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2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氧化应激及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抽选择期首次行冠状动脉介入(PIC)术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在PCI术前12 h及术前分别予以80 mg氟伐他汀口服,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加服40 mg氟伐他汀长期治疗并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术前给予安慰剂,术后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前、术后2 h、术后24 h外周血丙二醛(MDA)、活性氧簇(ROS)、一氧化氮(NO)等氧化应激因子水平以及随访半年后生活质量、再入院率、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几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服药前MDA,ROS,NO等氧化应激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术后24 h两组患者外周血MDA,ROS,NO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访半年后,观察组患者再入院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服用氟伐他汀可明显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氧化应激反应。术后氟伐他汀长期治疗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2.
陈可冀治疗心血管疾病血瘀证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陈可冀院士治疗心血管病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采集经陈可冀院士诊治且资料完整的心血管疾病血瘀证患者医案277份,建立医案数据库,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初诊记录、理化检查、中药处方、复诊记录。统计活血化瘀药物使用频次,采用关联规则对药物配伍、药-病、药-症关系进行对应分析,并对症状、体征的常用药物进行多维数据分析。结果心血管疾病血瘀证治疗共使用活血化瘀药20种,其中使用频次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赤芍(32.13%)、延胡索(29.60%)、川芎(28.88%)、丹参(25.99%)、红花(23.10%)。药-病关联分析显示,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血瘀证常用川芎、赤芍;高血压病血瘀证常用牛膝、赤芍、生地黄、川芎、丹参;心律失常血瘀证常用延胡索、川芎、生地黄、丹参、当归。冠心病出现心痛症状时,使用药物置信度最高的是延胡索(0.80)、丹参(0.80)、薤白(0.80),出现紫暗舌、黄苔时,置信度最高的是赤芍(0.80),紫暗舌、畏寒同时出现时,置信度最高的是当归(1.00);多维数据分析显示,血瘀证不同症状、体征用药也有差别,治疗瘀斑舌牡丹皮使用较多,治疗心痛延胡索使用较多,治疗头痛川芎使用较多。结论陈可冀院士治疗心血管病血瘀证常用赤芍、延胡索、川芎,临证根据疾病、病位、兼证和兼症的不同,灵活选用活血化瘀药。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芪丹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缺血性损伤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造成AMI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芪丹液大、中、小剂量组和消心痛阳性对照组,并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分别于结扎后7d、14d取心肌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并利用NBT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各治疗组14d心肌梗死面积均小于7d,但无统计学意义;7d时,消心痛组、芪丹大剂量组梗死面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d0.05);14d时,消心痛组、芪丹液大剂量组、芪丹液中剂量组亦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组织HE染色光镜下可见缺血区心肌肿胀、炎细胞浸润、空泡样变性,细胞溶解,梗死区可见纤维化。以上变化模型组最为明显,芪丹液大、中剂量组及消心痛组介于正常与模型组之间。同组间7d与14d差别不明显。结论芪丹液可明显缩小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梗死面积,对心肌缺血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4.
凝溶胶蛋白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溶胶蛋白是一种钙依赖性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对肌动蛋白进行切割、加帽、成核以调节细胞骨架结构和细胞的运动及代谢过程,还参与对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凋亡的调控。大量研究表明凝溶胶蛋白与临床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本文重点介绍了凝溶胶蛋白做为潜在的疾病分子标志物或治疗靶点与血小板活化、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5.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指南制定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临床循证指南的广泛应用及中医药规范化工作的开展,各类中医或中西医临床指南也在逐渐增多。借助指南质量评估工具对2008年10月前公开发表的11个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指南进行初步评价,大部分指南未描述证据收集和综合证据的方法,仅1篇说明推荐意见的证据分级标准,存在指南制作不够规范,编写人员专业背景单一,缺乏高级别的证据等问题。建议成立多学科组成的指南制定小组,注重证据并严格遵循循证指南制订的原则和流程,建立符合中医文献自身特点的证据评价和分级方法,注重中医指南的适用性与指导性,并加强对指南质量的评估。  相似文献   
36.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涵盖了从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一系列临床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37.
目的应用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冠心病差异基因表达谱。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16例和健康对照者8例,留取静脉血,经分离白细胞,抽提RNA,Test3芯片对样本质量进行检测,然后与Affymetrix的U133 Plus 2.0芯片进行杂交,通过扫描和软件分析,比较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基因表达谱,筛选冠心病相关差异基因,并进一步进行GO和通路分析。结果与冠心病相关差异基冈共有107个,通过GO分析,其中与免疫相关的基因有11个,占10.3%;通路分析结果显示,最有意义的两条通路分别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相关。结论免疫反应介导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38.
治疗性血管新生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AMI)修复过程及预后与心肌组织血管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迅速有效地建立侧支循环对改善梗死区血液供应及梗死区心肌的存活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是目前AMI后血运重建的常用方法,但由于介入治疗只适于直径>2 mm的动脉,对直径<2 mm的动脉和具体负责灌注的微小血管则无能为力,且存在术后再狭窄(25%~50%)问题,以至有相当多的急性病人(20%~37%)不能达到完全血运重建而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盐敏感性高血压和非盐敏感性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3年2月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16例,依据盐负荷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盐敏感组和非盐敏感组各58例,将两组患者再各自随机分为A、B两组各29例.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以针对性护理对策进行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盐敏感组患者的左室重量指数LVMI,(159.24±18.32)g/m^2]、血清肌酐[Cr,(113.25±13.87)μmol/L]、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3.68±0.82)]、体质量指数[BMI为(25.17±4.21)kg/m^2]及尿微量白蛋白[MAU为(108.57±21.06)mg/L]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指标均高于非盐敏感组[LVMI为(151.07±19.53) g/m^2、Cr为(105.36±12.58) μmol/L、HOMA-IR为(2.98±0.54)、BMI为(23.55±3.86) kg/m^2及MAU(86.54±19.5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年后,盐敏感组和非盐敏感组A组的LVMI为(27.36±6.59)g/m^2和(23.51±5.38)g/m2,Cr为(5.82±1.57) μmol/L和(5.46±1.69)μmol/L,BMI为(1.28±0.31)kg/m^2和(1.16±0.29)kg/m^2,MAU(68.25±16.37)mg/L和(65.19±17.92)mg/L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指标以及血压的改善值均大于本组的B组(均P<0.05).结论 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较非盐敏感高血压患者更明显;在临床治疗同时,应用针对性护理对策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靶器官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40.
冠心病血小板功能蛋白与证侯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冠心病血瘀证、非血瘀证与血小板功能蛋白相关性。方法纳入冠心病血瘀证组22例、冠心病非血瘀证组22例,采集血浆分离血小板,提取血小板蛋白,用荧光差异显示二维凝胶电泳筛选差异功能蛋白,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血小板差异功能蛋白进行鉴定。对鉴定成功差异蛋白,Western-Blotting进一步验证。结果筛选,并质谱成功鉴定10个差异蛋白点。冠心病血瘀证组比对照组,血小板功能蛋白有2个:cDNA FLJ53327、cDNA FLJ43573fis表达增多;有8个:Isoform 2 of Integrin alpha-IIb、FGG50kDa protein、A26C1B ANKRD26-like、Actin-cyto-plasmic1、Actin-cytoplasmic 2、cDNA FLJ52842、Fibrinogen beta chain、Keratin type I表达减少。Fibrino-genβ成功验证。结论冠心病不同证侯与血小板功能蛋白表达水平明显相关,部分血小板功能蛋白可能是冠心病不同证侯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