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利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一期修复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出现跟骨及钢板外露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对21例跟骨骨折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出现跟骨及钢板外露且无急性感染的患者,在彻底清创后利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一期修复创面。结果:所有创面在彻底扩创后一期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其中20例患者术后皮瓣完全成活,1例出现皮瓣远端1/4面积皮肤坏死,予以行清创游离植皮术后愈合良好。随访所有患者皮瓣或植皮均成活良好,无软组织感染及骨髓炎等并发症,踝关节功能恢复基本正常。结论:在彻底扩创的基础上,利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一期修复无急性感染的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能够达到能达到保留钢板、闭合创面的目的,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评价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accelerated 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A-CXL)治疗圆锥角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确诊为进展期圆锥角膜的患者37例(61眼),使用Avedro快速角膜胶原交联系统(30 mW·cm-2,4 min)进行手术。随访12个月,观察术前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ndothelial cell density,ECD)、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oefficient variation of cell size,CV)及六边形角膜内皮细胞比例(percentage of hexagonal cells,Hex)、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SE)、角膜前表面最大曲率(maximum keratometry,Kmax)、角膜后表面高度(posterior corneal elevation,PCE)、最薄点角膜厚度(thinnest corneal thickness,TCT)的变化。结果 术后1个月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发现39眼(63.9%)交联术后角膜前中基质层信号增强,可见明显分界线,深度(278.2±45.6)μm;角膜ECD和Hex分别较术前平均下降(97.6±138.6)个和(7.8±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二者均恢复至术前水平;角膜CV由术前(35.6±8.0)%增加至(40.6±7.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时为(37.3±6.8)%,与术前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12个月,BCVA及SE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Kmax及TCT分别下降(2.06±2.51) D和(8.9±10.8)μm,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PCE保持稳定,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XL手术后早期会出现短暂可逆性内皮细胞数量下降及形态改变,该手术可明显改善圆锥角膜患者角膜形态及视力,阻止或延缓角膜膨隆的进展。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应用比伐卢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15例拟行PCI术的肾功能不全ACS患者被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109例和肝素组106例,分别于术中应用比伐卢定和肝素抗凝,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抗凝效果,术后30d内出血事件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比伐卢定组和肝素组术中活化凝血酶时间(ACT)及其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0d内MACE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术后30d内轻度出血及总体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肝素组(P0.05),且不随肾功能下降而显著增加出血风险。结论:比伐卢定在伴有肾功能不全的ACS患者PCI术中的抗凝效果与肝素相当,且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54.
目的通过观察外源性EGF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治疗后,对胃粘膜组织学及原癌基因cmyc基因及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EGF在溃疡治疗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乙酸烧灼法制备溃疡模型.术后次日15只以西咪替丁100mg/(kg·d)sc治疗,6只以生理盐水治疗,14只及10只对照组大鼠以EGF10μg/(kg·d)sc治疗,共4wk.于实验的1wk及12wk分别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及原位杂交检查.结果EGF治疗后胃粘膜无异型增生出现.正常胃粘膜cmyc基因表达阴性,cfos基因表达弱阳性;治疗1wk后的溃疡边缘cmyc基因、cfos基因表达弱阳性.实验wk12溃疡治愈后胃粘膜cmyc基因表达阴性,cfos基因表达水平无升高.EGF作用正常胃粘膜后,cmyc基因,cfos基因表达水平无升高.结论外源性EGF长期作用于正常及溃疡状态胃粘膜后,不引起与癌相关的组织学改变及原癌基因的激活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中医平衡理论指导下的整体干预方案与患者康复质量之间的实证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医院骨伤科2022年1—3月期间收治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流程;选择2022年4—6月期间收治的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中医平衡理论指导下的整体干预方案。管理方案实施1个月后,对两组受试者分别进行膝关节功能指数(KOOS)和膝关节活动度的评估,以评估关节功能的恢复质量。结果:观察组在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显示出显著优势。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疼痛、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运动与娱乐、生活质量5个维度方面的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主动活动度和被动活动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平衡理论指导下的整体干预方案在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康复中展现了积极的效果。通过综合应用中医平衡理论的相关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质量。这表明中医平衡理论在骨伤科膝关节损伤患者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6.
