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9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目的观察白术内酯Ⅰ对64例经组织学确诊的晚期恶性肿瘤恶病质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IL-6及TNF-α和肿瘤代谢因子蛋白水解诱导因子(PIF)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技术进行随机病例对照研究,观察白术内酯Ⅰ对肿瘤恶病质患者的食欲、上臂肌肉周径(MAMC)、消瘦及体力状况、细胞因子IL-1、TNF-α以及尿中蛋白水解诱导因子PIF水平的影响.结果白术内酯Ⅰ可以显著改善恶病质患者的食欲、上臂肌肉周径(MAMC)、消瘦及体力状况.同时可以显著降低细胞因子IL-1、TNF-α以及尿中蛋白水解诱导因子PIF的水平.但其对增加体质量以及降低IL-6水平效果不显著.结论白术内酯Ⅰ是有前景的抗肿瘤恶病质药物.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中药戊己胶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应用戊己胶囊(柴胡、白术、佛手、蒲公英等9味药组成)进行治疗.其中轻度萎缩性胃炎42例,中度38例,重度20例,伴肠腺化生41例.Ⅰ°不典型增生13例、男63例,女37例.年龄30岁~65岁,平均51岁±8岁,病程6mo~100mo,平均60.0mo±18.5mo.临床表现胃脘病者86例,胃脘胀满72例,纳呆90例,嗳气34例,口苦20例.连用3mo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胃粘膜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戊已胶囊治疗3mo,临床治愈7例,显效48例,有效34例,无效11例,愈显率55.0%,总有效率为89.0%.轻度萎缩性胃炎42例中有33例转为浅表性胃炎,4例恢复正常,5例无变化;中度萎缩性胃炎38例中间例转为轻度萎缩性胃炎,14例转为浅表性胃炎,3例恢复正常,4例无变化;重度萎缩性胃炎20例中10例转为中度萎缩性胃炎,8例转为浅表性胃炎,2例无变化.肠腺化生轻度26例中消失20例,无变化6例;中度8例,转为轻度化生4例,消失1例,3例无变化;重度7例中有2例转为中度,2例转为轻度化生,3例无变化Ⅰ°不典型增生13例中有7例恢复正常,6例无变化结论戊己胶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气滞型和虚寒型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63.
64.
65.
孙喜才教授在40余年中医脾胃病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实践中,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立法用药,自成一体,形成了一整套治疗脾胃病的方法和思路.笔者有幸随其临床10余年,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66.
性病,它与淫乱行为是密切相关,相伴而生的.随着我国封闭状态的打破,国外形形色色的思潮正在无形地冲击着我们的社会生活.一些人在西方“性自由”、“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下,受西方腐朽生活方式和金钱的诱感,是非观、荣辱观发生了可怕的倾斜和颠倒.一时间,我国解放初期就早已基本消灭的嫖娼卖淫活动又死灰复燃,性病也相伴而生.目前,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配合,齐抓共管,彻底消除淫乱和性病,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党和政府对性病防治工作十分重视,全国各地已开展了对高危人群的查治工作,在性病监测、防治、宣传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初步的经验和成效.然而,由于新时期性病流行诱因的复杂性和新特点,决定了性病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特别是在今天人们的观念与50年代已有很大的改变,要根除性病,不可能象50年代那样宣布一道禁嫖废娟的命令就能办到,它需要综合治理.根据历史经验以及国外对性病的认识,专家们认为:性病问题主要是和医学紧密相关的社会问题.因此,性病的预防治疗原则应是临床防治与社会防治相结合,以社会防治为主.  相似文献   
67.
乳脐散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8.
<正> 师某,女,33岁,汉族,干部。于1991年8月10日住院。皮下散在硬结半年余。半年前感乏力,肌肉困胀,汗多,胸闷,气短,并出现皮下结节,双侧臀部1cm×1cm3个硬结,双侧膝关节外侧0.5cm×0.5cm2个,剑突下0.5cm×0.5cm5个,硬结皮肤不红不痛,有轻微热感,活动,边缘清楚,继之小腿及上肢又散在出现,轻咳嗽,头闷痛、头昏,纳食及二便正常。查体:肥胖体型,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肝、脾正常,双臂,四肢及剑突下有散在皮下硬结,活动,外观无突起,无触痛。 实验室检查:三常规及肝肾功正常,胸部常规拍片及断层拍片正常,血沉30mm/h,免疫球  相似文献   
69.
蔡云  孙烨  刘昳  王锐  何群英  邱根全  孙喜才 《陕西中医》2006,27(11):1432-1434
目的:白术挥发油对癌性恶病质小鼠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2的影响。方法:(1)C57BL6小鼠接种Lewis(小鼠肺腺癌)建立癌性恶病质动物模型,(2)采用白术挥发油对癌性恶病质鼠进行治疗,(3)观察癌性恶病质鼠治疗后生理状况(体重、摄食量等)的改善,(4)用RIA检测癌性恶病质发生、发展相关的血清细胞因子如TNF-α、IL-2的水平变化。结果:与生理盐水治疗荷瘤小鼠相比,白术挥发油能明显阻止癌性恶病质鼠体重下降,增加其摄食量,延缓肿瘤生长。血清IL-2水平升高,TNF-α水平同时明显下降。结论:白术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癌性恶病质作用。  相似文献   
70.
孙喜才,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生于1933年,陕西扶风县人。1958年毕业于西安医学院医疗系本科,留校任教。1959年3月,由学校选送至陕西中医学院第一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他勤奋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熟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中药学》等经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