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CMR)评价合肥市居民死因登记报告的质量,校正常规监测居民死亡率。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抽取的51,504人调查人口死亡情况,再与同期监测系统所报告的死亡资料进行核对,计算漏报率以及总体死亡率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 2007~2009年3年的报告死亡率分别为2.89%、3.34%、3.86%,校正报告死亡率分别为4.17%、4.76%和4.75%。结论使用捕获-再捕获方法可以校正死亡率,适时开展漏报调查可有效弥补常规监测的不足。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乙型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的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别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2568例和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300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发现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症发病率最高为原发性肝癌,不同时期比较发现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00),其余并发症如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00)。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发病率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399,P=0.089)。除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外,肺部感染是肝硬化住院患者最易发的感染。对不同时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肝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上消化道出血均与病死显著相关(P=0.000)。结论原发性肝癌仍然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最常见并发症,也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最主要的病死原因,病死患者均伴发多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83.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传导机制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中的分子基础及其调控机制有一定的研究,已知它控制诸多细胞生命过程,如细胞增殖、凋亡、识别、分化等。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TGFβ/Smad信号传导对肝星状细胞(HSC)的分化、增殖及合成胶原蛋白方面起极其重要作用,现就有关TGFβ/Smad信号传导分子机制及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4.
病毒性肝炎宿主的因素是影响抗病毒疗效重要的一方面,近年来随着代谢因素与病毒性肝炎关系研究日益深入,其对抗病毒应答影响受到重视.大多研究认为2型糖尿痛会削弱丙型肝炎α干扰素的疗效:而肝脂肪变因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不同对干扰素疗效影响不一,肝脂肪变会降低基因1型丙型肝炎的干扰素的应答率,但对基因3型无影响;胰岛素抵抗可能是预测丙型肝炎干扰素疗效最重要的代谢因素,大多认为会降低干扰素应答率,其影响机制可能与胰岛素信号传导蛋白影响干扰素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5.
四物汤的正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四物汤最佳配比 ,采用眼球放血法造成小鼠急性出血性贫血动物模型 ,以血红蛋白为效应指标 ,用正交试验考察四物汤各药用量对补血作用的影响 ,结果熟地、白芍、川芎对补血结果有显著的影响 ( P<0 .0 1和 P<0 .0 5 ) ,其最佳组合为 A1 B3C2 D3。说明对阴血亏虚而无明显血滞者 ,选用四物汤时不宜等量用之 ,应重用熟地 ,次之白芍 ,少量用当归、川芎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硫化氢(H2S)对抗化学性低氧模拟剂氯化钴(CoCl2)诱导H9c2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CoCl2处理H9c2心肌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的实验模型。在CoCl2处理H9c2心肌细胞前30 min,把硫氢化钠(NaHS,H2S的供体)加入培养基中,作为预处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细胞内ATP的含量;罗丹明123(Rh123)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试剂盒检测SOD活性;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结果: 600 μmol/L CoCl2明显地降低H9c2心肌细胞内SOD活性、ATP水平及MMP,并增加HO-1表达。400 μmol/L NaHS 预处理可显著地抑制CoCl2诱导的细胞毒性及氧化应激反应,使SOD活性、ATP水平及MMP提高,HO-1表达减少。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AG)能明显地阻断H2S对CoCl2诱导的细胞毒性和氧化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使细胞内ATP水平及MMP降低,HO-1表达增多,但对SOD活性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热休克蛋白90可通过抑制化学性缺氧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来介导H2S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8.
<正>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的慢性炎症性肝脏疾病,最终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该病以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8~1︰10,发病  相似文献   
89.
合肥市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了解合肥市农村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整群抽取合肥市6个农村乡镇12个自然村,对1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调查,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结果 调查人群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3.2%,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升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41.6%、28.7%、11.1%;农村高血压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家族史、吸炯年限、婚姻状况、性别、睡眠时间、体力活动及蔬菜日食用量等。结论 合肥市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降低BMI值、戒烟、良好的睡眠、适当的体力活动和常食用蔬菜等是预防高血压发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0.
目的分析合肥市城市居民死亡原因,为有关部门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全国统一使用的死因软件,汇总编制成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报表,运用YPLL、WYPLL、VYPLL等指标评价合肥市公共卫生和人群健康状况。结果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5大疾病是构成合肥市城市居民主要死因。损伤中毒使低年龄组人口的“早死”,除了造成生命年数的损失外,还是危害社会劳动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合肥市城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意外伤害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是今后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