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①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在心肌梗死后炎性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②方法 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64例)及糖尿病组(23例),另选健康对照组(2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患者入院即刻、第24小时、第48小时、第5天,第7天、第14天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含量;健康对照组测1次上述各项指标.③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心肌梗死患者的炎性因子浓度于发病2周内明显升高(P<0.01),存在动态变化;炎性因子含量除糖尿病组的血清IL-1第24小时~第14天、IL-6第5~14天及IL-8第5~7天数值较血糖正常组有明显升高外(P<0.05),其它数值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④结论 炎症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全过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炎性反应中糖尿病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且主要影响白介素系统,而对肿瘤坏死因子及干扰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不同镇痛方法的上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醇(NSE)的变化,探讨镇痛对患者机体的影响。方法 选择按ASAⅠ、Ⅱ级行上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和镇痛泵组),每组20例,分别于麻醉前、术中1h、术后24,72,120h静脉取血;采用胶孔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hs—CRP,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NSE。结果 术前二组患者血清hs—CRP和NSE无差异(P〉0.05),术后二组hs—CRP明显升高,且镇痛泵组术后24h和72hhs—CRP低于对照组,120h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1h二组NSE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术后二组NSE略高于麻醉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各时间点二组NSE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镇痛泵镇痛可减轻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对患者神经元细胞未造成明显损伤,术后应激反应在120h后可能延缓释放。  相似文献   
63.
原发高血压患者血清中IL-6与IL-8的检测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细小动脉硬化,并因血栓形成、内皮细胞及血管壁坏死引起出血,继发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为了探讨细胞因子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我们检测128例EH患者和48例正常人血清中IL-6、IL-8的含量,旨在探讨IL-6、IL-8在EH形成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两种方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的实验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免疫透射比浊法(ITD)和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LEITD)检测C-反应蛋白(CRP)的可靠性及临床应用。方法分别对2种方法进行线性评价、精密度评价、干扰评价,并对二者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2种方法线性范围均符合要求;LEITD精密度和抗干扰性较ITD好;2种方法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使用LEITD检测CRP优于ITD。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煤工尘肺(CWP)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188例CWP患者(CWP组)、64例与CWP组相同接尘条件的健康井下作业接尘矿工(接尘对照组)以及50例井上作业非接尘工人(正常对照组)血清中MCP-1和IL-1β的水平,并根据CWP期别、接尘年限及接尘性质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接尘对照组血清MCP-1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WP组血清MCP-1水平显著高于接尘对照组(P<0.01),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3组血清IL-1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接尘性质CWP组间比较,矽肺组血清MCP-1水平显著高于煤肺组(P<0.05),而2组血清IL-1β水平则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期别、不同接尘年限CWP患者血清MCP-1和IL-1β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P-1可能在CWP炎症反应和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浆 (NO)、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 IL-2 R)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 NO,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检测 TNF-α和 s IL-2 R。结果 35例患者溶栓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 :血浆 NO含量降低 (P<0 .0 5 ) ,TNF-α明显增高 ,s IL-2 R稍有升高 ,但无统计学差异。溶栓 2 4小时后与治疗前自身比较 :NO升高 P<0 .0 5 ,趋于恢复正常 ,TNF-α,s IL -2 R仍保持高水平状态 (P>0 .0 5 )。结论 NO、TNF-α、s IL -2 R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病理生理过程 ,及时监测 NO含量变化 ,抑制 TNF-α、s IL -2 R的影响 ,对减轻脑梗死继发性脑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
STA型全自动血凝仪的使用及保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临床对止血与血栓实验检测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自动化血凝仪的不断推广,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仪在全国的用户正日益增多,现仅就STA型血凝仪的使用和保养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8.
矽肺患者血清sFasL和TNF-α的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矽肺的发病过程。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与细胞的正常生理状态改变有关。为此,我们研究矽肺患者血清可溶性Fas配体(sFas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改变,为了解它们在矽肺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动态提供实验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45例矽肺患  相似文献   
69.
袁宝军  王冬梅  邹吉敏  赵建宏 《临床荟萃》2007,22(18):1300-1303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2p70(IL-12p70)、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在Ⅰ期尘肺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79例Ⅰ期尘肺患者(其中包括44例煤工尘肺患者和35例矽肺患者)、42例具有相同接尘史但未患尘肺的井下煤矿工人(接尘对照)及41例井上健康查体人员(正常对照)的血清IL-12、IL-12p70、IL-10和IL-18的含量。结果矽肺组IL-12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两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煤工尘肺组IL-12和IL-10水平虽高于两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煤工尘肺组和矽肺组IL-12p70水平较两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L-18水平在各组间无明显改变(P>0.05)。煤工尘肺Ⅰ期、矽肺Ⅰ期及其对应的Ⅰ期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和Ⅰ期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4项指标水平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煤工尘肺Ⅰ期和矽肺Ⅰ期患者不同接尘年限间比较,4项指标水平均未发现明显改变(P>0.05)。Ⅰ期尘肺患者血清IL-12、IL-12p70及IL-10三者之间呈正相关,而与IL-18均无相关性。结论Ⅰ期尘肺患者体内细胞因子网络紊乱可能与尘肺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0.
截瘫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脊髓损伤出现的严重后果。大量研究发现,截瘫患者晚期肾脏损害的发生率较高,有资料显示,截瘫晚期肾脏损害的发生率为52.38%。Hackler的调查资料表明,截瘫患者伤后25年死亡者死于肾功能衰竭者占43%。唐山地震25年截瘫患者死于肾功能不全者为39例,占死亡人数的49.37%。另外,众多研究证实,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