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8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医院感染,是指发生在医院中的一切感染。医院感染涉及的对象,除了病人及陪住家属外,医护人员、医技人员、总务后勤人员,都有导致医院感染的机会。其病源体来源于医院内诊疗活动或环境,因此医院感染的感染对象不仅仅是病人,抓好医护人员、医技人员、总务后勤人员本身的院内感染管理,也是当今医院感染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82.
四胺起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患者男性,65岁,高血压病史4年,因间断性胸闷、心悸发作5年,加重并伴有乏力、食欲不振两周入院。患者5年前,因胸闷、心悸经检查发现血压高和左心室增大,诊断为“高血压病”、“冠心病”,给予硝酸甘油等药物治疗,但症状控制不满意。2个月前心悸症状加重,心电图发现心房颤动(房颤),阵发性发作,间隔1~2周不等,每次几十分钟到数小时,给予地高辛、硝酸异山梨酯、普罗帕酮等药物治疗,症状好转。近两周又感乏力和食欲不振加重,为进一步治疗住院。入院后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阵发性房颤,P波增宽达160ms,PR间期220ms,完全性左束支阻滞(QRS时限170ms,…  相似文献   
83.
糖尿病肾脏病已成为慢性肾脏病及其导致的终末期肾脏病最常见的病因, 其人群患病率高、预后差、医疗负担重, 开展有效的早期防治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在我国, 糖尿病肾脏病的管理存在筛查率、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低, 以及社区防治能力不足等问题, 做好社区糖尿病肾脏病发生前的预防、肾损伤早期阶段延缓肾脏病进展的管理是实现糖尿病肾脏病有效防治的关键环节。互联网+人工智能支持的新型慢性病管理模式有望快速推进糖尿病肾脏病社区防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4.
半枝莲醇提工艺的优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用正交试验法对半枝莲的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通过体外试验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方法:以浸膏得率、总黄酮和野黄芩苷从生药中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选择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倍)、提取时间(h)和提取次数(次)为考察因素,利用正交试验L9(34)确定半枝莲的最佳醇提工艺。基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FRAP法用于总抗氧化能力的评估,DPPH法用于评价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用药材10倍量的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半枝莲提取物以浓度依赖关系发挥着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和抑制作用。结论:该提取工艺具有较佳的重复性和可行性。半枝莲醇提物显示了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分析并总结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131 I全身扫描中非转移性疾病所致假阳性的分布及原因,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和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相关检查、病理及随访证实的5个特殊假阳性病例,所有患者行131 I全身扫描前均已通过手术切除甲状腺并通过病理证实为DT...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盐酸山莨菪碱联合预防干预对行电子结肠镜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河北省中医院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的108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检查,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予以盐酸山莨菪碱和预防干预。比较两组检查前15 min生理指标和心理指标[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进行评估]以及电子结肠镜检查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呼吸、心率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SA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SAS评分(27.86±5.31)分低于对照组(35.01±5.8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VAS评分(3.56±1.25)分和电子结肠镜插入时间(3.22±1.56)min均低于对照组的(5.32±1.41)分、(5.16±2.0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电子结肠镜患者实施盐酸山莨菪碱联合预防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心理状况,促进检查顺利完成,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PD-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PD-MCI患者11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6例)及对照组(5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PD药物治疗,同时对照组接受一般认知训练,观察组接受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于训练前、治疗6周后对2组蒙特利尔认知评测量表(MoCA)、统一PD评价量表(UP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MDS)、PD生活质量量表-39(PDQ-39)等评分及P300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MoCA总分、UPDRS-Ⅰ、UPDRS-Ⅱ、UPDRS-Ⅲ、HMDS和PDQ-39等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oCA总分、UPDRS-Ⅰ、UPDRS-Ⅱ、HMDS和PDQ-39等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MoCA总分、UPDRS-Ⅰ、UPDRS-Ⅱ、HMDS和PDQ-39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MoCA评分进步一分析,治疗后2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延迟记忆、注意力、抽象、语言、定向力等得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抽象、定向力等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P300潜伏期、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300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P300波幅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P300潜伏期、波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可显著改善P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检测姜黄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lncRNA表达谱的改变及关键lncRNA的筛选鉴定。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刺激肝癌细胞株HepG2不同时间后,提取总RNA进行lncRNA芯片杂交检测lncRNA表达谱的改变,筛选出差异表达lncRNA;并利用MTT法和TUNEL染色观察HepG2细胞的凋亡,Real-time PCR验证差异表达的lncRNA AK125910在其中的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细胞相比,姜黄素处理后的肝癌细胞中有5432条lncRNA表达出现改变,而其中变化倍数大于3的lncRNA有8条,表达差异化最显著的是lncRNA AK058003,上调7.62倍。在姜黄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lncRNA AK058003表达上调7.16倍,与芯片杂交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姜黄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lncRNA表达谱出现显著变化,其中差异性表达最显著的lncRNA AK058003可能参与了肝癌细胞的凋亡进程。   相似文献   
89.
中药炮制是中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其实它也应该是中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饮片是为中医临床服务的,饮片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中医临床疗效。有人曾经预言“中医不会自行消亡,但会被中药消亡”,这话不无道理,但也不免武断,如何正确使用炮制品则是医生不可推卸的责任。炮制品的应用由于学科的过分专业化而无人论及。因此在教材中增强应用内容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0.
【摘要】 目的 研究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视网膜微血管改变的特点。设计 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 河北省邯郸市眼科医院连续的BRVO患者58例,对照组为“邯郸眼病研究”中按匹配原则抽取的非BRVO者200例。方法 对被研究者的眼底彩色照片定性判读视网膜微血管局部改变;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IVAN software, Australia)定量测量视网膜微血管管径,比较两组间的差异。主要指标 视网膜微血管局部改变包括局部视网膜动脉缩窄(FAN)、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压迫征(AVN)和动脉反光增强(OPAC)。定量测量指标为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CRAE)、视网膜中央静脉直径(CRVE)和视网膜动静脉比值(AVR)。结果 CRAE、CRVE、AVR在BRVO组和非BRVO组分别为(136.0±20.7) μm Vs. (152.0±19.3) μm(P=0.000);(207.2±23.1) μm Vs. (235.3±29.7) μm(P=0.000);(0.66±0.13) Vs. (0.65±0.06)(P=0.019)。经多因素校正后视网膜血管局部改变FAN、AVN和OPAC在两组间比较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5.65(95%CI=1.77~18.03)、3.42(95%CI=1.48~7.89)和3.44(95%CI=1.44~8.24)(P均<0.05)。结论 视网膜动、静脉直径在BRVO者比非BRVO者均变窄,视网膜血管的局部改变在BRVO者比非BRVO者显著,因此视网膜血管的定量、定性分析可作为BRVO的观察指标。(眼科,2012,21:239-2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