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2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01.
目的探讨纳米四氧化三铁(Nano-Fe3O4)、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对大鼠的肺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9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包括生理盐水对照组以及3种纳米材料的高剂量组(10mg/ml)和低剂量组(2mg/ml)。以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法隔日染毒5周,腹主动脉放血处死,检测病理学改变、肺组织氧化损伤、炎性因子。结果病理结果显示,纳米材料造成大鼠肺问质性炎症,肺泡结构受到破坏并发生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小结节;与对照组比较,3种纳米材料组肺泡灌洗液中总抗氧化力(T-AOC)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降低,白介素-6(IL-6)浓度升高(P〈0.05);在高剂量水平上(10mg/ml),3种纳米材料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丙二醛(MDA)浓度升高(P〈0.05);10mg/ml Nano-SiO2组和10mg/ml SWCNTs组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升高(P〈0.05);相同染毒剂量水平上3种纳米材料对比,其毒性作用强度有所不同。结论3种纳米材料均能对大鼠肺组织造成毒性损伤,可引起炎症反应和氧化损伤;纳米材料的毒性大小可能受其粒径、形状、化学组成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采暖期大气中不同粒径颗粒物污染及其重金属分布状况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了解采暖期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污染状况及其重金属分布状态。方法于2003年12月-2004年1月在天津市某市中心区利用大气自动采样仪全天采集大气中颗粒物样品,连续采样32d。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定性检测颗粒物中载带的重金属,并对其中9种重金属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在采暖期内TSP、IP、PM25的日均值超标率分别为54.55%,57.58%,84.85%。颗粒中载带的部分重金属含量较高,如Cd、Pb和Ni都达到100mg/m^3以上。结论采暖期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PM25细颗粒物对重金属的载带能力较TSP和IP更强,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指导部队科学、合理地使用通信机房,对通信机房环境卫生实施法制化、规范化管理,以保障通信部队指战员的身体健康,维护部队战斗力。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参照国内有关资料,研究制定了该标准。标准规定了通信机房工作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新风量、照度、噪声、微波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氡及其子体、空气中细菌总数等指标的标准值。该标准适用于平战时各类通信机房工作期间的卫生学评价与监督,其它备有通信设备的作业环境也可参照使用。  相似文献   
104.
潜艇有害气体净化装置净化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潜艇有害气体净化装置(净化装置)对有害气体、烟尘颗粒物净化效果。方法分别在实验室和现场(潜艇)以仪器和检测管法测定净化前后有害气体、烟尘浓度;现场试用时随机选择某潜艇4个舱室,于出航前未开启净化装置时进行舱内有害气体浓度测定,再于出航期间开启净化装置连续3d,测定有害气体浓度。结果(1)实验室试验:净化装置对硫化氢1h净化率为100%,对烟尘的净化率为92.9%,对其他有害气体的净化率达80%以上。(2)现场试用:净化装置对甲苯、二甲苯、甲醛、苯和氨的净化率分别为:1号舱室80.0%、80.0%、65.2%、60.0%、50.0%;2号舱室50.0%、50.0%、80.0%、66.7%,氨未检测;4号舱室30.8%、50.0%、96.0%、60.0%、100%;对3号舱室内有害气体的净化效果不明显,对氨、苯、甲苯、二甲苯均无净化作用。结论潜艇净化装置对潜艇舱室内空气中多种有害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5.
