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血清铜蓝蛋白在肝豆状核变性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豆状核变性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 ,其致病因子造成了铜蓝蛋白 (CER)的合成障碍 ,是一种少见病 ,早期容易误诊、延诊。我院 1997年 3月~ 2 0 0 1年 3月对15例疑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的 CER,测定结果均低于正常值范围 ,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了15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 ,为临床上诊断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均系我院住院患者 ,男性 9例 ,女性 6例。汉族 9例 ,维吾尔族 4例 ,哈萨克族 1例 ,回族 1例。年龄最大 2 5岁 ,最小 2岁。1.2 方法 采用速…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与抗-HCV阳性间的关系初探。方法:抗-HCV采用ELISA法,用瑞士产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检测。RF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用美国产BeckmanArray360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对80例抗-HCV阳性患者及80例抗-HCV阴性正常对照组进行检测。结果:抗-HCV阳性患者检测RF其中有49例不同程度的增高,其中最高值可达135IU/ml(P<0.01)在统计学上有意义,正常对照组80例抗-HCV阴性者检测RF均不增高<20IU/ml。结论:HCV患者常伴有免疫损伤和肝外病变,肝炎患者血清中常会出现RF自身免疫抗体,HCV患者中自身抗体RF的检出率较高,揭示HCV感染有合并RF的相关性,可能是肝炎患者自身免疫对机体自身组织成分的免疫应答过于亢进的表现。  相似文献   
23.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excretion Rate,UAER)是糖尿病(DM)患者早期肾脏损伤的表现,也是DM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旨在探讨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对糖尿病早期肾脏损伤的诊断价值,从2004年至2006年期间对113例糖尿病(病史超过5年)住院病人及11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24小时UAER及血清肌酐、尿素氮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4年至2006年期间入住本院的糖尿病患者(病史超过5年)113例,平均年龄53.9岁,男性55例,女性48例,以上患者诊断均符合1998年WHO颁布的DM诊断标准。均排除其它感染,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心肌组织一氧化氮合酶的作用.方法 采用分别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回旋支10,20,30,40 min并再灌60 min制备4组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另设假手术组,分别于再灌注60 min时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丙二醛(MDA).结果 ①缺血40 min组AST,LDH,CK及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②缺血40 min组NOS,MDA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缺血40 min组心肌酶,NOS,MDA均明显增高,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NOS可能起着心肌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该疾病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难题。哮喘的发病率近年持续上升,但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Th1/Th2失衡与哮喘发生密切相关,普遍认为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哮喘的发生过程,而新近发现的Th9细胞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述了IL-4、IL-5、IL-13以及Th9细胞与哮喘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