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7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75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237篇
内科学   139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535篇
预防医学   293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187篇
  3篇
中国医学   195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与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1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本组41例患者超声中误诊3例,漏诊2例。4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均比较理想,子宫均得到保留,对于今后生育能力未造成影响。结论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诊治中,必须做到及早确诊,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上肢严重创伤骨折患者采用二期创面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实施手术治疗的36例上肢Gustilo ⅢB、ⅢC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清创、骨折固定、血管及神经修复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覆盖创面,术后5~18天实施二期皮瓣移植创面修复手术;观察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患者前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一期手术,有1例患者因软组织严重坏死于一期手术后第7天实施截肢手术,其余35例患者均分别于一期手术后5~18天实施二期皮瓣移植修复术,均成功保肢,其中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17例、背阔肌肌皮瓣修复14例、上臂外侧皮瓣修复4例;患者住院时间为15~65天,平均(28.9±6.2)天,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为24~46天,平均(30.5±4.5)天;骨折愈合时间为12~20周,平均(15.3±2.2)周;分别于二期手术术后4月、8月对两组患者进行患肢功能评价,在术后8月时,35例保肢患者的前臂旋前、前臂旋后、腕背伸、腕背屈、腕桡偏、腕尺偏度数功能、Mayo评分均显著改善,优于术后4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严重创伤骨折患者采用二期创面修复治疗对于骨折愈合、创面修复均具有肯定的临床效果,术后上肢功能恢复尚可。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女性听力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在45~55岁参加体检的女性中,每纳入一位绝经者,按其年龄±1岁,匹配一位月经规律者,即对绝经组、月经规律组受试者进行年龄匹配,最终分为绝经组、月经规律组,每组各60例,共120例。分别测定各组生殖激素、左右耳低频至超高频空气传导、骨传导的听力阈值,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听力阈值绝经组在下述频率右耳空气传导4 000 Hz、8 000 Hz、10 000 Hz、12 500 Hz及16 000 Hz,左耳空气传导4 000 Hz、12 500 Hz及16 000 Hz;右耳骨传导4 000 Hz及8 000 Hz,左耳骨传导4 000 Hz均显著低于月经规律组(P0.05)。其中,在16 000 Hz频率,绝经组和月经规律组右耳空气传导听力阈值分别为(57.93±19.17)分贝和(42.5±17.96)分贝,左耳空气传导听力阈值分别为(54.57±19.17)分贝、和(43.9±18.99)分贝。在绝经组和月经规律组内,吸烟亚组左、右耳听力超高频听力阈值均显著低于不吸烟亚组(P0.05)。绝经、被动吸烟和突发耳聋史是女性绝经前后听力下降的不利因素。结论绝经与女性各频段听力下降存在密切关联,尤其是高频、超高频。被动吸烟和突发耳聋史是绝经前后女性高频听力下降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994.
995.
目的大部分肠癌存在Wnt通路激活,基础研究发现Wnt通路可影响肿瘤免疫,但其在结肠癌中的作用不明。本研究主要探讨Wnt通路激活对结肠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以期发现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新靶点。方法免疫荧光技术验证SW480和NCM460 Wnt通路状态;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对比Wnt通路激活的结肠癌细胞系SW480和正常肠上皮细胞NCM460 IL-1β表达水平的不同;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用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IL-4联合诱导形成未成熟树突细胞(i DC),再加入IL-1β刺激诱导成熟树突细胞(mDC),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 DC细胞表面成熟分子表达量。结果 SW480细胞核表达beta-catenin,提示Wnt通路激活。使用Wnt通路抑制剂(ICG-001)处理SW480后IL-1β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且随浓度升高而升高,使用wnt通路激活剂(Licl)处理NCM460后IL-1β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随浓度升高而降低,且IL-1β蛋白表达量均与非磷酸化β-连环蛋白(activeβ-catenin)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IL-1β可促进iDC成熟,IL-1β50 ng/mL组HLA-DR、CD86表达率分别为(69±3.62)%、(84.3±4.7)%,与RPMI组及TNF-a 10 ng/mL组相比,表达显著上调(P0.001)。结论 Wnt通路激活的结直肠癌可能通过减少IL-1β的表达来阻碍肿瘤微环境中DC的成熟。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考察辛味中药挥发油的"四气"药性、透皮促渗能力和化学成分的关联性。方法选择不同"四气"药性的20味辛味挥发油开展配对比较,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GC-MS分析成分后,通过皮肤电阻动力学技术考察其透皮促渗能力,根据研究结果运用逐步判别法和方差分析法遴选因子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能力排序为热性温性寒凉。倍半萜类化合物含量越高药性趋于温热性,促渗能力越大。相反,不含倍半萜类化合物或者含量少,药性趋于寒凉性,促渗能力较小。结论辛味中药挥发油的透皮促渗能力存在"四气"药性-成分类别-促渗能力的关联性,挥发油所含的倍半萜类成分可能是和"四气"药性及促渗能力相关性最大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998.
正一、病例摘要患者40岁,因体检发现宫颈病变2个月入院。患者平素月经不规律(6~7)天/(1~4)个月,2个月前无症状体检发现宫颈赘生物,TCT:非典型腺细胞,HPV18阳性,阴道镜所见如图1,活检提示分化好的绒毛管状腺癌。近3年患者有燥郁症,无口服避孕药和吸烟史,孕2产0。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腹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脊柱四肢无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型;阴道通畅,黏膜光滑;宫颈轻度糜烂样改变,宫颈口可见直径约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分析我国老年人痴呆患病,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及抑郁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受损的交互作用对老年痴呆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8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CLHLS),对7 588例60岁以上老年人的痴呆状况进行统计学描述,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抑郁及不同类型ADL对老年痴呆患病的交互作用。结果 高慢病共病水平(OR=1.634,95%CI:1.133~2.355)、抑郁(OR=2.141,95%CI:1.505~3.044)、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sic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BADL)受损(OR=5.576,95%CI:4.249~7.317)、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IADL)受损(OR=2.663,95%CI:1.738~4.082)等均为老年人患痴呆的危险因素;抑郁症状与BADL受损之间存在相加交互作用,有抑郁症状且BADL能力受损的老年人患痴呆的风险是对照组的13.917倍(OR=13...  相似文献   
1000.
[摘 要] 糖尿病可能是肺纤维化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但糖尿病是否为肺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仍然不明确。本文作者阐述了糖尿病与肺纤维化的关系,着重强调作为糖尿病重要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肺纤维化已经被忽视,并从组织病理学到分子水平和生物化学改变探讨其潜在机制,旨在提高人们对糖尿病肺并发症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