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0年7月采用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doscopic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8例,女32例;L4/5椎间盘突出51例,L5/S129例;后外侧突出71例,中央型9例;单纯椎间盘突出46例,合并黄韧带肥厚18例,侧隐窝狭窄16例。均有腰痛伴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80例,趾背伸肌力减弱48例,小腿浅感觉减退65例。手术方法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俯卧位,在相应棘突旁1.5cm处用导针垂直皮肤刺入达椎板,C型臂X线机透视定位准确后,以导针为中心作长约1.8cm的纵形切…  相似文献   
12.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逆行掌指背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逆行掌指背筋膜皮瓣提供系统翔实的解剖学依据。方法14只新鲜成人尸体手标本,灌注红色乳胶,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测手背和2~5指指背血管的走行、分布、吻合情况及外径。结果手指近、中节每侧各有1~7支间接背侧皮支,2~8支背侧皮支。手指近节中段、近节远段、中节近段或中段每侧较为恒定的存在一支较粗大的指固有动脉背侧皮支,皮支平均外径通常≥0.30mm。掌背动脉终末段和远端掌深弓穿支的指背分支在近节指背与指固有动脉背侧皮支交通。不同节段指固有动脉背侧皮支在指背外侧缘交互吻合,在指背外侧缘形成一条营养血管链。结论以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逆行掌指背筋膜皮瓣解剖简单、快捷,旋转弧长,利于修复手指中远节较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3.
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蛇伤溃疡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蛇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6月到2009年11月,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蛇咬伤后皮肤软组织溃疡19例,皮瓣面积14cm×8cm~30cm×15cm。结果术后19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18个月随访,皮瓣皮肤无破溃,质地良好,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股前外侧皮瓣供区隐蔽、血管蒂长、血运可靠、可切取面积大,是修复四肢蛇伤溃疡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了解患者供、受区血管情况,为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提供合适的手术方案,提高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的成功率。方法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供区足背动脉、第一跖背动脉及趾蹼分支、大隐静脉、足背静脉及受区桡动脉、头静脉的走行、口径大小情况,是否损伤或变异。结果再造36例拇指顺利成活,术后随访3~6个月,对比既往未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病人,术后并发症减少。结论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用于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前检查,有利于优化手术方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供足并发症,提高再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寻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方法。方法:1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对照组70例。观察组给予针刺配合温针灸治疗,主穴取突出节段及上下节段之夹脊穴、委中;配穴取太阳经之秩边、承扶、殷门、承山、昆仑和(或)少阳经之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及阿是穴等。以上穴位除委中外均行温针灸,每天治疗1次。对照组取穴、针刺法同观察组,只针刺不施灸,每天治疗1次。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愈显率90.03%,对照组愈显率65.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夹脊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腰椎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及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120例腰椎滑脱患者,根据植骨方式不同分为A组(TLIF组,35例)、B组(PLIF组,40例)及C组(PLF组,45例),比较3种植骨融合术的Nakai评分、融合率、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面积等情况.结果 A、B及C3组Nakai评分的优良率分别为88.57﹪、87.50﹪、88.89﹪,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B及C组融合率、分别为91.43﹪、92.50﹪、68.89﹪,3组融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比较A、B两组融合率与C组融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椎间隙高度及椎间孔面积3组比较,A、B两组均显著优于C组(P<0.05),A、B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3种方法均可用于退变性腰椎滑脱症,PLF在融合率方面逊色于TLIF及PLIF,TLIF及PLIF对腰椎滑脱矫正、融合率、椎间高度维持、神经松解等方面较PLF有显著的优越性,建议作为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优先考虑术式.  相似文献   
17.
温针为主治疗慢性肠炎70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针"脐四边"等穴治疗慢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针刺脐四边、中脘、关元、足三里(双),并在得气后采用温针灸的方法,治疗慢性肠炎患者70例.结果:有效率为91.4%.结论:此方法治疗本病收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自 1 996年以来 ,笔者采用上、下肢对应按摩配合针刺健侧对称点治疗肢体局限性疼痛 1 5 7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 1 5 7例中 ,男性 1 2 7例 ,女性 30例。年龄最大 65岁 ,最小 7岁 ,平均 31岁。病程最短1 0min ,最长 8年。其中膝关节扭伤 1 0例 ,踝关节扭伤 45例 ,大腿外伤 6例 ,小腿外伤 8例 ,脚趾疼痛 1 2例 ,肱骨外上髁炎 8例 ,肘关节扭伤 3例 ,腕关节扭伤 1 5例 ,上臂外伤 3例 ,前臂外伤 6例 ,手指疼痛 2 7例 ,其它不明原因 1 4例。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采用患肢的同侧肢体对应部位 ;取阿是穴在对侧肢体的对称…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脐四边”刺络拔罐治疗急性腹痛9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足背分叶皮瓣游离移植一期修复多指电烧伤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应用足背分叶皮瓣一次修复多个手指电烧伤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创面进行清创后,分别设计以胫前、足背血管为主干,跗内侧、第1跖背、跗外侧血管为分支,构成的足内侧、第1跖背、足外侧三叶皮瓣或以第1跖背、跗外侧血管为分支构成的第1跖背、足外侧双叶皮瓣移植一次修复2~3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屈肌腱、血管、神经缺损的病例,以携带的趾长伸肌腱重建肌腱缺损,以足背动脉的分支血管桥接指动脉,以携带皮神经重建皮瓣感觉的同时重建手指远端的感觉。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手指创口一期愈合,供足植皮部分坏死2例,1例经局部换药3周后愈合,1例肌腱外露行内踝上皮瓣移位修复后愈合。术后经3~24个月随访,皮瓣外形,质地良好,感觉恢复S,+级,5例手指屈伸活动恢复正常,2例手指屈伸轻微受限。结论足背分叶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多指电烧伤组织缺损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