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目的 探讨腰椎问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提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结果 手术中出血、血肿压迫1例,原间隙再突出11例,另一间隙突出1例,定位错误1例,椎管内瘢痕粘连2例,技术上不成熟5例,随访4~62个月,结果优12例,可1例。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既有自身一定的复发率,也有医源性因素。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陈旧性踝关节骨折脱位中合并的内踝骨折、后踝骨折及下胫腓联合损伤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陈旧踝关节骨折脱位且有完整随访者52例,其中47例接受重建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5例接受保守治疗。根据有无内踝骨折、有无后踝骨折、有无下胫腓联合损伤进行分组,分别分为有内踝骨折组、无内踝骨折组;有后踝骨折组、无后踝骨折组;有下胫腓损伤组,无下胫腓损伤组。全部病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系统)评估疗效(术后1年),分别进行AOFAS评分的统计分析,探讨内踝骨折、后踝骨折和下胫腓联合损伤三个因素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结果 全部骨折平均随访35.6个月(13~60个月)。47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患者骨折均愈合,未出现再次脱位。其中内外踝切口皮缘坏死共4例,对症处理后均愈合。有内踝骨折组AOFAS评分77.5±10.7分,无内踝骨折组AOFAS评分82.1±8.3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后踝骨折组AOFAS评分75.4±12.7分,无后踝骨折组AOFAS评分82.1±6.1分,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组AOFAS评分77.8±10.6分,无下胫腓联合损伤组AOFAS评分82.2±8.2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合并内踝骨折、下胫腓联合损伤与否对预后的影响没有统计学差异;合并的后踝骨折影响患者的功能愈后。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等长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3例ACL断裂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等长重建ACL,随访12~20个月,平均(13.0±1.4)个月,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术后膝关节轻微疼痛5例,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重建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从(47.7±2.1)分提高至(92.12±4.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等长重建ACL 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4.
目的:建立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用HPLC法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用C18柱以乙腈-水(75:25)为流动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马来酸氯苯那敏在0.00808-0.40400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以用该方法来检测马来酸氯苯那敏的限度,控制其成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小开窗”经肌腱修补术治疗冈上肌腱关节侧撕裂(partial articular-sided supraspinatus tendon avulsion,PASTA)损伤的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1年4月符合选择标准的39例PASTA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均接受关节镜下“小开窗”经肌腱修补术。男13例,女26例;年龄43~76岁,平均63.7岁。9例有外伤史,其余30例均无明显诱因。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肩关节上举疼痛伴抱抬抗阻试验(+)。出现症状至该次入院时间为3~21个月,平均8.3个月。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SES)评分以及肩关节前屈、外展和外旋活动度评价肩关节功能,MRI检查评估冈上肌腱愈合情况、肌腱连续性和张力,末次随访时统计患者满意度。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71个月,平均46.9个月。术后24个月VAS评分、UCLA评分、ASE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肩关节前屈、外旋活动度术后3、...  相似文献   
36.
我科对1993-1997年间收治的16例臂肌筋膜挛缩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切口采用经股骨大转子后上方2-3cm处作弧形切口6-12cm作肌筋膜挛缩带切断、松解并切除一部分,术后鼓励病人早期锻炼、手术效果满意率达100%,此种手术有解剖层次清楚、创面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功能恢复快、术后疤痕粘连及再挛缩发生率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37.
56例长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原因主要为内固定指征选择不当、内固定材料质量低劣、内固定技术不过硬 ,另外术后管理不当、感染、骨折端的血供减弱也是骨折不愈合的原因。治疗上强调解剖复位 ,选择合理的固定材料 ,消除骨缺损及正确指导功能训练。外固定器是治疗感染性长骨干骨折不愈合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60例患者术前不采用任何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治疗;研究组60例患者术前12h于腹部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适合于,l当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富集分析骨肉瘤相关基因,深层次挖掘基因信息,阐明骨肉瘤发病的基因机制。方法利用在线基因富集分析工具DAVID,针对(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系统分析基因功能(KEGG disease)、遗传协会数据库(Genetic Association Database)及PAGED数据库(PAged Data Soune)4个疾病相关基因数据库中检索得到的骨肉瘤相关基因进行分子功能、生物学途径及Pathway富集分析。结果骨肉瘤疾病在基因损伤、损伤应激生物学途径及细胞周期信号通路等方面表现异常。结论骨肉瘤是一种多基因病变疾病,富集分析可以深入阐述骨肉瘤发病的基因机制。  相似文献   
40.
目的:总结犁田机致下肢损伤患者的治疗体会,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经验。方法:总结本科收治的35例患者的治疗经过及结局,分析患者受伤特点、感染情况、治疗方法、治疗体会。结果:本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总体疗效满意。结论:此类患者损伤特殊,大多存在感染,应积极手术、应用抗生素、创面局部处理等治疗,并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