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对中央型肺癌并支气管阻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合并阻塞性肺不张的中央型肺癌患者53例,行平扫加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分析肿瘤与并发的阻塞性肺不张的动态强化差异。对增强扫描实质期的全肺容积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分析肿块的空间影像解剖。结果平扫时肿瘤实性部分边界不清。动态增强扫描时肿瘤呈轻~中度强化,而不张的肺组织呈逐渐、持续强化。动态增强扫描各期能够分辨肿瘤与实变肺组织边界的例数分别为:肺动脉期14例,支气管动脉期48例,实质期29例,三期的差异有显著性(χ2=44.52,P0.01),其中支气管动脉期可判断肿瘤范围的比率最高。三维重建显示肿瘤包绕、破坏支气管壁,支气管腔狭窄及截断,断端表现为平直、杯口或锥状。26例左右肺动脉及/或其分支血管壁受侵蚀或包绕,呈向心性或偏心性狭窄甚至闭塞。结论对于中央型肺癌并发支气管阻塞者,利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可很好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和大小,肿瘤阻塞支气管的情况,以及肿瘤与外周结构的解剖关系,为临床分期及治疗提供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利用触发点疼痛原理对足跟痛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1例患者有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部位反复针刺,每隔7~10天治疗1次,治疗2~3次。辅助补充多种维生素和改善周围循环的药物1个月,并做腓肠肌、比目鱼肌、庶方肌的牵张锻炼。结果优24例(30足),占77.42%;良4例(5足),占12.90%;好转3例(4足),占9.68%;无效0例。优良率为90.32%,有效率为100%。结论跟痛症的跟部疼痛是腓肠肌、比目鱼肌、庶方肌肌筋膜触发点的牵涉痛,对受累肌肉进行触发点疼痛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疼痛,是一种简易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李国衡教授为全国名中医骨伤科专家,魏氏伤科主要传人。现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伤科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笔在跟随李国衡教授、李飞跃副主任医师临床中,体会到李老在内治伤科疾病骨折、椎盘突出症、骨关节病时,往往在活血化瘀、理气通络基础上加用利水渗湿药落得打,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4.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是引起神经肌肉骨骼性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是引发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因素,现将该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5.
笔者自2003年6月~2006年10月,应用电针、TDP照射配合口腔内外理筋治疗周围性面瘫56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12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其中男24例,女32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7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1个月;对照组56例,男22例,女34例  相似文献   
26.
颈椎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保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树生 《广东医学》2007,28(9):1458-1459
目的 探讨保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被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运用脱水剂甘露醇注射液和活血祛瘀剂灯盏细辛注射液静脉注射配合烫疗、牵引、推拿治疗.结果 40例背颈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治疗前后的平均评分分别为5.50±1.41和1.65±0.70(P<0.001).结论 脱水剂甘露醇注射液和活血祛瘀剂灯盏细辛注射液静脉注射配合烫疗、牵引、推拿综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骨质疏松症是一组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常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发生率居常见病的第6位,全球约有2亿人患此病。这种全身代谢障碍疾病所引起的骨痛、骨折等继发性症状或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已逐渐成为世界性广泛关注的问题。现将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有关临床诊治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2月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75例,采用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组(治疗组)38例及传统针刺组(对照组)37例。两组治疗前,治疗1、2个疗程后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偏瘫肢体痉挛程度、总体痉挛状态综合疗效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判定。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改善Fugl-Meyer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改良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Fugl-Meyer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改良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及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优于对照组(75.68%)(P〈0.05)。结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鲑鱼降钙素治疗,B组采用鲑鱼降钙素和自拟壮骨补肾汤加减治疗,C组采用鲑鱼降钙素和自拟壮骨补肾汤加减治疗,并予针刺足太阳膀胱经上各穴及足三里等穴位。各组同时予钙剂、活性维生素D辅助治疗,经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A组治愈3例,显效3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40%,B组治愈6例,显效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64%,C组治愈8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2%。A组与B组比较,P0.05,即B组疗效明显好于A组;B组与C组比较,P0.05,即C组疗效明显好于B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效果显著的优点。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利用肌筋膜触发点疼痛诊断原则和其针刺方法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肌筋膜触发点的诊断和针刺技术,针刺后结合局部肌肉推拿、牵引和静脉滴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照组仅以局部肌肉推拿、牵引、静脉滴注灯盏细辛注射液;并按《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30例治疗前后平均评分为4.93±1.86和13.33±1.54,对照组30例治疗前后平均评分为4.87±2.61和11.97±2.17,两组治疗前后平均改善指数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的优评分例数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安全合理,但需要明确诊断定位引起颈性眩晕的骨骼肌触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