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目的 探索二氢杨梅素对SKBR3细胞miR-98-5p表达影响及在赫赛汀耐药发生中的机制。方法 通过TargetScan在线数据库对IGF2和miR-98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互作用进行生信分析。细胞实验培养SKBR3细胞并构建耐曲妥珠单抗的SKBR3-R细胞和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和组织内关键信号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shRNA慢病毒载体构建转染细胞系,RT-qPCR检测细胞内RNA表达水平,MTS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荧光素酶实验验证RNA间的相互作用,免疫共沉淀法分析IGF-1R/HER2异源二聚体含量。结果 在SKBR3-R细胞中IGF2、pIGF1R、p-Akt、p-S6K水平高于SKBR3细胞,而PTEN蛋白表达正好相反(P<0.05);SKBR3-R细胞中IGF1R/HER2异源二聚体含量升高(P<0.01);转染miR-98-5p的SKBR3-R细胞内IGF2 mRNA表达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GF2表达水平降低,细胞侵袭能力降低(P<0.05);经二氢杨梅素饲养后耐药裸鼠肿瘤组织中miR-98-5p表达上调,IGF2表达下降,对赫赛汀敏感性升高(P<0.05)。 结论 二氢杨梅素通过诱导SKBR3-R细胞内miR-98-5p表达,使其结合IGF2 mRNA 降低IGF2水平,进一步抑制IGF-1R/HER2异源二聚体形成,从而逆转细胞对赫赛汀耐药。  相似文献   
82.
高龄主动脉瘤患者多伴有心、肺疾患及糖尿病 ,传统手术切除与人造血管移植的死亡率较高。腔内隔绝术外科操作简便 ,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明显优于传统手术 ,是近年新开展的新技术。现将 6例腔内隔绝术的麻醉处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情况 患者 6例 ,均为男性 ,年龄 60~ 74岁 ,ASAⅢ~Ⅳ级。其中腹主动脉瘤 4例 (均为肾下型 )、降主动脉 2例。 5例术前ECG示心肌缺血 ,1例心房纤颤 ;4例伴有高血压、冠心病 ,1例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1例患有糖尿病。术前进行控制高血压、抗心律失常、降血糖、改善肺功能等治疗 ,并做心…  相似文献   
83.
目的 研究赖氨酸去甲基化酶6A (Lysine demethylase 6A,KDM6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检测其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研究。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18例乳腺癌患者新鲜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KDM6A表达差异;构建pcDNA3.0-KDM6A载体,建立KDM6A过表达的乳腺癌细胞株,qRT-PCR进行验证;采用CCK-8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KDM6A过表达后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变化;Transwell及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KDM6A过表达后乳腺癌细胞侵袭及迁移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信号通路蛋白(Bcl-2、Bax、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KDM6A表达量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降低(P<0.001)。与正常乳腺细胞MCF-10A相比,KDM6A在SKBR3、MDA-MB-231、MCF-7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过表达乳腺癌细胞中KDM6A后,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0.05),凋亡率明显上升(P<0.05),并且细胞...  相似文献   
84.
命门作为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因其内涵多义而导致了后世诸多的误解和纷争。文章从道家思想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道家经典中丹田、玄牝的探索认识,发现中医命门概念实际是古人对“精气神”这一生命中枢的理论认知,同时,精气神合一所表达的生命征象,包括生命的出入、孕育、生化等现象也皆可定义为命门,由此而形成一个庞大的功能网络体系,以反映生命本质,维系生命活动,即泛命门体系。深入分析道家思想对泛命门体系构建的影响,可以深化对中医经典理论的认知,而理论认知的正确性和深刻程度将直接影响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观察复方五指柑胶囊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平行对照试验方法,治疗组120例口服复方五指柑胶囊,2粒/次,3次/d。对照组120例口服复方五指柑片,4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 d。观察两组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单个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8.32%、98.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8.32%、98.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可显著改善便次改变、便质改变、排便异常、脘腹胀痛、恶心呕吐等主症,两组的主症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方五指柑胶囊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 研究全麻诱导中利多卡因对幕上肿瘤患者气管插管时脑氧供需平衡、能量代谢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24例幕上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A组,n=12)和空白对照组(B组,n=12)。在麻醉诱导前和气管插管即刻采取颈内静脉球部静脉血和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乳酸和血糖测定。结果 A、B两组气管插管时较插管前脑氧摄取率、静动脉乳酸含量差下降;颈内静脉球部氧饱和度、动脉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颈内静脉球部氧分压、颈内静脉球部氧含量升高。组间比较血气指标在插管时-诱导前的变化仅颈内静脉球部氧分压有统计学意义。诱导期间A组血液动力学变化小于B组。结论 (1)利多卡因对幕上肿瘤患者麻醉诱导时脑氧供需平衡的变化无明显影响;(2)利多卡因能有效抑制脑肿瘤患者诱导时气管插管时血液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88.
对17例肩关节周围炎(简称冻结肩)患行臂丛置管阻滞,静脉注射异丙酚1.5mg/kg,再行手法松解,结果经1~3年随访,痊愈11例(65%,11/17),好转6例(35%,6/17),总有效率100%(17/17)。提示小剂量异丙酚用于臂丛阻滞下的冻结肩手法松解,麻醉效果好,患满意程度高。  相似文献   
89.
94例肺癌患者肿瘤标记物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肿瘤标记物在早期诊断方法学中采用多指标 ,联合检测提高肺癌的诊断率。为肺癌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 94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进行了血清糖类抗原CA2 4 2组织多肽抗原 (TP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及癌胚抗原 (CEA)四项肿瘤标记物测定。结果 :肺癌组四项指标均明显高于结核组及正常组 ;四项指标中 ,如以一项阳性作为肺癌的诊断依据 ,则AC、Sq、SCLC的阳性率可分别达10 0 %、93.3%及 93.3% ;如选择二项阳性作为诊断依据 ,则阳性率可 79.4 % (AC) ,5 3.3% (Sq)及 6 3.3(SCLC) ,而结核组和正常组的假阳性率仅为 6 .5 %及 0 .0 % ;如以三项阳性作为诊断依据 ,则阳性为 4 1.2 % (AC) ,36 .7% (Sq) ,4 3.3(SCLC) ,而对照组无一例阳性。结论 :四项指标对不同组织类型肺癌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但多项指标联合检测有明显的互补性 ,对提高肺癌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评价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在罗哌卡因致SH-SY5Y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以探讨罗哌卡因诱发神经毒性的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H-SY5Y细胞随机分为4组(n=18):正常对照组(C组)、10 μmol/L 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组(SB组)、3 mmol/L罗哌卡因组(R组)、10 μmol/L SB203580+3 mmol/L罗哌卡因组(SB+R组).C组在细胞培养液中继续培养;SB组在含10 μmol/L SB203580培养液中孵育;R组在含3 mmol/L罗哌卡因的培养液中孵育;SB+R组在含10 μmol/L SB203580的培养液中孵育30 min后,用含3mmol/L罗哌卡因的培养液继续孵育.各组细胞培养或罗哌卡因孵育4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和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38MAPK和磷酸化p38MAPK(p-p38MAPK)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 与C组比较,R组和SB+R组ROS水平升高,p-p38MAPK表达上调,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SB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比较,SB组p-p38MAPK表达下调,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四组p38MAPK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致SH-SY5Y细胞凋亡作用的机制部分与p38MAPK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