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莫新玲  谢福生  侯广道 《重庆医学》2013,(27):3249-3250,3254
目的观察大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肌凝蛋白重链(CMHC)自身IgG抗体滴度的变化及疗效。方法将28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14例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作为治疗组,其余14例为标准对照组,同时设健康体检者28例为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CMHC自身IgG抗体。结果未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前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组CMHC自身IgG抗体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实验组好转11例(78.57%),标准对照组好转5例(35.71%),且治疗组与健康对照组CMHC自身IgG抗体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由(36.12±9.98)%提高至(46.15±12.18)%,左室舒张末内径由(59.68±9.60)mm缩小至(50.05±10.20)mm,治疗后较标准对照组疗效显著。结论大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与传统方法比较疗效明显,且降低了体内CMHC自身IgG抗体滴度。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抗心肌肌凝蛋白重链自身抗体(AMCHA)IgG亚类的产生与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后大鼠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建立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模型,测定血流动力学变化,计算左心室重量/体重(LVW/BW)比值;以合成的大鼠心肌肌凝蛋白重链部分肽段(1135~1150氨基酸残基)为包被抗原,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心肌肌凝蛋白重链自身抗体(MCHA)IgG亚类的水平及动态变化。结果:CHF大鼠手术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左室压力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降低[+dp/dtmax:(281.38±78.79)kPa/svs(446.21±59.40)kPa/s;-dp/dtmax:(-267.78±80.52)kPa/svs(-342.37±78.12)kPa/s,(P〈0.01)],左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1.39±1.17)kPavs(-0.85±0.55)kPa,(P〈0.01)]、左室收缩压(LVSP)无差异:[(14.05±3.03)kPavs(14.70±1.16)kPa,(P〉0.05)]、左心室重量/体重比值升高[(LVW/BW:2.88±0.17vs2.61±0.11,(P〈0.05)],术后1~2周,IgG1、IgG2a和IgG2b自身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滴度开始增高,3~4周达峰值,5~6周后缓慢下降。结论:左冠脉结扎术所致的低心输出量型大鼠CHF模型中,AMHCAIgG亚类呈现动态变化规律;AMHCA可能参与了CHF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抗心肌肌凝蛋白重链自身抗体 IgG亚类的产生与心力衰竭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腹主动脉缩窄术与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建立两种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测定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合成的大鼠心肌肌凝蛋白重链部分肽段(1135-1150 氨基酸残基)为包被抗原,采用间接 ELISA 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心肌肌凝蛋白重链自身抗体 IgG 亚类的水平及动态变化。结果 (1)自身抗体IgG1、IgG2a和IgG2b亚类均呈阳性之大鼠(PPP组)收缩和舒张功能显著低于自身抗体IgG1、IgG2a和IgG2b亚类均呈阴性之大鼠(NNN组),其LVSP(92.93 8.99 vs 121.49 10.00,P<0.01)、LVDP(15.82 4.85 vs 11.02 2.45 ,P<0.05)、+dp/dtmax(1511.35 298.38 vs 2509.95 159.17,P<0.01 ) -dp/dtmax (-1348.97 234.89 vs -2176.95 439.86 , P<0.01);(2)PPP组,其±dp/dtmax显著低于自身抗体IgG1阴性、IgG2a和IgG2b阳性之大鼠(NPP组),(1511.35 298.38 vs 2168.71 120.11,P<0.01;-1348.97 234.89 vs -2026.24 149.56,P<0.01);(3)自身抗体IgG1和IgG2a 阳性、IgG2b阴性之大鼠(PPN组),其±dp/dtmax显著低于NNN组,(1376.03 268.32 vs 2509.95 159.17,P<0.01;-1340.62 298.42 vs -2176.95 439.86 ,P<0.05);(4)PPN组,其±dp/dtmax显著低于NPP组,(1376.03 268.32 vs 2168.71 120.11,P<0.01;-1340.62 298.42 vs -2026.24 149.56 , P<0.01)。 结论 腹主动脉缩窄术所致的压力超负荷型大鼠CHF模型和左冠脉结扎术所致的低心输出量型大鼠CHF 模型,在CH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有AMHCA IgG亚类的产生;AMHCA 的产生不单纯是 CHF 的伴随现象,可能参 与了CHF 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55.
