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联合二硫化硒治疗花斑癣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花斑癣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伊曲康唑200 mg口服,每天1次,同时联合外用二硫化硒,每天1次;对照组口服伊曲康唑200 mg,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1周,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伊曲康唑联合二硫化硒治疗花斑癣较单用伊曲康唑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2.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常规人胰岛素由于不能很好地在糖尿病患者中重建正常生理性胰岛素分泌,低血糖发生率较高,影响了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MEN1)的妊娠期临床特点和管理策略。方法 收集1例MEN1先证者的性别、年龄、详细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数据,并收集该MEN1家系中20名成员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为回顾MEN1妊娠期病例,以“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和“Pregnant”为关键词在PubMed搜索,以“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和“妊娠”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搜索。结果 本例MEN1先证者以垂体微腺瘤(溢乳、催乳素升高)、胰腺内分泌肿瘤(低血糖)及甲状旁腺腺瘤(无症状、甲状旁腺素和血钙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基因分析证实MEN1基因9号外显子(CGA>TGA,Arg415Term)突变为先证者致病基因。先证者的父亲和女儿携带该致病基因并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先证者在药物治疗垂体微腺瘤和手术治疗胰腺内分泌肿瘤、甲状旁腺腺瘤后顺利妊娠并成功分娩1名女婴,其间无再次出现溢乳和低血糖发作,血PTH和血钙水平稳定,胎儿生长发育正常。共检索到相关英文病例报道7例,中文病例1例。总结既往文献报道的8例MEN1妊娠期病例,所有MEN1患者均于育龄期起病。甲状旁腺、胰腺和垂体是最常出现临床症状的内分泌腺体,多数患者存在家族史和相应的MEN1基因突变,其中7例患者在严密病情监测和治疗下成功分娩。结论 临床医师对妊娠期MEN1患者的积极检测和诊疗,将有助于改善MEN1患者及其子代的预后。  相似文献   
54.
BMJ糖尿病团队年度奖旨在认可在推进糖尿病医疗护理方面具有创新性的项目或提案。记者Adrian O'Dowd采访了获得提名的团队。 随着糖尿病患者比例的日益增长,医务工作者所面临的挑战也愈加严峻。报名参加年度奖的糖尿病团队需要提供证据,说明他们团队所进行的工作确实符合糖尿病患者或者人群的需求,详细说明他们的干预措施或流程,展示其对健康结局的改善,证明他们的项目如何对现有的糖尿病医疗护理知识进行更新,并且解释他们的工作如何与全英医疗卫生服务更为广泛相关。下列获得提名的候选团队,都对现有临床实践方法有高度的敏感性,与新知识、新的治疗契机俱进,并为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动态血糖谱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7例GDM患者及20名糖耐量正常者(NGT)进行连续3d的皮下组织葡萄糖监测。GDM组和NGT组平均年龄分别为28岁与41岁,体质指数分别为24、25kg/m^2。计算比较2组平均血糖水平(MBG)、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三餐餐后血糖漂移幅度(PP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及日内最大血糖波动幅度(DMMG),并统计血糖达标后胰岛素的使用情况。组间及组内参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GDM组MAGE、PPGE及DMMG均较NGT者升高,分别为MAGE(4.3±0.2)比(1.6±0.3)mmol/L,早餐餐后血糖漂移幅度(BPPGE)(5.5±1.1)比(1.8±0.4)mmol/L,中餐餐后血糖漂移幅度(LPPGE)(3.1±0.3)比(1.3±0.2)mmol/L,晚餐餐后血糖漂移幅度(DPPGE)(3.4±0.4)比(1.5±0.2)mmot/L,DMMG(6.0±2.7)比(2.9±0.2)mmol/L,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5.6、2.3、2.8、6.1,均P〈0.05)。2组MBG、SDBG、MOD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1.4、0.3,均P〉0.05)。GDM患者BPPGE较LPPGE和DPPGE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2.6,均P〈0.05)。GDM患者基础胰岛素用量占一天胰岛素总量15.0%,早餐的餐时胰岛素用量最大,占一天胰岛素总量的33.5%。结论CGMS是GDM监测血糖波动的有效手段,GDM患者以三餐后高血糖及餐后血糖波动为主,早餐血糖波动最为显著,餐时胰岛素用量为主,早餐餐时胰岛素用量最大。胰岛素用量与血糖波动的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57.
58.
2001年4月~2004年4月,我院共收治颌面部损伤患者310例,重症86例。现将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6例,男61例,女25例,5~68岁,平均36岁。交通事故伤61例,打击伤7例,跌落伤5例,爆炸伤5例,其他8例。2护理2.1抢救生命,防止窒息口腔重症患者有时伴有昏迷、呕吐症状,由于出血或唾液、呕吐物潴留,易发生吸入性窒息[1]。抢救过程中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血凝块、呕吐物及碎骨片、牙齿等异物,舌后坠者用包有棉纱的舌钳将舌体拉出口外,并推移下颌骨向前,防止牙根部阻塞咽腔,影响呼吸。呼吸困难者配合医师及时给予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59.
医院药学工作具有学科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特点 ,医院药学科室在医院中不仅是一个医疗后勤保障单位 ,它还是一个重要的维护和执行药品管理与计量管理的执法监督部门 ;它是集管理工作、专业技术为一体的职能部门。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 ,从目标管理出发 ,结合定量、定性指标 ,浅谈医院门诊药房有关工作的质量控制指标问题 ,以求与同仁交流。1 药品调剂系统中量化的质量指标1 1 配方差错率配方差错是指配错药品品种、数量、剂型、用法、用量等 ,且病人已服用。配方差错率是配错药的次数占配发处方总数的比率 ,即差错次数 /平均月处方数。卫生…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作用,及其差异。方法 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比研究:50例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治疗方案下,随机给予盐酸吡格列酮片30mg(2片),1次/d和模拟二甲双胍片(1片/次,2次/d);或盐酸二甲双胍片500mg(1片),2次/d和模拟吡格列酮片(2片,1次/d),疗程12周。结果 二甲双胍组平均降低空腹血糖(FPG)2.6mmol/L、餐后2h血糖(2hPG)3.7mmol/L、糖化血红蛋白(GHbAlc)1.6%;吡格列酮组平均降低FPG1.9mmol/L、2hPG4.9mmol/L、GHbAlc 1.2%。比较两组间血糖降低值及降低百分率,基本上差异无显著性。二甲双胍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吡格列酮治疗后甘油三酯(TG)明显降低。结论 在试验剂量下,这两种药物具有大致相似的降糖疗效,二甲双胍主要降低TC和LDL-C,吡格列酮主要降低T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