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289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38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31篇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贾伟平 《英国医学杂志》2009,(5):M0003-M0003
本期杂志出版时即将迎来世界糖尿病日——11月14日。糖尿病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1991年共同发起,旨在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醒。2007年联合国又将其更改为联合国糖尿病日,以进一步号召各国政府、社会用实际行动共同抗击及遏制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2009年至2013年,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都定为“糖尿病预防与教育”(Diabetes Prevention and Education),体现出加强健康管理及预防关口前移的重要性,这是最有效及低花费的预防糖尿病措施。  相似文献   
62.
2014年9月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研究成果“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CN2)水平可独立预测男性心血管事件发生”[Wu G,Li H,Fang Q,et al.Elevated circulating lipocalin-2 levels independently predict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eventsinmen in a population—basedcohort.  相似文献   
63.
全球肥胖及代谢性疾病的流行使当前社会的公共健康和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近年来有研究者认为肠道菌群可能在这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潜在作用,并且尝试着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和组成的方式来对这类疾病进行干预和治疗.以下对肠道菌群和肥胖及代谢性疾病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4.
口服降糖药是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方法之一。作为最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磺脲类已在临床应用50余年,它起效快,患者对其耐受性强,但在不同个体间的疗效差异较大。其原因除了不同个体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情况、葡萄糖基线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严重程度不同外,患者的遗传背景差异也是造成疗效不同的原因之一。药物基因组学是在药物遗传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65.
<正>众所周知,糖尿病给患者带来的,不只是身体器官的损坏,还有很多的心理问题。医学专家对糖尿病人心理情感调查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约有30%~50%的人伴有心理问题,表现为消极、郁闷、焦虑、失眠等。临床医师也见过对血糖测定结果恐惧的患者,当血糖控制较差时,情绪波动会更大。  相似文献   
66.
前言     
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第六次会议于2008年4月12日在长沙市举行,会议由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CGIS)主办,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独家赞助,主题为"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与2型糖尿病:机制与干预".  相似文献   
67.
胰岛β细胞功能评估--从基础到临床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39  
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靶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是致糖尿病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检测及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的方法主要分为胰岛素脉冲式分泌、葡萄糖刺激、非糖物质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包括时相、峰值、分泌持续的时间)以及β细胞分泌其他物质的功能。在选择合适的β细胞功能评估方法时,要综合考虑不同的检测方法在糖尿病自然病程中检出β细胞功能异常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评估的目的。  相似文献   
68.
背景:在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是导致患病和死亡的主要病因。尽管本病常见且病情严重,但我们对已证实的医学治疗方案认识尚不充分,且未充分利用它们。目的:综述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以及内科和介入治疗。数据来源:使用索引词:糖尿病、心肌梗死(MI)、外周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内皮、血管平滑肌、血小板、血栓形成、胆固醇、高血压、高血糖、胰岛素、血管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我们搜寻了1976—2001年的MEDIJNE和EMBASE数据库。其他的数据来源包括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以及在近期心脏学会议上交流的原始数据。研究选择:我们选择了有关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治疗的综述以及原始调查资料,并尽量选择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来论证推荐的治疗措施。入选数据标准(168/396)包括在专家评审(peer-reviewed)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或在全国性心血管学会会议上交流的报告。数据提取:数据质量通过是否为专家评审杂志发表的文章来确定。由一位作者对数据进行提取。数据综合:糖尿病显著增加了心肌梗死、卒中、截肢和死亡的危险性。糖尿病导致的代谢异常引起了血管功能障碍,从而使糖尿病患者更易患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血压控制、降脂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大大减少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虽然糖尿病患者因急性冠脉综合征或严重肢体局部缺血接受了血运重建术,但是其预后仍较非糖尿病队列差。结论:因为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死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并发症,故应对他们进行强化性预防干预,已证明这些措施可减少其心血管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精氨酸刺激后胰岛素原(PI)释放的变化及其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01年11月至2003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106例T2DM患者及35名正常糖耐量(NGT)健康对照者行精氨酸刺激试验,分析比较精氨酸刺激试验后PI及其增值(ΔPI)和PI/[真胰岛素(TI) PI]的变化。结果(1)T2DM组精氨酸刺激后各时间点PI、PI/(TI PI)值显著高于NGT组(P均<0.01),其PI在2min时达峰值,随后呈逐渐下降趋势。(2)不同空腹血糖(FPG)的T2DM患者各时间点PI、PI/(TI PI)分析显示FPG2组(7mmol/L≤FPG<9mmol/L)和FPG3组(FPG≥9mmol/L)明显高于FPG1组(FPG<7mmol/L,P均<0.05)。结论精氨酸刺激后PI“不成比例”增加是T2DM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在比较T2DM与NGT人群胰岛B细胞功能时应测定TI以减少PI的干扰。  相似文献   
70.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   总被引:546,自引:26,他引:546  
早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学者们已确认了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及糖尿病并存的情况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以下简称心血管病)的联系,并称之为代谢综合征(MS)。20世纪80年代末,Reaven等根据病理生理学研究结果认为,胰岛素抵抗(IR)是此种集结状态的发病基础。嗣后将此种状态称之为IR综合征。随着全球人类中肥胖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