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5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目的比较大骨瓣减压与常规骨瓣减压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我科2000-2004年间颅脑外伤病例符合重度颅脑损伤的97例,分两组,一组是大骨瓣(n=47)行单侧或双侧额颞顶骨瓣(12×14cm),另一组为常规骨瓣(n=50)颞顶瓣、额颞瓣、额瓣(6×8cm)开颅术。结果按伤后6个月随访预后结果(6-GOS)大骨瓣组:恢复良好20例,中残14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3例。常规骨瓣组:良好12例、中残10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8例(P<0.01)。大骨瓣减压组颅内压下降程度优于常规骨瓣组P<0.01。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切口脑脊液漏、外伤性癫痫,颅内感染,外伤性脑积水(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预后优于常规骨瓣组。  相似文献   
32.
内镜眶上锁孔与经鼻蝶联合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框上锁孔入路及经鼻-蝶窦入路的内镜局部解剖学并测量有关解剖数据,探讨二者联合应用于治疗巨大鞍山区占位性病变的可行性,为颅底外科手术提供相关形态学参考数据。方法 测量100例成人颅骨标本额骨颧突距同侧和对侧前后床突的距离和角度。通过25例成人尸头,模拟内镜眶上“锁孔”入路和经鼻-蝶窦入路,观察所能达到 解剖部位,测量相关的解剖数据。结果 眶上锁孔入路可以从前方和上方达到鞍区及斜坡上段,清晰地显露垂体、垂体柄、视交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等结构;经鼻-蝶窦入路可从下方显露垂体及鞍膈等鞍区结构。结论 内镜眶上锁孔与经鼻-蝶窦联合入路是一种微创外科手术,二者联合应用可完成巨大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仪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和应用简易marker定位法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HICH)2种术式的优缺点,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中等量HICH的合理术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因HICH急诊入本院行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患者43例,依照患者家属意愿,采用立体定向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治疗20例(立体定向组),应用简易marker定位法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治疗23例(简易定位组),均为中等出血量(30~70 mL)的基底节区HICH患者。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第1和3天血肿清除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管在血肿腔内的长度、术后置管精确度、术后并发症和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结果:与简易定位组比较,立体定向组患者术后置管精确度、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和术后6个月GOS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3天血肿清除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等量HICH患者,立体定向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临床效果确切。及早清除颅内血肿可能更有利于改善患者HICH远期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覆膜支架应用为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效果良好。自2005年11月以来,应用覆膜支架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因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疾病之一.目前钻孔引流术是其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率仍然较高,术后血肿复发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面神经鞘瘤和纤维瘤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程序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面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及手术治疗经验,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面瘫4例,听力下降3例。影像学检查发现肿瘤位于面神经的内听道至腮腺区。术后病理诊断为:3例面神经鞘瘤,1例面神经纤维瘤。结论原发性面神经瘤须依靠病理确定诊断,术中彻底切除肿瘤同时尽可能保留面神经或部分神经纤维功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7.
颅脑手术后在手术区伴发血肿多见,但在远隔部位血肿少见.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共进行择期手术387例,其中发生4例远隔部位血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诱导分化剂苯乙酸对胶质瘤细胞C6增殖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细胞计数及[3H]-TdR掺人法检测苯乙酸对C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FCM检测苯乙酸对C6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C6细胞增殖与苯乙酸剂量及应用时间呈负相关,苯乙酸2.5,5.0mmol/L组用药第5d,对C6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74.7%,95.0%;第ld,3d上述两组用药组G0/G1期比例分别为45.1%,56.2%和31.3%,31.4%.对照组为56.3%.58.2%.结论苯乙酸对C6细胞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使细胞周期抑制于G1期.  相似文献   
39.
急性脑梗死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许多病人发病后仅给予单纯静脉药物治疗,疗效不理想,预后较差,致残率高.颈内动脉注药有时因局部药物浓度低,治疗效果也不理想.而超选择性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可使闭塞的血管快速再通,恢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明显改善预后.本文对27例急性脑梗死病例进行早期超选性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做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36例患者经CT扫描或腰穿检查确诊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改良Fisher分级评估CT,对比经颅多普勒检查及颅内压变化。结果:出现脑血管痉挛13例,其中3例为重度血管痉挛,2例形成缺血性梗死,血管痉挛程度与出血量及部位有关。结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引起血管痉挛,从而加重病情,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