贾博 《全科护理》2021,19(33):4678-4681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病人疾病认知、术后视觉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160例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试验组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围术期心理状态、疾病认知、医护依从性和术后视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术前1 d和术后1 d试验组病人的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疾病基本知识、手术相关知识、用药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认知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围术期依从性和术后如期复查、规范用药、合理用眼和健康生活的遵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术后1个月时的Schirmer值和裸眼视力(UCV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病人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病人围术期心理状态,提高病人疾病认知度和治疗依从性,进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病人术后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评估脊髓肿瘤患者神经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脊髓肿瘤患者和2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脊髓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 DTI 扫描,分析各向异性分数(FA 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纤维束比值(FTR)的组间差异,及其与 McCormik 评分的相关性。结果2组病灶层的 FA 值(t =-5.587,P =0.000)、ADC 值(t =7.232, P =0.000)有显著差异;病灶上层的 FA 值(t=-0.438,P =0.666)、ADC 值(t =0.303,P =0.765)无显著差异;病灶下层的 FA 值(t=-1.777,P =0.090)无显著差异,ADC 值(t=2.113,P =0.047)有显著差异;2组的 FTR 值(t =-7.902,P =0.000)有显著差异。髓外肿瘤与髓内肿瘤的 FA 值、ADC 值和 FTR 值均有显著差异(P <0.05)。脊髓肿瘤组病灶层 FA 值、ADC 值、FTR 值与McCormik 分级均存在直线相关关系。结论DTI 能够直观地反映脊髓肿瘤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和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58.
为研究Hp感染后胃粘膜细胞中c-met原癌基因蛋白表达的情况,了解Hp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对110例经病理证实为慢性胃炎的病人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胃粘膜细胞中e-met原癌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及异型增生中,e-met原癌基因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22.2%、44.1%、67.5%和61.9%。过表达率分别为5.5%、26.4%、37.8%和38.1%。Hp感染后c-met原癌基因蛋白表达率较末感染者高,分别为63%及32%,在萎缩,肠化生及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中Hp感染者与未感染者表达率分别为58.9%及29.7%(P<0.005)。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病变的进展,c-met原癌基因的表达随之增加,从而说明Hp感染对c-met原癌基因蛋白表达有一定的影响,Hp启动了胃癌发展的早期阶段,也可能推进胃癌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国内溃疡性结肠炎(UC)病人中的阳性率、对UC的诊断意义及其与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CA;常规病理学观察肠粘膜炎症程度及肠粘膜血管炎。结果:40例UC病人中13例(32.5%)ANCA阳性,而15例肠易激综合征,4例克隆病,15例其它原因引起腹泻的病人,以及49例健康对照全部ANCA阴性。ANCA对U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2.5%和100%。病理学检查发现,ANCA阳性者肠粘膜炎症程度较重,粘膜血管炎发生率较高。结论:ANCA对鉴别UC与其他腹泻性疾病有意义;ANCA可能通过介导肠粘膜血管炎参与UC的发病。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经血栓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冠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对高血栓负荷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组织水平灌注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5例高血栓负荷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原组54例和血栓抽吸组51例。尿激酶原组在血栓抽吸后经抽吸导管于冠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20mg;血栓抽吸组只行血栓抽吸。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肌组织水平灌注情况、出血事件及术后30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尿激酶原组术后慢血流/无复流和心肌灌注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血栓抽吸组(11.1%∶29.4%,P=0.027;13.0%∶33.3%,P=0.013),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50%比例显著高于血栓抽吸组(92.6%∶76.5%,P=0.029),术后30d内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血栓抽吸组(3.7%∶19.6%,P=0.013),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行急诊PCI的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血栓抽吸联合重组尿激酶原冠脉内注射与单纯血栓抽吸相比,可以获得更好的心肌组织水平灌注,减少术后MACE发生,且不增加术后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