-二聚体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浆D-二聚体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45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与缓解后第三天及21例健康对照组儿童采用胶乳凝集半定量方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同时监测肺通气功能FEV1占预计值%.结果 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此期FEV1占预计值%显著下降,哮喘缓解后D-二聚体值下降,FEV1占预计值%增加.结论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体内存在高凝状态,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及观察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5.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儿科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自2013-01/2013-06月,作者采用小儿化毒散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20例患儿获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0例病例均系2013-01/2013-06月来作者医院儿科就诊的患儿,符合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诊断标准[1]。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3~12岁,起病至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观察住院新生儿25羟维生素D[25(OH) D]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421例住院新生儿,ELISA方法检测血清25(OH) D的水平,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25(OH) D水平与临床指标如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心肌酶谱等的相关性。结果 421例新生儿血清25(OH) D水平为15.31±8.36 ng/m1。早产儿(71例)、ABO溶血症(2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15例)、新生儿窒息(14例)、新生儿肺炎(22例)、新生儿湿肺(25例)血清25(OH) D水平分别是13.93±7.60、14.48±8.68、14.84±7.41、16.58±6.56、17.42±9.43、18.71±8.67ng/ml。与早产儿、ABO溶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组相比,正常足月新生儿及新生儿湿肺组血清VitD水平明显升高(P < 0.05)。不同性别、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血清25(OH) D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足月儿血清25(OH) D水平较早产儿明显升高。夏秋季出生的新生儿血清25(OH) D水平较春冬季出生的新生儿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秋季出生的新生儿总蛋白、球蛋白较春冬季出生的新生儿明显降低,而白蛋白/球蛋白较春冬季出生的新生儿明显升高,血钙在秋季出生的新生儿中最高。新生儿血清25(OH) D水平缺乏或不足比率较高,占73.1%。新生儿血清25(OH) D水平与母体25(OH) D水平高度相关(r=0.365,P=0.000);与白蛋白、血钙呈正相关(r分别为0.123、0.221,P=0.009、0.000);与体重、总胆红素呈负相关(r=-0.103、-0.148,P=0.036、0.002);与胎龄、肾功能、心肌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无相关性。结论 不同疾病、胎龄、季节出生的新生儿血清25(OH) D水平不同,住院新生儿血清25(OH) D水平缺乏或不足非常普遍,血清25(OH) D水平与母体VitD水平、白蛋白、血钙、体重、总胆红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