华北某坑道进驻人员前后空气质量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华北某坑道内进驻人员前后的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坑道内1个房间,观察6名人员进驻后微小气候(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速)、常见无机有害气体(CO、CO2、O3、H2S、SO2、NO2、NH3)、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和细菌总数,并与进驻前及坑道外检测结果比较。结果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速的测定值和CO、CO2、O3、H2S、SO2、NO2、NH3浓度及细菌总数,人员进驻前坑道内和坑道口外比较无明显差异,符合《屯兵坑道环境卫生学要求》和《人防工程平时使用环境卫生标准》要求;人员进驻后,坑道内TSP浓度为0.55 mg.m-3,明显高于进驻前的0.11 mg.m-3,超过标准要求;其他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与进驻前比较变化不明显,均符合标准要求。人员进驻后,7:00、14:00、19:00坑道内的气温、相对湿度、气压、O2浓度、细菌总数、TSP浓度变化不显著(P>0.05),H2S、SO2、NO2、NH3浓度未检出或接近0。结论人员在坑道内工作、学习和生活时,影响坑道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是TSP。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了解通信作业环境空气的污染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某通信站的一个地面站、两个地下站共9个作业环境,应用气体传感器、沉降法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现场测定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IP)、细菌总数、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以及4种苯系物等11项空气污染指标。结果 地面站污染物浓度范围分别为:二氧化碳:0.053-0.055%,一氧化碳:2.06-3.31mg/m^3;可吸入颗粒物:未检出-0.08mg/m^3;细菌总数:414-1007CFU/^3;苯:未检出- 33.48mg/m^3;甲苯:9.75-29.40mg/m^3;乙苯:2.84-6.00mg/m^3;二甲苯:7.82-20.21mg/m^3;地下站污染物浓度范围分别为:二氧化碳:0.032-0.107%,一氧化碳:未检出-34.47mg/m^3;可吸入颗粒物:未检出-0.04mg/m^3;细菌总数:847-1391CFU/m^3;甲苯:16.54-345.54mg/m63;乙苯:未检出-6.29mg/m^3;二甲苯:10.90-313.87mg/m^3;二氧化氮:0.32-0.67mg/m^3;硫化氢:未检出-0.78mg/m^3;二氧化硫:未检出-1.26mg/m^3;苯未检出。结论 通信机房特别是地下作业环境存在空气污染问题,而以苯系物为代表的VOCs 污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调查长期密闭人防工程在人员进驻后微小气候、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 (TSP)浓度与细菌总数的变化 ,为改善工程内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某地下人防工程在人员进驻前后 2个房间内的气温、相对湿度、气压、空气中TSP浓度及细菌总数。结果无人进驻时 ,工程内的气温为 2 2 .3℃ ,相对湿度为 72 .5 % ,风速为 0m·s- 1,空气中TSP浓度 1号房间为 1.4 9mg·m- 3,2号房间为 0 .31mg·m- 3,细菌总数为 90 0cfu·m- 3。人员进驻一定时间后 ,气温 1号房间由 (2 2 .3± 0 .9)℃升为 (2 3.4± 0 .4 )℃ ,2号房间由 (2 2 .8± 0 .6 )℃升为 (2 3.9± 0 .3)℃ ;相对湿度 1号房间由通风换气后的 (6 6 .6± 2 .2 ) %升为 (74 .3± 2 .6 ) % ,2号房间由 (6 6 .3± 2 .7) %升为 (75 .5± 4 .9) % ;风速 1号房间为 (0 .12± 0 .0 4 )m·s- 1,2号房间为 (0 .11± 0 .0 5 )m·s- 1;空气中TSP浓度 1号房间为 (0 .34± 0 .19)mg·m- 3,2号房间为 (0 .6 3± 0 .2 0 )mg·m- 3;空气中的细菌总数 1号房间为 (1114± 6 2 9)cfu·m- 3,2号房间为 (14 0 3± 76 8)cfu·m- 3。结论某地下人防工程内无人进驻时的气温较低 ,人员进驻以后气温有所升高 ,相对湿度较高 ,风速接近于零 ,未达标准 ,空气中TSP浓度严重超标 ,细菌总数较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研制一种可检测空气中氧(O2)、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3种气体浓度并对超标或低于标准限可自动报警的一体化小型气体监测报警仪,以保障官兵健康和生命安全。方法 设计三通道扩散式采样,气体传感器检测被测气体,产生相应的电信号,信号采集放大后进行转换为标准信号,逐一送入模数转换电路,被中央处理器读取,经程序计算分析后,把最终结果送去显示,浓度值超过预置的报警值则触发声光报警。结果 研制的报警仪主要战术技术指标:体积为150 mm×30 mm×200 mm;工作温度为5-40 ℃;O2测定范围为0%-100%,,最低检出限为0.1%;CO2测定范围为0%-5%,最低检出限为0.01%;CO测定范围为0-625 nag·m-3,最低检出限为0.1 mg·m-3。实验室与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与国家标准规定的市售仪器测定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研制的坑道气体报警仪,具备小型便携、一体化组合、智能报警等特点,抗干扰性能强,稳定性好,适合我军各类坑道使用。  相似文献   
109.
自转基因技术诞生以来,针对其产物安全性和推广必要性的争论从未休止。欧盟是世界上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最为严格的地区,文章编译了欧盟委员会健康与消费者保护总署对欧盟转基因食品和饲料相关法规的评估报告,以期为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借鉴,为我国相关法规的健全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