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1 毫秒
41.
伴抑郁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国龙  钟诚  严静 《浙江实用医学》2002,7(4):198-198,200
目的 观察老年心绞痛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选择 2 0例老年心绞痛伴抑郁患者。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绞痛级别、心绞痛次数、ST -T改变、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结果 抗缺血联合抗抑郁治疗较单纯抗缺血治疗在缓解心绞痛症状和改善心电图变化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老年心绞痛伴抑郁患者需早期联合抗抑郁治疗  相似文献   
42.
运动耐量是评价心脏病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常采用心肺运动试验和6 min步行试验来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运动耐量指标对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危险分层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运动耐量的影响因素较多,除了血流动力学,还受年龄、肺功能、肥胖、外周骨骼肌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许强宏  严静  龚仕金  蔡国龙  吴亮  戴海文  陈进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4):267-269,I0001,I0002
<正>接受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常常存在脱机困难[1]。呼吸力学加重和所产生的呼吸肌疲劳、肺动脉嵌压升高、急性左心室缺血、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和右心室扩大伴随室间隔左移位[2]是脱机失败的主要原因。COPD患者常出现呼气流速受限导致的肺动态充气过度,提示存在内在呼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研究双源CT低剂量适应性序列扫描技术在心律不齐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中的应用,并评价其诊断准确性.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浙江医院行双源CTA检查的心律不齐患者134例,根据扫描方式不同分为A组(行常规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n=78)和B组(行适应性序列扫描,n=56).以传统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计算双源CT冠状动脉CT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差异.结果 A组诊断冠状动脉整体≥50%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0%、98.5%、87.4%、99.7%,而B组分别为97.0%、98.8%、88.9%、99.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有效剂量为12.0±3.6mSv,明显高于B组(3.1±0.7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826,P=0.00).结论 心律不齐患者进行CTA检查时,应用双源CT适应性序列扫描结合绝对时相重建可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及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并可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伴胃肠功能障碍和衰竭(GIDF)患者胃肠激素的临床意义。方法以69例MODS住院患者(热毒证16例,血证8例,气阴两虚证31例,阳气亏虚证14例)为对象,进行MODS和GIDF评分;另取15例体检正常人设为对照组,分别采血检测血清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结果MTL、VIP、GIDF等在各证型MODS伴G1DF间相近;MODS在血证组时最高,较两种虚证者显著增高,而与热毒证相近;P物质在热毒组最高,其次为气阴两虚证组,再次为血证组,最低为阳气亏虚组。结论MODS伴GIDF患者SP水平随着中医证型的变化而不同。动态观察SP水平可作为MODS伴GIDF辨证的相关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6.
关于脓毒症的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脓毒性休克的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脓毒症的发生发展机制极其复杂,近些年研究提示其与调节失控的炎症反应有密切关系.美国学者Bone提出了著名的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假说,指出脓毒症的发生发展是机体促炎与抗炎机制失衡所致,但在脓毒症患者中往往还存在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47.
液体复苏对重症脓毒症患者黏附分子及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液体复苏对重症脓毒症患者黏附分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38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快速液体复苏组和常规补液速度组。记录液体复苏时间、液体用量以及阿拉明用量监测液体复苏前后:①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②组织灌注指标,如血乳酸水平;③黏附分子指标,包括血浆P-选择素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常规补液速度组复苏时间与快速液体复苏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常规补液速度组比较,快速液体复苏组液体用量较多,阿拉明用量较少(P均<0.05);与常规补液速度组比较,快速液体复苏组复苏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均增高,心率、血乳酸、血浆P-选择素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浓度均降低(P均<0.05),且较复苏前均有所改善。结论 重症脓毒症患者尽早进行液体复苏可改善其内皮细胞功能,抑制黏附分子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液体复苏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善组织灌注有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无创心排监测技术(NICOM)引导被动抬腿试验(PLR)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液体反应性的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老年脓毒症患者31例,先行PLR,然后进行补液试验.采用NICOM监测整个试验过程,记录PLR前后及补液前后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心率、每搏输出量变异率(Svv)、无创血压、胸腔内总容量(TFC)的变化,记录PLR后CO变化率(ΔCOPLR)、补液后CO变化率(ΔCOvE).将补液后CO增加≥10%定义为有液体反应性,CO增加<10%或未增加定义为无液体反应性.采用ROC曲线评价ΔCOPLR和SVV对液体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 (1)31例老年脓毒症患者共进行100例次试验,其中有液体反应性者28例次,无液体反应性者72例次.(2)与试验前比,有液体反应性者PLR及补液后CO[(5.11 ±2.10) L/min比(5.91±2.45) L/min;(5.06±2.06) L/min比(5.77 ±2.47) L/min;P值均<0.05]、SV[(59.61±18.22)ml比(69.29 ±21.32) ml; (60.10±15.95)ml比(70.06±17.96) ml;P值均<0.05]增加.(3)ΔCOPLR与ΔCOvE有相关性(r=0.819,P=0.001),补液前SVV与ΔCOvE无相关性(r=-0.218,P=0.059).(4)以ΔCOPLR预测患者液体反应性,AUCROC为0.859;以SVV预测患者液体反应性,AUCROC为0.459.以ΔCOPLR≥10%预测液体反应性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83%.结论 NICOM引导PLR能准确评估老年脓毒症患者液体反应性,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心踝指数(CAVI)与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门诊高血压病患者84例,平均年龄(68±7)岁。测定血浆BNP水平、生化指标和CAVI,同时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肥厚和心脏舒缩功能。结果BNP与CAVI、年龄、高血压病程相关(r=0281、0,269、-0.241,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AVI为BNP的独立影响因素(B=0.282,P〈0.05);另外,CAVI还与年龄、BMI、是否使用B受体阻滞剂相关(r=0.359、-0.234、-0266,P〈0.01或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为CAVI的独立影响因素(B=0.380,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CAVI增高是BNP水平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动脉硬化程度的增高,心脏后负荷增大,可能加重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50.
<正>脓毒症是重症医学科中患者的主要死因,目前脓毒症在美国的发病率为240例/10万人,而发展为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后,患者的病死率将上升至30%~70%[1]。目前对于脓毒症的病理生理学认识正在改变,普遍认为宿主反应对自身的伤害作用是脓毒症发生的根本病理生理机制[2-3]。因此,2016年专家共识制定的Sepsis 3.0着重强调了机体对于感染的失控反应,从而导致机体器官功能障碍[4]。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