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目的观察老年严重脓毒血症患者血浆BNP水平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对象分为三组:78例老年严重脓毒血症患者,45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和59例健康对照组,测定其血浆BNP浓度。对其中的22例严重脓毒血症患者和16例心力衰竭患者分别进行肺动脉导管监测以评价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1)老年严重脓毒血症组、老年心力衰竭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浆BNP水平依次为912±757pg/ml,1143±791pg/ml和64.15±46.08pg/ml。严重脓毒血症组和心力衰竭组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老年严重脓毒血症组和老年心力衰竭组两组之间BNP无统计学差异(P>0.05)。(2)对部分病例进一步血流动力学监测表明老年严重脓毒血症组和老年心力衰竭组血流动力学不同但两组间的血浆BN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严重脓毒血症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与PAOP、CI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64和0.004,P>0.05。结论严重脓毒血症和急性心衰时血浆BNP水平均明显升高,和急性心衰不同的是两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不同,BNP升高水平与炎症本身及脓毒血症相关的心肌功能不全及年龄等因素均有关,BNP不能作为替代严重脓毒血症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22.
高翔  严静  蔡国龙  颜默磊  吕晓春  艾宇航  康焰 《浙江医学》2015,37(17):1446-1448,1473
目的 探索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国内14家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确诊为重症肺炎且接受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165例,根据28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78例)和死亡组(87例),男118例,女47例,平均年龄(79.48±7.75)岁。将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作单因素统计分析,再将有意义的单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28d生存情况与APACHEⅡ评分、心率、空腹血糖、降钙素原(PCT)、血肌酐(Cr)显著正相关(P<0.05),与血钠、尿量、氧合指数显著负相关(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CT、血钠、Cr、尿量4个因素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PCT、血钠、Cr及尿量是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在老年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治疗中用降钙素原(PCT)水平来指导临床抗生素使用的价值.方法 50例老年VAP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与PCT指导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按常规治疗方法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PCT组通过检测血清PCT浓度来指导抗生素使用.比较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使用率以及抗生素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炎性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CRP)]和临床肺部感染积分(CPIS)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PCT组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RP[(8.9±3.5)×109/L、0.62±0.04、(18.7±8.5)mg/L]与常规组[(9.4±3.7)×109/L、0.60±0.04、(21.6±6.0)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7、1.84、1.37,均P>0.05),但是PCT组CPIS[(4.0±1.4)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4.7±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各炎性指标中除白细胞计数外,中性粒细胞、CRP及CPI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CT组PCT值也较治疗前降低[(1.7±0.7)mg/L至(0.5±0.9)mg/L].同时,在抗生素使用时间上,常规组[(8.72±1.32)d]与PCT组[(5.17±0.72)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6,P<0.01);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95.2%和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1,P<0.01),PCT组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 在老年VAP患者治疗中参考PCT水平用药,可以在达到更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5月至2007年5月参加我院慢性心力衰竭健康教育患者306例的知晓率及药物依从性。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知晓率低(P<0.01),药物依从性低(P<0.01)。结论不同心衰阶段的患者采取不同内容的宣教和指导,采取医院和社区相结合的模式,完成慢性心力衰竭的健康教育和随访。  相似文献   
25.
重症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医学(Critical Care M ed ic ine)是一门跨专业新型边缘学科,它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药物学相互渗透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到相当高度的时代产物,代表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是现代医学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国家卫生部对医院等级评定中已明确将ICU列为评审内容,这充分说明重症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现就ICU的产生、发展、研究内容及以后的方向等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1 ICU的历史沿革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人们已认识到了给于外科手术病人特别管理的重要性,1863年,南丁格尔就曾撰文提到专门为术后病…  相似文献   
26.
无创通气治疗老年人COPD呼衰失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创通气作为一种非创伤性的治疗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呼衰的重要手段 ,正逐渐被很多学者重视 ,应用日趋广泛[1] [6 ] ,本文通过对我院 5 0例老年人COPD呼衰行无创通气治疗失败的临床资料分析 ,探讨失败的原因。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5 0例老年人COPD呼衰患者均为 1 997年~2 0 0 0年我科的住院患者 ,其中男 38例 ,女1 2例 ,年龄 6 6~ 93岁 ,平均 72± 3岁 ,所有患者均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伴或不伴肺源性心脏病 ,以呼吸道感染诱发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经内科一般治疗 ,包括持续低流量吸O2 、营养支持、选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低剂量索他洛尔(80~160mg/d)对老年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年龄大于65岁的房颤患者随机接受索他洛尔(施太可)或可达龙治疗。施太可的剂量每天80mg开始,未达到疗效者每周增加40mg/d,直至达到疗效或剂量增加到160mg/d。可达龙组剂量每天200mg/d。未达疗效者每周增加100mg/d,直至达到疗效或剂量增加到400mg/d。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临床及动态心电图结果评定。结果①施太可组及可达龙组治疗老年房颤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3.3%与62.1%(P>0.05);②治疗第一周后施太可组的有效率为26.7%较可达龙组一周后的有效率10.3%明显较高(P>0.05);③施太可组房颤的有效率与平均心率下降呈显著的负相关(r=-0.85,P<0.001)与QTc延长无显著的正相关(r=0.74,P<0.001);④施太可组有2例(6.7%)出现轻度副作用,包括无力、头晕、耳鸣,均能耐受,无1例出现尖端扭转型室速。结论低剂量索他洛尔(80~160mg/d)治疗国人老年房颤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无明显的致心率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心室结构与运动耐量的关系.方法 2008年2月-2010年2月连续收集在浙江医院心血管病门诊就诊的33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226例,女113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左室结构参数并测定6min步行距离和运动峰耗氧量,根据左室重量指数(LVMI)将患者分为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组...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对老年危重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标准营养支持治疗,谷氨酰胺组加用谷氨酰胺,联合治疗组加用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治疗前及治疗后7、14 d测定淋巴细胞总数、CD4/CD8及CD14单核细胞的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比例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14 d后淋巴细胞总数、CD4/CD8[分别为(1.92±0.38)×10~9/L、2.35±0.95]与谷氨酰胺组[(1.72±0.31)×10~9/L、2.08±0.83]及对照组[(1.28±0.24)×10~9/L、1.87±0.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CD14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水平[(52.5±6.8)%]与谷氨酰胺组[(42.3±6.3)%]及对照组[(34.3±4.7)%]比较亦有明显的提高(均为P<0.01);APⅡ评分及MODS评分(11.58±2.95、5.21±1.82)与谷氨酰胺组(15.33±4.25、7.26±2.12)及对照组(17.45±4.57、8.35±2.76)比较进一步下降(均为P<0.01)。结论联合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治疗能进一步提高老年危重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0.
正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可表达于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大量免疫细胞表面,与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 chemokine ligand 12,CXCL12)所构成的CXCL12/CXCR4轴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炎症性肠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及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等炎症性疾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