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目的 比较3个不同胚胎时期神经干细胞的增生、分化和凋亡等生物学性状,了解胚胎脑皮质发育过程.方法E14、 E18和E20胎鼠前脑脑皮质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在原代培养后,用BrdU细胞增生检测试剂盒检测增生能力;诱导分化7天后,对细胞分别进行MAP2和GFAP免疫荧光标记和Hoechst 33342核染色,计算MAP2 细胞和GFAP 细胞占Hoechst 细胞的各自比例;用Annexin V-FITC凋亡试剂盒检测早期凋亡率.结果 3组神经干细胞的OD值分别是:E14为1.1771±0.0422(n=22),E18为0.4127±0.0328(n=23),E20为0.2117±0.0456(n=16)(均为P<0.001);E14神经元细胞比例和星形胶质细胞比例分别为:81.96%±4.91%(n=10)和16.63%±4.05%(n=10),E18为27.56%±3.54%(n=10)和58.98%±5.91%(n=10),E20为4.75%±2.39%(n=10)和89.43%±3.40%(n=10)(均为P<0.001);早期凋亡率分别为:E14为41.12%±9.75%(n=8),E18为56.30%±9.35%(n=19),E20为5.74%±3.31%(n=9)(均为P<0.01).结论神经干细胞的增生能力随着胚胎发育变得越来越弱,而凋亡比例先小后大,最后逐渐变小.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细胞的比例随着胚胎发育过程会越来越小,而星形胶质细胞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2.
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发育过程中,神经干细胞(NSCs)通过对称分裂得到两个相同的具有增殖能力的子干细胞,而一小部分通过不对称分裂得到一个子干细胞和一个定向分化细胞,先后产生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枝胶质细胞。我们对大鼠胚胎脑皮质发育过程中3个非常重要时期(E14、E18和E20)的NSCs的增殖、分化和凋亡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α2受体(IL-13Rα2)与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半定量法检测IL-13Rα2在20例胶质瘤和5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在5例正常脑组织中缺乏IL-13Rα2 mRNA的表达,而20例胶质瘤有13例(阳性率65%)存在IL-13Rα2的表达,两者差异显著(P〈0.05)。虽然对比低级别(Ⅰ、Ⅱ级)和高级别(Ⅲ、Ⅳ级)脑胶质瘤之间IL-13Rα2mRNA的表达阳性率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但两者IL-13Rα2mRNA表达的A值差异极为显著(P〈0.05)。结论脑胶质瘤中存在IL-13Rα2的表达,且病理级别越高其表达越强。IL-13Rα2可能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人胚胎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条件,并观察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特点.方法采用机械方法从流产的10~18周胎龄的人胚胎前脑分离神经干细胞,用无血清培养液,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刺激细胞增殖,进行体外扩增、传代培养.传3~4代的神经细胞球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贴壁诱导分化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结果从人胚胎前脑分离的细胞在含有EGF和bFGF的无血清培养液中能形成大量的神经细胞球,这些神经细胞球可在体外增殖及传代培养.神经细胞球用特异性的鼠抗人巢蛋白(nestin)抗体鉴定,大部分为阳性细胞.神经细胞球在血清培养液贴壁培养后可分化出神经纤维细丝(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半乳糖脑苷脂(Gal-C)表达阳性的细胞.结论从人胚胎前脑分离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属于神经干细胞;在含有EGF和bFGF的无血清培养液中,神经干细胞能在体外大量扩增.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三种骨瓣固定方法在颅骨骨瓣回复固定模型中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比较、评价。方法6个颅骨标本共制备24个骨瓣,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丝线、不锈钢丝和颅骨固定钉三种方法固定,就操作时间、初始移位、垂直受力试验及最大承受力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颅骨固定钉组的操作时间最短(94±13)s,初始移位最小(0.20±0.12)mm,最大承受力最大(385.4±63.1)N均明显优于不锈钢丝组和丝线组。结论颅骨固定钉操作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复位效果及较大的强度,是较理想的颅骨固定装置。  相似文献   
16.
苏志鹏  蒋小龙  王成德  刘洁  陈云祥  李群  吴近森  吴哲褒 《浙江医学》2011,33(8):1115-1116,1119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溴隐亭对垂体腺瘤GH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在无血清的培养条件下,将GH3细胞分成3组:对照组、溴隐亭组、NGF+溴隐亭组,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药物干预后GH3细胞的成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GF干预后GH3细胞的形态无明显改变。单独溴隐亭治疗对GH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而NGF干预后2、4、6d分别再给予溴隐亭治疗则对GH3细胞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其中NGF干预后4d及6d时溴隐亭的抑制效果更明显。结论NGF能促进溴隐亭对GH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97年Nishizawa等首次从一例不明原因的输血后肝炎病人血中分离得到一种异于HGV的新型肝炎病毒基因,命名为TTV(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初步研究表明:TTV为单股DNA病毒,其种  相似文献   
18.
胸骨是胸廓的枢纽性成分,上部和两侧分别与锁骨及肋骨相连,在保护胸壁稳定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胸骨切除通常会产生大的节段性胸壁缺损,导致胸壁漂浮,必须进行胸骨重建。本文报道1例62岁胸腺鳞状细胞癌伴胸骨转移男性患者,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行胸腺切除、胸骨肿瘤切除并同期行自体髂骨移植联合钛板胸骨重建术。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呼吸运动功能正常,胸廓外观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 α2受体(IL-13R α2)与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半定量法检测在20例脑胶质瘤和5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的IL-13R α2表达水平.结果:在5例正常脑组织中缺乏IL-13R α2 mRNA的表达,而20例胶质瘤有13例存在IL-13R α2的表达(阳性率为6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级别(Ⅰ、Ⅱ级)和高级别(Ⅲ、Ⅳ级)脑胶质瘤之间IL-13R α2 mRNA的表达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者IL-13R α2 mRNA表达的A值差异极为显著(P<0.05).结论:IL-13R α2在脑胶质瘤中存在表达,且在高级别脑胶质瘤中表达较强;IL-13R α2可能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条件,并观察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特点.方法:从孕14 d SD胎鼠前脑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用DMEM/F12无血清培养液,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进行体外扩增、培养和传代.传3~4代的神经细胞球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中贴壁诱导分化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结果:从孕14 d SD胎鼠前脑分离的细胞在含有EGF和bFGF的无血清培养液中能形成大量的神经细胞球,这些神经细胞球可在体外增殖及传代培养,经nestin染色鉴定,大部分为阳性细胞.神经细胞球在血清培养液贴壁培养后可分化出神经纤维细丝(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半乳糖脑苷脂(Gal-C)表达阳性的细胞.结论:从孕14 d SD胎鼠前脑分离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属于神经干细胞;在含有EGF和bFGF的无血清培养液中,神经干细胞能在体外大量扩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