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目的探讨胰腺间变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0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0例胰腺间变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行CT检查,根据肿瘤部位制订手术方案。术后进行后续放、化疗。采用电话和门诊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3月。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病理学特征、治疗过程及随访资料。对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连续性变量以贾±s表示,分类变量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结果10例患者中肿瘤位于胰头5例、胰颈部1例、胰体尾部4例。10例患者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扩大淋巴结清扫术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门静脉重建术1例、全胰切除1例、胰体尾+脾切除术4例。病理检查:瘤体大小为2.0cm×2.0cm×2.0cm~14.0cm×12.0cm×9.0cm。肿瘤呈浸润性生长。5例胰头部肿瘤患者中,4例侵犯十二指肠、胆总管,1例侵犯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1例胰体尾肿瘤侵犯脾动脉。8例患者镜下见肿瘤侵犯神经,其中4例有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10例患者细胞角蛋白7阳性,其中1例波形蛋白阳性。10例患者中,1例失访,2例未接受后续治疗,6例接受吉西他滨化疗,1例行介入治疗。9例随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为8~2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8例患者因肿瘤复发和转移死亡。结论胰腺间变癌是导管腺癌的特殊类型,恶性程度极高。该病确诊依靠病理检查,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指导手术方案,术后对放、化疗不敏感。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毒瘾"复发的中医病理因素与相关生化指标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对354例自愿参加调查的福州市强制戒毒所与福建省司法厅戒毒管理局所属强制戒毒所的自愿戒毒者,采集四诊信息,应用证素辨证方法提取中医病理因素,检测肝肾功能、血脂、血糖指标。结果:1)吸毒组在肝功、血脂方面均较健康组水平显著升高;肾功方面司法组较健康组水平下降;血糖方面公安组较健康组水平显著下降,司法组较健康组水平上升。2)公安组与司法组均病位上胆与肌酐显著相关,病性上阴虚与尿素氮显著相关。结论:吸毒者自身代谢状况与中医病理因素相关,相关生化指标可作为证素辨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吸毒特征与中医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对359例自愿参加调查的福州市强制戒毒所与福建省司法厅戒毒管理局所属强制戒毒所的戒毒者,开展吸毒特征及中医证候量表调查,中医病理因素采用证素辨证方法采集。结果:强制戒毒组(简称公安组)复吸时间与热存在显著相关性,使用混合毒品与痰存在显著相关性,使用海洛因致湿成立的可能性比冰毒大;司法强制戒毒组(简称司法组)复吸时间与血瘀、心、胆存在显著相关性,使用混合毒品与热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痰为毒瘾的主要病理因素,心理因素可促热的产生,因热引动伏痰,易致毒瘾的复发。  相似文献   
84.
许雪峰 《中外医疗》2012,31(4):81-81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12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为闭式引流加尿激酶治疗组,对照组为单纯闭式引流组及经皮胸腔穿刺抽液组,比较其疗效。结果经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后总有效率达100%,胸腔穿刺抽液组总有效率87.5%,闭式引流术加尿激酶治疗组显效率达80%。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给予尿激酶胸腔送药,尿激酶组中毒症状消失快,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验证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烧伤临床上进行皮肤移植手术时,因为术者对创面大小估计的误差、取皮质量、移植过程中皮片裁剪等因素,创面被充分覆盖后常有剩余供皮.为了充分利用这部分皮肤,我们将其制作为混悬匀浆,与网状皮肤混合移植于创面,观察其疗效.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AP住院患者331例的临床资料,按照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AP)、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重度急性胰腺炎(SAP),进行AP严重程度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患者分为非NAFLD组与NAFLD组,比较有无NAFLD与AP严重程度的关系;剔除掉非NAFLD组,将NAFLD组按照严重程度分为轻度NAFLD、中度NAFLD、重度NAFLD,对NAFLD严重程度与AP严重程度进行卡方线性趋势检验。结果 NAFLD是影响AP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r=1.177,P<0.05);AP病情随着NAFLD严重程度而加重(χ2=8.605,P<0.05)。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影响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严重程度与急性胰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