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的: 在宫颈癌腹腔镜手术中观察并验证阴道三水平理论的关键解剖结构,为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手术提供依据。方法: 20例宫颈癌患者C型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时在腹腔镜下基于自然间隙暴露阴道三水平理论相关解剖结构,观察分析其结构特征及承力方向。结果: Ⅰ水平主要的坚韧韧带样结构是子宫骶韧带,其作用力方向在骶骨方向,起主要的顶端固定作用,而主韧带区域主要是血管淋巴管及周围疏松结缔组织,缺乏坚韧结缔组织结构,其连接于髂内血管系统;Ⅱ水平阴道侧方未发现坚韧结缔组织连接于盆筋膜腱弓,盆筋膜腱弓是盆膈上筋膜的边缘,与闭孔内肌筋膜交界,表面光滑,紧贴肛提肌于近阴道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融合于阴道筋膜。游离输尿管隧道时可以发现输尿管子宫动脉交叉附近位置前后壁均有致密结缔组织结构,即膀胱宫颈韧带,固定膀胱三角的两个侧角,起自宫颈阴道而终止于膀胱肌层。结论: 肛提肌上方的盆底筋膜韧带支撑主要围绕阴道而成,而肛提肌以上的筋膜韧带结构呈两个平行面,可基于"阴道核心"和"双层吊床"解剖特征进行盆底重建手术设计。  相似文献   
22.
徐婉婉  赵小峰 《浙江医学》2021,43(6):687-690
盆腔器官脱垂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疾病,中盆腔缺陷是由于支撑子宫及穹窿的筋膜和韧带组织缺陷所致,主要表现为子宫脱垂和穹窿脱垂。治疗中盆腔缺陷的盆底修复手术方式繁多,早期的有阴式子宫切除术、曼氏手术、阴道闭锁术等。而随着“整体理论”、“三水平解剖理论”等的提出,新材料、新器械的应用,人们对盆底修复有了新的观点和认识,并探索了一些新的盆底修复手术方式,如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手术、CYLiu式系列盆底修复术、腹腔镜下骶棘韧带固定术、髂耻韧带固定术、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盆底修复手术等。本文就治疗中盆腔缺陷的盆底修复手术方式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3.
目的比较局麻下部分无管化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与普通MPCNL的临床结果,探讨局麻无管化MPCNL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行局麻PCNL患者,局麻无管化MPCNL组的患者68例,局麻普通MPCNL组患者6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无管化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15 d,有管化组为6.48 d(P<0.01);术后6 h VAS评分无管化组为4 h,有管化组为6.24(P<0.01);术后第l天VAS评分无管化组为2.50,有管化组为3.84(P<0.01);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穿刺位置、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率、出院当天VAS评分、术后发热、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局麻下行PCNL术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无管化MPCNL治疗肾结石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不适,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4.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变化,老年心脏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以冠心病占首位。冠心病属于身心疾病,据现代大量研究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可诱发或加重冠心病,行为应激可触发各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1]因此做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及时防治冠心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保健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近一年来全市县级及以下医院"先看病后付费"服务模式的实施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全市六县一区的部分医院工作人员及部分就诊群众进行调查,共计调查625人。结果:被调查人员普遍意识到"先看病后付费"服务模式的实施给群众就诊带来极大的方便;医院住院率有所上升但仍存在讨账风险;政府支持、监控等配套政策仍不够健全;区域限制性明显。结论: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快配套措施制定、执行和监管,使这一利国利民的新型服务模式更快更广的推广开来。  相似文献   
26.
赵小峰 《淮海医药》2013,31(2):152-152
目的定量检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探讨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差异,从而了解其对疾病的诊断价值,并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等进行评估。方法对我院40例健康体检人员及160例住院患者的血浆D-Dimer定量检测,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疾病组与健康体检者血浆D-Dimer的差异性。结果结果显示疾病组与体检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结论临床多种疾病均可引起血浆D-Dimer不同程度的升高,表明机体可能处于纤溶活性增高状态,应予以重视,结合临床进行进一步的必要检查。对相关疾病的诊断、进程的追踪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首次剖宫产术式对高龄孕妇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指导远期安全性更佳的首次剖宫产术式的选择.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再次行剖宫产高龄产妇277例,按照其首次剖宫产术式分为传统腹壁纵切口A组(n=151)及新式腹壁横切口B组(n =126),比较两组孕妇再次剖宫产的妊娠结局.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组孕妇共发生78例腹腔粘连,发生率51.7%,B组发生100例,发生率79.4%,A组腹腔粘连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且其粘连分度亦显著低于后者;A组产后出血5例,发生率3.3%,B组产后出血9例,发生率7.1%,两组新生儿均未发生窒息,两组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首次剖宫产术式的选择可影响孕妇再次剖宫产并发症的发生率,新式剖宫产术对有再次剖宫产意愿的孕妇风险更高,可导致其手术时间增加、出血量上升、并发症风险增高,而传统剖宫产术可有效规避上述风险.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牟6月~2010年6月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50例初治患者予恩替卡韦0.5mg口服,1次/d,观察治疗前、治疗第12周、24周、36周、48周肝功能、HBVDNA、HBV血清标志物。结果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周HBVDNA转阴卒89%以上,血清学转换率38.7%。结论恩替卡韦具有显著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妇科急诊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6例妇科急诊的腹腔镜手术。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0.5分钟,术后平均住院日2.8天。结论:腹腔镜在妇科急症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对于常见的妇科腹部急症可能多能通过腹腔镜治疗,对于常规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一部分妇科急症,腹腔镜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但是腹腔镜应用于妇科急症要结合各医院的实际情况,避免因追求腹腔镜而延误诊治时机。  相似文献   
30.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葡萄胎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胎是一种良性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GTD) ,为胚外组织变性、滋养层发育异常所致 ,多发生于年轻的生育年龄妇女[1] 。我院自 1998年开展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以来 ,发生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术后葡萄胎 2例。现报道如下。例 1  2 9岁 ,已婚。因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不孕 4年 ,于 1999年 12月 2 6日入我院行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术。患者 3年前因左侧输卵管妊娠予保守治疗成功 ,之后未避孕但一直未孕。 2年前因于当地某医院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 ,显示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 ;在外院行腹腔镜检查 (检查结果不详 )。患者月经有时欠规则 ,周期 2 5~ 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