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分析应用知信行(KAP)模式对改善β受体阻滞剂在住院冠心病患者中使用情况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6月30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资料,根据是否接受KAP模式分为KAP组和对照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KAP组高危型患者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高于对照组患者;KAP组中低危型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低于对照组患者;KAP组用药合理性显著高于对照组;KAP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KAP模式可以有效改善β受体阻滞剂在住院冠心病患者中的使用情况,提高高危型冠心病患者的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降低中低危患者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治疗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穴耳门、听宫、听会、恩聋穴、晕听区等采用醒脑开窍法治疗耳聋病,结果:醒脑开窍法治疗耳聋343例,治愈140例,有效161例,显效40例,无效1例。结论:本法具有选穴少,见效快,疗程短,疗效巩固,无毒副作用的特点,不失为治疗耳聋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注:非传统针灸)与现代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协同疗效。方法:9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3组,Ⅰ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Ⅱ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治疗,Ⅲ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现代康复疗法,治疗前后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运动功能评定。结果:经过60天治疗后,3组的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Ⅲ组的ADL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Ⅰ组、Ⅱ组(P〈0.01),Ⅰ组、Ⅱ组相比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与现代康复疗法在治疗小儿脑瘫的中有很大的协同疗效。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单任务与双重任务条件下的运动平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一般康复训练,实验组再接受运动双重任务平板训练,对照组再接受单一任务平板训练。采用简式Fugel-meyer运动功能评估下肢部分(FMA-lower),10m最大步行速度(MWST)、Barthel指数量表(Barthle Index,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单任务起立步行测试(TUG)、双重任务TUG评估患者在单项任务条件与双重任务条件下的步行功能表现。结果训练前,2组FMA-lower、MWST、BI、单任务TUG及双重任务TU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训练前比较,训练后2组FMA-lower、MWST和BI评分明显升高(P0.05,P0.01),2组单任务TUG及实验组双重任务TUG明显降低(P0.01);训练后,实验组双重任务TUG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35±1.61)s vs(13.20±2.61)s,P0.01],而2组FMA-lower、MWST、BI评分及单任务TU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任务与双任务平板训练均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但单任务训练不能改善脑卒中患者在双任务条件下的表现,而双任务条件下的康复训练能提高脑卒中患者在双重任务条件下的表现。  相似文献   
95.
谢丽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0):1288-1288
留取痰标本是基础的护理工作,临床上进行痰培养,必须准确地留取痰标本,但在实际操作中,常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给留取标本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意识不清不配合患者、无力咳痰者、昏迷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因其不能自行将痰液从口腔咳出,所以传统留取痰标本方法是用注射器把痰液吸入吸痰管中,再将吸痰管中的痰液注入无菌容器中送培养。由于注射器的负压较小,抽吸痰液费力,且污染环节多,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外源性注意和内源性注意是否可以分离?内源性注意与哪些生理位置相关?方法:用机械毁损法毁损大鼠双侧MT,观察大鼠行为和注意能力变化。同时,电击被毁损后大鼠右侧VTA,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采取同脑左右对比,观察大鼠相关脑区的c-fos表达,了解在毁损发生后信息的传导情况。结果:大鼠在双侧MT被机械毁损之后,3天里持续的注意能力变化与麻醉时基本相同,内源性注意完全消失;强烈的痛刺激有反应,角膜、吞咽反射存在、外源性注意存在,且这种状态呈现出不可恢复的形势。未毁损MT时,电击右侧VTA,同脑左右侧表现出有显著差异的c-fos表达;毁损双侧MT后电击右侧VTA,同脑左右侧c-fos表达基本上无差异。结论:毁损MT大鼠内源性注意消失,外源性注意依然存在,外源性注意和内源性注意可以分离。从c-fos表达上可以看出,毁损MT后电击信号没有传入大鼠脑的相应部位,这可能是导致大鼠内源性注意消失的主要原因,由此推知双侧MT是大鼠内源性注意通路上的关键位置。  相似文献   
97.
综述了藻酸盐敷料在腹部术后引流管窦道愈合方面的应用进展,包括窦道的定义、藻酸盐敷料的特性、在引流管窦道愈合及临床上慢性伤口方面的应用。认为藻酸盐敷料能促进引流管窦道的愈合,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调查我国不同地理区域二级医院护理工作状况差异,为相关护理政策制订、区域间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等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综合评价对我国二级医院护理工作状况进行评价,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7个地理区域的936名二级医院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 华北、华东地区护理工作状况最好,西南、东北、华南地区次之,华中、西北地区最差.结论 各地理区域护理工作状况差别较大,相关护理政策的制订与具体工作的开展等应考虑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99.
暗示性心理护理减轻输液患者的心理性疼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丽娟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8):782-782
心理性疼痛是指患者在短期内出现个性改变,继而不适的疼痛,并伴有紧张情绪。在输液过程中,少数患者因各种心理因素并在无输液故障、静滴非刺激性和非高渗性液体及输液滴数适当时出现的疼痛反应,即为心理性疼痛。1方法1.1疼痛评估根据疼痛的六点评分法将疼痛为分6级:1级:无疼痛;  相似文献   
100.
机械通气气道管理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丽娟  李新萍 《广西医学》2001,23(3):539-541
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及人工呼吸机研制的改进 ,使各种呼吸衰竭的治疗疗效不断提高。进行机械通气时 ,作好气道管理是降低死亡率 ,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近年来 ,我国护理人员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对气道湿化、排痰、氧疗等方法进行了改进 ,提出了一些的新的观点。1 气道湿化的进展  气道的充分湿化对气管粘膜具有保护作用 ,纤毛运动活跃 ,能有效地排出下呼吸道的一些分泌物。正常情况下吸入气体通过鼻腔、口腔、咽喉后 ,由于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蒸发使气体得到湿化。而机械通气时 ,人工气道的建立 ,失去了气道的屏障加温湿化作用 ,使粘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