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6 毫秒
21.
角朊干细胞生物学行为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皮终身处于更新之中,这是由于表皮基底层中角朊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外层终末分化细胞不断脱落之间的动态平衡所致。角朊干细胞在保持口腔黏膜和皮肤的自稳状态,创伤后口腔黏膜和皮肤的修复再生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近来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方面,角朊干细胞更是成为热点。本文仅就近年来在角朊干细胞分化影响等方面的部分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2.
王新文  金岩  刘源  王军琳  赵宇  董蕊 《医学争鸣》2003,24(6):506-509
目的:研究SV40大T抗原(LT)基因对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转化作用,以及转化后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利用含有LTcDNA的质粒psv3-neo转染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G418筛选后,挑选阳性克隆扩大培养,观察基因及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以及对细胞增殖等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情况。结果:分离获得转化细胞克隆,原位杂交显示LTmRNA在转染细胞质中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细胞质中有SV40大T抗原表达。细胞计数,BrdU,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旺盛生长,在转染后第16代,细胞即进入危机期,以一种比衰老细胞更快的速度死亡。结论:LT可以促进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在转染后期甚至会促进细胞死亡,所以要使人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永生化,单纯利用LT的转染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其它的转化方式。  相似文献   
23.
表皮干细胞在成人及胎儿不同部位皮肤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蕊  金岩  刘源  赵宇  王容 《医学争鸣》2003,24(18):1640-1642
目的 :检测表皮干细胞相对特异性分子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及整合素 β1在胎儿及成人不同部位皮肤中的表达 ,以比较表皮干细胞在成人及胎儿皮肤中的差异 .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k19及整合素 β1,以及角朊细胞分化的特异标志分子角蛋白 10 (Ck10 )在成人及胎儿不同部位皮肤组织中的表达 ,并加以图像分析 .结果 :Ck10可见于所有标本的表皮基底层以上细胞中 ,在成人皮肤中表达层数比胎儿皮肤中多 ,且Ck10在成人皮肤及胎儿皮肤中表达差异不显著 ;Ck19在部分表皮基底层细胞及毛囊细胞中表达 ,β1整合素仅存在于基底层细胞及部分毛囊细胞 ,且胎儿皮肤中阳性细胞数目要比成人多 ,β1整合素表达阳性率在胎儿与成人皮肤中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胎儿各组间比较 ,头皮组平均灰度值约为 113.9,与其他几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结论 :表皮干细胞分布于人类皮肤的表皮基底层及部分毛囊细胞中 ,在胎儿皮肤中该细胞数量要比成人多 ,表明该类细胞随年龄逐渐减少的生物学改变 ,也反映了皮肤的生理性变化  相似文献   
24.
永生化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端粒酶催化亚基(hTEBT)介导的永生化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增殖特性及转化特征.方法:测定永生化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曲线、群体倍增时间;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周期;绘制细胞累计生长曲线;榆测细胞的平板克隆形成率、软琼脂克隆形成情况;胰蛋白酶-Giemsa染色法分析染色体核型;接种于裸鼠皮下检测细胞的致瘤性.结果:永生化外胚间充质干细胞越过衰老期,增殖较活跃.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该细胞不能在软琼脂内形成细胞克隆;第25代细胞染色体形态结构正常,为二倍体核裂;在裸鼠皮下不能形成肿瘤。结论:永生化外胚间育质干细胞增殖旺盛,核型正常,无悬浮生长能力,在裸鼠体内不具成瘤性,是正常细胞而非转化细胞,可以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25.
表皮生长因子促进真皮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机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金岩  吕红兵  赵宇  王新文  董蕊  王军琳  刘源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4):2016-2017,T001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真皮成纤维细胞中cyclinD1和CDK-4表达的影响,从细胞周期的角度认识EGF促进真皮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 研究对象为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用含100ml/L胎牛血清的DMEM,加入50mg/L的EGF培养SD大鼠的真皮成纤维细胞,通过MTT检测、流式细胞仪分析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免疫组化检测cyclinD1和CDK-4的表达结合流式细胞仪分析来观察细胞的周期变化。结果 MTT检测(加药前0.37&;#177;0.011,加药后0.55&;#177;0.008)、流式细胞仪结果(加药前9.1,加药后14.7)都显示50mg/L的EGF能显著促进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两者一致,加药后阳性明显增强。结论 50mg/L的EGF对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有极大地促进作用,促进了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和CDK-4的表达增强,细胞G1期变短,增殖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26.
