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探讨穴位血流信号的信标研究进展及相关问题。认为穴位不仅可用来治疗疾病,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反映脏腑的功能状态;在疾病状态下,某些穴位的功能态发生改变,同时伴有微循环状态的改变。研究表明,血流信号间的coherence分析不仅可用来区分不同年龄人群,而且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化道冷刺激。因此穴位血流信号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信号标志物,用于机体机能状态评估。  相似文献   
92.
结合近10年国内外中药逆转肝癌多药耐药的相关研究,就中药在抑制膜转运蛋白、抑制多药耐药性(MDR)基因、抑制抗细胞凋亡途径、逆转酶介导的MDR、改善肿瘤细胞微环境等方面的肝癌多药耐药逆转作用作概述,并总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3.
通过对中医学中关于肝之生理功能及特点的研究,王庆其教授提出肝为"调节之本",其缘由包括五脏之中肝脏最贵;肝属少阳,少阳为枢,能调目胞、溺窍、精关、魄门之开合;肝属木,木生于水而生火,肝能调节全身阴阳水火之升降。"调节之本"的内涵包括疏调气血运行、调畅情志、调节胆汁分泌、调节水液代谢、调控二便、调控生殖、调控寤寐、调节筋骨运动等。  相似文献   
94.
生理状态下,筋附骨、骨撑筋,二者的自身结构和功能特点决定了筋与骨之间是筋主骨从的关系,这是维系筋骨和合的前提和根本。当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下,筋骨系统遭受严重急性损伤时,治当筋骨并重;而对于慢性筋骨病损而言,其关键病理环节是筋出槽、骨错缝,治疗的重点应是筋伤,故而治则又当筋主骨从。在慢性筋骨病损中秉持"筋主骨从"的观念进行诊断与治疗,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提高临床疗效,故而本文主要目的在于唤起中医骨伤科临床工作者对"筋伤"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5.
介绍徐莲薇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经验。认为更年期综合征以肝肾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主,治疗宜调补肝肾、燮理阴阳为要,并考虑五脏生克,兼顾养护脾胃。临床运用膏方治疗滋补力专,兼顾阴阳气血。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96.
葛根可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一般用于治疗邪气有外泄之机的外感病及清阳不升所致的泄泻。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相应条文的分析,以病机作为入手点辨析葛根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认为张仲景在经方中应用葛根的主要目的为升津液。  相似文献   
97.
以临床案例为基础,分析脊柱相关性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发生机制,为采用推拿疗法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慢性疮面"肌"及"生肌"的重新定义,将慢性疮面治疗过程中的"肌"分为可视之肌和微观之肌两类,并结合临床实践,阐释针对慢性疮面不同的生肌过程及中医理法方药的使用,从而为中医治疗慢性疮面探索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
目的:评价健脾益气方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对调节细胞免疫、促进术后恢复的价值。方法:将65例拟行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及常规围手术期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于术前及术后加用健脾益气方。观察两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免疫相关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4例,最终完成试验者58例,治疗组、对照组各29例。②术后第1天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CD3~+、CD4~+水平及CD4~+/CD8~+值均降低(P0.05);术后第7天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CD3~+、CD8~+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组CD4~+/CD8~+值升高(P0.05),而对照组CD4~+/CD8~+值降低(P0.05);术后第7天与术后第1天组内比较,两组CD3~+、CD4~+水平及CD4~+/CD8~+值均升高(P0.05)。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组间比较,治疗组CD4~+水平及CD4~+/CD8~+值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加用健脾益气方可以调节细胞免疫,有利于减轻机体的应激状态,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Ⅳ)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DM)小鼠血管炎性病变的影响。方法:取雄性C57BL/6小鼠,腹腔注射STZ(100 mg/kg)诱导DM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高糖高脂饲料)和AS-Ⅳ组(高糖高脂饲料+20 g·kg~(-1)·d~(-1) AS-Ⅳ),每组5只。另设5只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普通饲料)。各组给予相应干预,连续8周。干预期间,每周称取小鼠体质量,测定随机血糖。末次给药后,取血,分离主动脉。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小鼠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主动脉血管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血管组织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的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白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①给药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AS-Ⅳ组小鼠体质量增长减缓;各时间点模型组与AS-Ⅳ组小鼠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各时间点模型组和AS-Ⅳ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均显著升高(P0.01)。干预第3周起,AS-Ⅳ组小鼠血糖浓度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直至第8周干预结束;治疗8周后,模型组HbAl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AS-Ⅳ组HbAlc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③HE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主动脉内膜显著增厚,AS-Ⅳ干预可明显减轻模型小鼠血管内膜增厚。④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LRP3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多(P0.01),血清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AS-Ⅳ组NLRP3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血清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AS-Ⅳ可降低DM小鼠的血糖和HbAlc水平,改善血管炎性病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IL-1β轴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