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徐国钧这位享誉海内外的药学专家,我慕名已久,但未曾亲见。此趟去南京决定去拜望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 一踏上金陵大地,我就急切地向有关同志谈了我想拜访徐教授的愿望。但第二天却得知徐教授去外地开会了…… 离宁前一天下午,终于得知徐教授已回到南京,所以立即联系去见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实时监控的运行,对临床实验室急诊生化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AT)的作用。方法比较监控前后各3个月时间,生化急诊标本TAT合格率以及生化急诊标本接收(或采集)到审核耗时变化。结果急诊生化标本TAT合格率监控前后分别为93.1%、9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化急诊标本接收(或采集)到审核平均消耗时间监控前后分别为89(75~101)min、53(46~61)min,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实验室可以利用实时监控软件作为缩短急诊生化标本TAT的有效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3.
邓容  赵利枝 《山东医药工业》2014,(6):359-361,372
Btk在B细胞抗原受体信号通路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且在巨噬细胞中参与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因此,抑制Btk成为治疗B细胞淋巴瘤和自身免疫疾病的靶向位点。本文着重介绍Btk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和已上市及临床研究中的小分子Btk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急性肾功能衰竭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萍  邓容 《临床误诊误治》2006,19(11):40-41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起病急,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临床表现复杂,可伴多器官功能受累,病死率高达18.0%-69.6%,且1/3以上的ARF患者需行血液透析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5年12月80例ARF患者病因及治疗预后情况,以期提高对ARF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邓容  刘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6,31(5):733-734,738
目的:建立复方羊角软胶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阿魏酸为对照品,以甲醇-1%冰醋酸(37∶63)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为320nm。结果:阿魏酸检测线性范围为6 ̄60μg/ml,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1.68%(n=9)。结论:该方法分离度好,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复方羊角软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邓容  丁兵 《药学研究》2016,35(8):472-474
目的 制备枸橼酸莫沙必利胃内漂浮缓释微丸,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以挤出滚圆法制备枸橼酸莫沙必利胃内漂浮缓释微丸.采用正交设计法,以体外累积释放度和起漂时间为考察指标,优选处方中微晶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乳糖和十八醇的用量.结果 制备的胃内漂浮缓释微丸起漂时间短,持续漂浮时间>8h,且具有显著的缓释性能,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动力学方程.结论 制备的枸橼酸莫沙必利胃内漂浮缓释微丸具有良好的漂浮性能和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7.
邓容  赵利枝 《药学研究》2014,33(6):359-361,372
  相似文献   
18.
有幸来到南京,切望拜见彭司勋教授,然而几经联系,知彭教授出差外地,不免感到遗憾。临行前一天,突然得到好消息,知彭教授刚回南京,于是兴冲冲赶往彭教授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地尔硫缓释胶囊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每日清晨加用地尔硫缓释胶囊,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期间血压、心率、生化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血压明显下降,总有效率达78.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地尔硫缓释胶囊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鲍曼不动杆菌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近几年由于各种危险因素及抗生素滥用,使得ICU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概率、耐药性在不断增加,临床上普通抗生素对于鲍曼不动杆菌的疗效欠佳,给鲍曼不动杆菌的防治带来重重困难。鲍曼不动杆菌作为机会致病菌,其危险因素是相关肺炎发生的重要条件,深静脉置管增加了导管感染的风险,附着在导管上的鲍曼不动杆菌通过血管导管更易引起全身的感染,也成为患者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插管患者口腔存在的念珠菌通过管道定植于气道内,增加了鲍曼不动杆菌发生的风险,鲍曼不动杆菌在肺部长期定植,逐渐耐药,最终发展为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在中医学中,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根据其症状特点归属于“咳嗽”“喘证”的范畴,其发生发展与正气亏虚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条件致病菌的鲍曼不动杆菌,其符合“伏邪”的机制,根据患者临床上的不同表现予中医辨证施治,医家通过祛邪扶正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基于此,文章对近5年来鲍曼不动杆菌的理论研究、临床研究、作用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讨论,为更深入地寻找治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方法提供参考与启示。现将近几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