口腔生物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口腔医学基础学科,内容多且抽象,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合理应用多种教学形式,以改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科研意识,旨在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7.
吴川  王秀丽  王倩  刘彦涛  董蕊  刘朋 《河北医药》2011,33(22):3365-3368
目的探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DNP)大鼠脊髓背角凋亡细胞及与之相联系的凋亡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变化。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DNP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30例。DNP组:腹腔注射链脲霉素(STZ)50mg/kg制备成DNP模型;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分别给予注射STZ或0.9%氯化钠溶液后3、5、7周时取10只大鼠,采集静脉血样,测定空腹血糖浓度,然后测定机械缩足阈值,取2组大鼠L1-5脊髓组织,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2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凋亡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NP组血糖升高,机械缩足阈值降低(P〈0.05),凋亡细胞与凋亡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逐渐增加(P〈0.05)。结论DNP大鼠脊髓背角凋亡细胞与凋亡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28.
目的检测白介素6(IL-6)在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IL-6在IC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盆腔症状(PUF)评分高于15分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美国糖尿病、消化及肾病协会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IC组和非IC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膀胱黏膜组织中IL-6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两组表达水平有无差异。结果IL-6蛋白在非IC患者的膀胱尿路上皮细胞质中有表达,在IC患者的尿路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淋巴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有表达。IL-6的免疫组织化学评分:IC组为(5.1&#177;1.8)分,非IC组为(1.1&#177;0.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患者的PUF评分与IL-6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52,P〈0.05)。结论IL-6蛋白在IC患者膀胱黏膜中表达增高,膀胱黏膜活检组织中IL-6的高表达有助于IC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29.
目的:对大鼠口腔黏膜固有层中前体细胞进行分离培养。方法:以nestin为标志物,利用免疫磁珠间接筛选法,对大鼠口腔黏膜固有层前体细胞进行筛选;免疫荧光鉴定,并用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特性。结果:筛选细胞在体外呈克隆性生长,免疫荧光显示表达nestin、波形丝蛋白,不表达角蛋白;增殖活力旺盛;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85.02%的细胞处于G0/G1期。结论:成功分离培养出大鼠口腔黏膜固有层的间充质源性前体细胞,可为组织工程组织构建提供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植物雌激素成分白桦脂醇及加入受体阻断剂(ICI182780)后对A375细胞的黑素合成及机制的影响。方法:将1μmol·L~(-1)白桦脂醇作用于A375黑素细胞,实验分为空白组(DMEM完全培养液),雌二醇组(1×10~(-3)μmol·L~(-1)),白桦脂醇组(1μmol·L~(-1)),白桦脂醇+ICI182780组(1μmol·L~(-1)+1μmol·L~(-1))。用Na OH裂解法检测黑素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测定雌激素受体/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ER/MAPK)通路中关键蛋白激酶p38 MAPK,ERβ,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RK2)和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酪氨酸酶(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RP-1),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RP-2)的蛋白及其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白桦脂醇组和白桦脂醇+ICI182780组对A375细胞黑素合成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1μmol·L~(-1)的白桦脂醇对A375细胞中上述蛋白表达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P0.01),对ERK2,MITF,TRP-1 mRNA的表达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P0.01)。与白桦脂醇组比较,ICI182780可以逆转白桦脂醇对A375细胞黑素合成的抑制作用(P0.01);ICI182780可以逆转白桦脂醇对A375细胞中上述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对ERK2,MITF,TRP-1 mRNA的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P0.01)。结论:白桦脂醇能够通过ER/MAPK信号通路下调MITF,TYR,TRP-1及TRP-2蛋白表达量,从而减少黑素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