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1 毫秒
31.
荆琳 《中外医疗》2013,32(10):154-154,15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患者400例,在护理管理中加强风险管理(观察组),就临床资料与2011年1月—2011年6收治的400例未实施相关风险管理的患者(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违规操作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文书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理、患者满意度、消毒隔离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加强风险管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确保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全面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强了医院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2.
目的:在成功制备小鼠抗人IL-13Rα2高亲和力单克隆抗体(mAb)的基础上,通过分子克隆方法获得该抗体可变区基因序列。方法:从1株小鼠抗人IL-13Rα2 mAb杂交瘤细胞LX147-7中提取总RNA,以此为模板反转录获得cDNA,用针对小鼠mAb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分别进行PCR反应。将PCR产物连入克隆载体,经筛选阳性克隆,PCR和酶切鉴定正确后送测序,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抗人IL-13Rα2 mAb LX147-7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基因。结论:获得了抗人IL-13Rα2 mAb LX147-7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基因序列,为构建相关基因工程抗体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3.
34.
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合分析自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膝骨关节炎中关节软骨缺损的历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0-01/2006-10有关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文章,检索词为“articularcartilage defects,chondrocyte implantation”,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数据库1980-01/2006-10有关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文章,检索词“关节软骨缺损,软骨细胞移植,关节炎”,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有关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中医药防治关节软骨退变的研究。②有关软骨细胞的体外培养的方法研究。③软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历史及前景展望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综述及Mata分析类文章;未排除随机、对照和盲法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03篇有关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文献,48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55篇文献,其中11篇为重复研究,24篇为临床应用,20篇为软骨细胞支架的研究。48篇文献中有关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文章19篇,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及中医药防治关节软骨退变的文章16篇,软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历史及前景展望的文章13篇。资料综合:自体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大量扩增及生物膜载体的发展,为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软骨缺损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祖国医学在防治关节软骨退变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自体软骨细胞植入技术结合中医药将会作为一个传统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的替代品被骨科界广泛接受。结论:体外培养软骨细胞技术,目前已经成熟。组织工程学技术的发展使体外培养软骨细胞修复关节炎中关节软骨缺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基质诱导的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技术结合中医药为修复骨关节炎中关节软骨缺损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推拿手法对老年股骨上端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和骨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股骨上端骨折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运动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和推拿手法。随访时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髋关节功能,测量患肢局部骨质的CT值和骨隧道增宽值。结果:术后6月,2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后3月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月及6月,治疗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Harris各项细则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骨隧道增宽值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3月及术后6月的股骨骨折断端骨质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6月的股骨骨折断端骨质CT值均大于同组术后3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有利于老年股骨上端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且不会影响骨愈合。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评价中医中药及按摩手法对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依据Kellgren-LawranceX线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应用中医及西医疗法分别对120例患者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的HSS评分及中医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5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医证候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5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口服加外洗和手法对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采用保守和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9月至2006年9月,对6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治疗,采用保守跟手术两种方法进行治疗。其中男266例,女334例,平均47.4岁。治疗前、后参考JOA score,结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ADL评分拟定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保守组和手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9%、94.2%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保守和手术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保守治疗基本无创,无并发症,安全,无痛苦,费用低;而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结合横突间植骨术,既能够对椎管做到彻底减压,又能一次性重建腰椎稳定性,中、早期随访效果良好,是基层医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满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手法加中药熏蒸对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的治疗作用和对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患者50例,分为治疗组(手法加中药熏蒸组)和对照组(康复治疗组)。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9例,采用等长肌力锻炼、逐渐加大屈曲幅度和渐进性负重等常规康复治疗手段;治疗组男15例,女10例,在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和手法,中药熏药采用海桐皮汤方由熏药机加热雾化后局部熏蒸,手法治疗根据韧带愈合生物力学规律,把握屈膝程度、松解手术后粘连。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作为疗效评价标准,以随访中MRI上测量的骨隧道宽度变化作为腱-骨愈合情况的观察指标。结果:Lysholm膝关节评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组内比较,总分均随时间推移改善(治疗组F=36.54,P0.05;对照组F=28.12,P0.05);组间比较,术后治疗组评分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t=0.105,P0.05;术后3个月t=5.361,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腱-骨愈合情况在术后3个月和1年随访时胫骨和股骨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加中药熏蒸治疗有利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早期功能恢复,且不会影响腱-骨愈合。  相似文献   
39.
背景:大多数膝关节单侧间室病变伴有不同程度的内翻畸形,若下肢力线矫正过度,容易增加外侧间室应力,造成外侧间室骨关节炎;若矫正不足,因受力不均将会导致假体松动.目的:观察活动平台内侧单髁置换后下肢力线矫正对患者早中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行单髁置换治疗患者137...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