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药学   10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希氏束电图记录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希氏束电图检测的几种常用方法:右心插管法,左心插管法、以及有关的方法学。同时介绍几种常规验证希氏束电图的方法,供检测记录希氏束电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介绍一种在离体兔心灌注条件下进行希氏束电图引导记录的简便方法。离体兔心的灌注方法与常规的兔心灌注实验方法基本相同。探测电极为球形银电极,安置在主动脉根部相当于主动脉根部与右心房交界附近的心外膜表面,尽量接近希氏束所走向的部位。所记录到的希氏束电图均经药物验证确为所要观测的A—H—V波,其中H波确为希氏束电位无误。  相似文献   
33.
10例心律失常患者同步记录腔内窦房结电图(SNE_c)、体表窦房结电图(SNE_b)和EKG或高位古房电图(HRAE),发现SNE_b与SNE_c结果一致。窦律时SNE_c与SNE_b的A波前均有P前波,形态相似,体表窦房传导时间(SACT_b)与腔内窦房传导时间(SACT_c)高度相关(r=0.96,P<0.005);心脏起搏点移位时,SNE_c与SNE_b的A波前均无P前波,同时A波形态改变。SNE_c的P前波只在上腔静脉、右心房交界处窦房结解剖部位记录到,右心房的其它部位记录不到,在无心室活动的A-A波间,SNE_b、SNE_c的A波前仍有P前波;交界性逸搏V波前则无P前波。结论:SNE_c的P前波是窦房结电位,SNE_b与SNE_c的P前波系同一来源,是窦房结电活动在不同记录部位的反映。SNE_b无创伤,方法简便,可代替SNE_c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34.
检查窦房结功能的阿托品试验以往多用 1 mg,近年建议增至 2 mg以减少假阳性。本文以超微心电图 ( SMECG)监测对此进行探讨 ,发现 1 mg剂量基本满足需要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32 0例中 ,男性 1 94例 ,女性 1 2 6例 ;年龄 1 8~ 83岁 ,平均 ( 53.5± 1 5.7)岁。按有关标准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SSS)组 73例 ,可疑 SSS组 73例 ,正常组 (需SMECG诊断为窦性心律 ) 1 0 0例 ,其余为其他组 74例。以分法注射 (即静注速度为 1 mg/min)进行阿托品试验。依剂量不同分 2组 :1 1 mg组  66例正常人静注 1 mg。 2 2 mg组  2 54例随机…  相似文献   
35.
阿托品试验64例重复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讨ECG法阿托品试验重复性欠佳的原因及解决方法。6个月内,64例受检者在超微心电图(SMECG)连续观察及ECG间断记录下,进行阿托品试验2~5次。结果SMECG与ECG监测各次均为阴性24例。余40例SMECG监测均为阳性;ECG记录阳性23例,阴性8例,各次结果不完全一致9例。本观察发现,此差异的形成与ECG间断记录而漏记交界性自主心律及不能识别一些房性心律有关。结论:SMECG监测可改善阿托品试验的重复性,减少假阴性。  相似文献   
36.
对26只窦性心律的狗,用PAS法及CAP法根据Strauss及Breithardt提出的公式,间接测定窦房传导时间(SACT_S及SACT_B),与从窦房结电图直接测得的SACT_D比较,发现右房上部PAS法的SACT_S与SACT_D虽相关,却有显著差别。其余各法测出的值与SACT_D均不相关。给予阿托品和心得安(普诺洛尔)后,除右房上部CAP法的SACT_B外,用间接法测出的SACT_S、SACT_B与SACT_D均显著相关,且PAS法(平台期)与CAP法测出的SACT_S与SACT_D无显著差别。后者可考虑作为间接测定SACT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7.
用普通生物电放大器检测体表窦房结电图,发现T波较小时,P前波清晰,T波较大并下冲超过基线时,P前波受耦合电容器充放电的影响而难以辨认。移动背部电极后部分受检者T波减小,此影响基本消除,部分受检者则不能消除。模拟实验证实耦合电容器充放电伪差由高大T波引起。建议研制专用仪器,彻底消除由普通生物电放大器所引起的记录伪差。食道窦房结电图因受多种因素干扰较难记录成功。  相似文献   
38.
39.
20例杂种麻醉狗同步记录腔内SNE和ECGⅡ,均记到具特征性的P前波(SACT44~68ms)。在电灼希氏束形成房室分离的模型上,于无心室活动的A-A间期里亦成功地记录到P前波。静脉给予异搏定P前波减小或消失。故认为P前波与心室活动无关,也非心房起始波,而是窦房结电位。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