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手段、治疗方法及预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肺MALT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并随诊分析预后.结果 4例原发性肺MALT淋巴瘤患者均为老年女性,为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最常见类型.其中3例为查体发现,1例因咳嗽、咳痰和痰中带血就诊.发病时间为7个月至5年.肺部体征无特异性.血炎症指标和肿瘤相关指标多为正常.影像学以肿块影和结节为主要表现.患者肺通气和弥散功能正常.经胸腔镜、CT引导下肺穿刺、开胸手术获取病变组织而确诊.病理表现为弥漫浸润生长的小淋巴细胞,可见淋巴上皮增生.治疗主要是化疗和手术.随访1~8.8年,1例随访4.5年时可疑复发,其余3例均病情稳定.结论 肺原发性MALT淋巴瘤为少见病,好发于老年女性,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须靠有经验的病理专家作出.治疗尚无指南,无症状者可采取“观察等待”策略,待肿瘤进展或出现症状时,首选苯丁酸氮芥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与否均可.预后良好,但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统计分析陕西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2015年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陕西省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各成员单位按照监测方案要求,进行目标细菌鉴定、药敏试验,依据CLSI 2014年标准,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收集细菌6 87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 199株,占46.56%,革兰阳性菌3 672株,占53.44%。革兰阳性菌中,分离前五位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1 136株(30.94%)、人葡萄球菌655株(17.84%)、溶血葡萄球菌431株(11.74%)、金黄色葡萄球菌356株(9.69%)和屎肠球菌231株(6.29%); 革兰阴性菌中分离前五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 397株(43.6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68株(14.63%)、肺炎克雷伯菌431株(13.47%)、铜绿假单胞菌132株(4.13%)和鲍曼不动杆菌116株(3.6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1.2%和76.1%,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发生率0.9%。革兰阴性杆菌中,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4.0%。鲍曼不动杆菌对包括亚胺培南在内的大多数监测药物耐药率超过50.0%,而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药物保持了较高的抗菌活性。结论 陕西省血流感染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充分利用该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进行监督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延伸护理对肺癌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11月入住我院呼吸科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70例,根据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于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对照组不进行延伸护理干预,应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EORTC)开发的癌症病人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价两组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时的生存质量。[结果]出院后1个月干预组认知功能和疼痛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干预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及疼痛、失眠症状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癌病人实施有计划的延伸护理,可有效改善肺癌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利妥昔单抗(商品名: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疗效及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利妥昔单抗在DLBCL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中的应用。方法 DLBCL 患者21例,IPI评分低危和中低危(0~2分)14例,中高危和高危(3~5分)7例。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4~8个疗程,其中有5例接受APBSCT,动员方案为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加依托泊苷,预处理方案为CBV (环磷酰胺、卡莫司汀、依托泊苷)方案。结果 21例患者中CR 13例(61.9 %),总有效率90.5 %(19/21);2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为(69.74±10.43)%,2年总生存率为(84.44±8.35)%。IPI评分0~2分患者CR率92.9 %,总有效率100 %,3~5分患者CR率0,总有效率71.4 %,IPI 0~2分患者CR率高于3~5分患者(P<0.01);5例接受APBSCT的患者采集的中位单个核细胞(MNC)为7.34×108/kg,中位CD+34细胞为8.82×106/kg,造血恢复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9天,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12天;主要不良反应是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14.3 %)以及化疗相关的血液学不良反应。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DLBCL疗效满意,IPI 0~2分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3~5分患者;利妥昔单抗不影响外周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及造血重建;利妥昔单抗应用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及造血重建的影响;观察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15例AML患者缓解后予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此后有3例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7例接受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结果 2例在CR1期行非血缘allo-SCT,日前均无病生存,1例在复发期行单倍型allo-SCT,在+110天复发;7例行APBSCT的患者中3例无病生存,另外4例复发;未行移植的5例患者均死亡.7例接受APBSCT的患者采集的中位MNC 7.33×108/kg,中位CD+34细胞6.9×106/kg,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11天,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13大.具有预后良好核型的患者3例,2例无病生存;具有预后不良核型的患者4例,2例行allo-SCT,1例行APBSCT,目前均无病生存,另外1例死亡;具有预后中等核型的患者共6例,其中1例联合APBSCT,目前无病生存,其余患者均死亡.结论 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患者复发率较高,具有预后中等和不良染色体核型的患者行allo-SCT可能改善预后;采用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强化治疗的患者均能采集到足够的造血干细胞并能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16.
1659例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目的探讨血液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转归及病原菌的流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血液科1999—2006年1659例住院患者发生细菌和真菌感染的情况。结果全部住院患者中,405例(24.4%)发生感染,其中社区感染为38例(2.3%),医院感染为367例(22.1%);在医院感染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痰培养常见病原菌为阴沟肠杆菌(26株,19.3%)和铜绿假单胞菌(20株,14.8%);血培养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9.3%),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14.3%和10.7%;院内细菌感染中耐药株占4.21%,共检出真菌114株,白色假丝酵母菌占35.1%,医院感染死亡率7.4%。结论血液病房患者的感染率较高,耐药菌占一定比例,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检出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7.
自噬是由溶酶体介导的蛋白质和细胞器的降解过程,参与清除衰老的细胞器及破坏的蛋白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自噬现象高度保守,几乎存在于所有物种,广泛作用于细胞生长、增生及肿瘤发生等过程.正常肾组织也存在基础自噬,近年有研究报道自噬异常可导致肾脏固有细胞损伤及多种肾脏疾病,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自噬在肾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文就自噬及其在肾脏疾病中的相关研究加以综述,从而为相关疾病的机制研究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转录因子NF-κB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调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NF κB对砷制剂诱导下NB4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调控作用。 方法 :将NB4细胞与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共同孵育 ,在不同时间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胞质内转录因子NF κB的表达 ,同时作细胞周期分析、PI和HO双染以及DNA梯度 ,以鉴定As2 O3的致程序性死亡的作用。 结果 :NB4细胞在 1μmol/L、2 μmol/LAs2 O3的诱导下 ,在 16~ 2 4h的期间内均有明显的程序性死亡现象。NF κB在 6~ 16h期间的对照组和加药组 ( 1μmol/L的As2 O3)均有表达 ,对照组中 12h后表达明显下降 (P <0 .0 5 ) ,加药组较对照组也明显减低 (P <0 .0 5 ) ,但不存在时间依从性。 结论 :As2 O3可诱导早幼粒细胞程序性死亡 ,在这一过程中 ,NF κB可能起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范芸  王佩珍 《中国医院》2006,10(6):75-76
目的:探索对部门护士长的培养方法,提供全新的护士长培养途径,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方法:科总护士长从2004年1 月-2005年12月对所管辖的9个病区9名护士长,因个人能力而宜制定培养计划,实施总护士长助理上岗制度。结果:培养管理梯队,出色完成任务。结论总护士长助理是培养护理管理人才的梯队,需具备特殊的管理技巧,有助于护士长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浅析护理安全防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范芸  郑洋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509-510
护理安全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护理安全关系到护患的根本利益,直接影响着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