关于“氨茶碱用于静吸复合全麻短时间术后催醒”一文的商榷景晓南*谢福生张医生关于“氨茶碱用于静吸复合全麻短时间术后催醒”的研究,使我们受到启发。然而,请允许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共同商榷。氨茶碱的中枢兴奋作用对全麻催醒有确实疗效,但不可忽视它有兴奋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心肌炎性J波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38年Tomashewski首次发现并报告低温性J波至今已整70年了,目前已发现约十多种明确的病因可引起J波。尤其,近年来,陈建中报道急性心肌梗死的Osborn(J)波表现、郭继鸿又提出缺血性J波的概念,并立即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但病毒性心肌炎所致的异常J波罕见报道。现将我科刚收治的1例病毒性心肌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β淀粉样蛋白42(Aβ4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并初步观察其对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鼠抗Aβ42片段(1~28氨基酸残基)单克隆抗体包被微孔板,用生物素标记的兔抗Aβ42片段(40~42氨基酸残基)为标记抗体,应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ABS)进行放大,采用棋盘滴定方法确定最佳实验条件,用Aβ42标准品建立ELISA标准曲线,分别检测不同痴呆程度AD患者及健康人血浆中Aβ42水平。结果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测定范围为20~500 pg/mL,最低检出量20 pg/m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3.8%和7.9%。轻度AD患者血浆中Aβ42水平为(146.4±9.7)p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95.1±7.2)pg/mL],中晚期AD患者血浆Aβ42浓度明显下降[(99.4±17.6)pg/mL],其水平降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的人血浆Aβ42 ELISA可作为AD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究比索洛尔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内皮功能和炎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4 年 8 月—2015 年 10 月收治的 90 例 CSF 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他汀组和联合组, 每组 30 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拜阿司匹林肠溶片 100 mg/d 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 60 mg/d), 他汀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瑞舒伐他汀 10 mg/d, 联合组在他汀组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 5 mg/d。 分别检测治疗前和治疗 8 周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同时评价患者心绞痛的改善情况。 结果 经过 8 周治疗后, 联合组和他汀组患者较治疗前 NO 水平升高, ET-1、hs-CRP、IL-6 水平降低(P< 0.05);治疗后对照组、他汀组和联合组 NO 水平依次升高, ET-1、hs-CRP、IL-6 水平均依次降低, 组间多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联合组患者心绞痛的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56.7%), 但与他汀组(8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比索洛尔联合瑞舒伐他汀可改善 CSF 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并具有抗炎特性。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与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196例T2DM患者分为合并微血管病变组(95例)和无微血管病变组(101例),治疗后按糖化血红蛋白(HbAlc)控制水平又分为HbAlc<7.0%组、HbAIc>7.0%组,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46例);分别测定空腹糖(FPG)、HbAlc、Hcy、CysC、脂蛋白a(Lpa)和尿微量蛋白(MAU).结果 T2DM患者HbAlc、Hcy、CysC、Lpa和MAU均不同程度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HbAlc、Hcy、CysC、Lpa和MAU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患者(P<0.05);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治疗后HbAJc>7.0%组Hcv、CysC、Lpa和MAU水平明显高于HbMc<7.0%组(P<0.05);T2DM无微血管病变患者治疗后HbAle>7.0%组血清Hcy、Lpa水平明显高于HbAIe<7.0%组(P<0.05);治疗后HbAlc<7.0%的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Hey、CysC、Lpa、MAU水平高于无微血管病患者(P<0.05).结论 高HbAlc、Hcy和Lpa是T2DM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原因,MAU、CysC是肾微血管受损的早期检测指标.通过联合检测HbAlc、Hcv、CysC、Lpa和MAU可以动态观察DM患者肾脏微血管病变程度;强化血糖控制、改善Hcv、Lpa代谢对于延缓T2DM微血管病变具有重要的l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0.
外伤性支气管离断或断裂伤的抢救成功,国内有不少报道。我院于1980年4月8日成功地抢救1例外伤性气管及右主支气管同时完全断离合并休克病人,术后无后遗症及并发症,报告如下: 钟××、女、18岁、住院号57856。病史:8日上午9时40分被倒塌土方压伤,10时送入我院一外科抢救。检查:意识不清、烦躁、牙关紧闭、全身紫绀、脉弱、心率140次、血压测不到,呼吸急促、呈吸入性呼吸困难、三凹症明显。叩诊右胸部为鼓音;听诊两肺有啰音,左肺呼吸音较强,右侧微弱。胸穿有抽不完的气体。诊断气管、右主支气管外伤断裂。即行气管插管未成功,即予口罩加压给氧,同时进行紧急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