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建立用于测定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YFI)中9种成分人参皂苷Rb_1(Rb_1)、Rg_1(Rg_1)、Re(Re)、Rf(Rf)、Rc(Rc)、Ro(Ro)、Rb_2(Rb_2)、Rd(Rd)及五味子醇甲(Sch)的一测多评(QAMS)方法,探讨QAMS法用于不同类型化学成分定量测定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C_(18)(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为1 m L/min,检测波长203 nm。建立Rg_1、Re、Rf、Rc、Ro、Rb_2、Rd及Sch与内参物Rb_1的相对校正因子(f),通过f计算YFI中8种成分的量,并在25批YFI中进行验证,将该方法与外标法测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QAMS法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重复性。结果 Rg_1、Re、Rf、Rb_1、Rc、Ro、Rb_2、Rd、Sch分别在进样量为0.929~4.644、0.818~4.089、0.732~3.660、1.461~7.305、0.636~3.181、0.618~3.092、0.788~3.941、0.758~3.789、0.178~0.889μg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7.08%~100.94%;f值分别为f_(Rg_1/Rb_1)=1.970,f_(Re/Rb_1)=0.929,f_(Rf/Rb_1)=1.196,f_(Rc/Rb_1)=0.870,f_(Ro/Rb_1)=0.830,f_(Rb_2/Rb_1)=0.786,f_(Rd/Rb_1)=0.906,f_(Sch/Rb_1)=12.082,且在不同条件下重复性良好;QAMS法的计算结果与外标法的实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实验所得的f值可信。结论本实验建立的QAMS法可以作为一种简便准确的质量评价模式用于YFI中多种人参皂苷类成分和Sch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IGF-Ⅱ和IGF-Ⅱ-mRNA异常表达对肝癌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Ⅱ及IGF-Ⅱ-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游离IGF-Ⅱ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免疫组化法分析肝癌癌灶、癌周和远癌组织中IGF-Ⅱ的表达与胞内定位。从肝组织中制备总RNA,经随机引物和逆转录酶合成IGF-Ⅱ-cDNA,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DNA测序证实,分析IGF-Ⅱ-mR-NA的表达,并分析血清游离IGF-II水平。结果:肝癌组织IGF-Ⅱ表达呈强阳性,明显高于癌旁和远癌肝组织,分布呈胞浆包涵体样、全胞浆和核内三种形态。癌灶总RNA水平显著低于癌周与远癌组织;其IGF-Ⅱ灵敏度为2ng/L,扩增基因片段为170bp,癌灶和癌周组织中IGF-Ⅱ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00%和53.2%,远癌组织未见扩增片段。肝癌患者血游离IGF-II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结论:IGF-Ⅱ及IGF-Ⅱ-mRNA的过度表达与肝癌形成有关,并有助于肝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Transitional Care Model ,TCM )在儿童紫癜性肾炎(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 ,HSPN )出院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7~14岁的HSPN患儿110例,按入院时间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治疗的同时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 TCM ,由TCM医护人员对疾病进行全程管理、督导,采用自行设计的疾病知识问卷和自我管理调查表对两组患儿在出院4个月后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及再住院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实施TCM ,把疾病管理从医院延伸到家庭,提高 HSPN儿童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保证了治疗、护理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肝癌合并门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138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62例)单纯行TACE;B组(76例)行TACE结合3DCRT。大体肿瘤靶区(GTV)只包括癌栓,不包括原发灶,使90%等剂量曲线覆盖PTV,照射总量40~65Gy,单次照射剂量2~4Gy。结果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20.3%、3.9%,平均生存期7.2个月,有效率(CR+PR)为16.1%(10/62);B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40.6%、22.3%,平均生存期15.5个月,总有效率为42.11%(32/76),P〈0.05。结论TACE联合3DCRT能明显提高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而伴有门脉癌栓(PVTT)的肝癌因易发生肝内及远处转移,被认为是预后差的主要指标之一,生存期为2.4~2.7个月。虽然HCC合并门脉癌栓是预后不良的标志,但在肝功能及一般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仍可尝试多种治疗方法以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综合治疗在该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07年4月-2008年12月将900例实施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患儿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50例),对出现的常见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组的肉眼血尿、尿潴留、肾包膜下小血肿、轻度腰疼、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前、中、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肾活检的成功率及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荷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培养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49只荷人胆管癌裸鼠分成7组,每组7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奥沙利铂(A)组,吉西他滨(B)组,A+B组,2A+B组,A+2B组和2A+2B组,于分组当天腹腔注射奥沙利铂,第2天注射吉西他滨。给药剂量:奥沙利铂1.125mg/kg,吉西他滨50mg/kg,生理盐水0.3mL/只。第24天处死裸鼠后测量肿瘤标志物,进行移植瘤病理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治疗期间每周2次测量肿瘤直径,计算相对肿瘤增殖率。结果荷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成瘤率100%。A、B组第24天相对肿瘤增殖率分别为39.78%和45.73%;2A+2B组相对肿瘤增殖率最低,为32.05%。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肿瘤标志物、病理分析及MTT分析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对荷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有抑制作用,两药联合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甜素联合前列地尔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肝功能异常的疗效。方法:将51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肝功能异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7例,应用复方甘草甜素60~100m1静脉滴注、前列地尔10μg加生理盐水20ml缓慢静脉推注,每日1次;对照组24例,应用硫普罗宁0.3g静脉滴注、前列地尔10μg加生理盐水20ml缓慢静脉推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7~14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血清胆红素(S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及SB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甜素联合前列地尔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肝功能异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清化饮对脾胃湿热证抑郁大鼠血清5-羟色胺(5-HT)与海马组织的影响。方法 取3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选择其中5只作为空白组,其余25只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和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方法建立脾胃湿热证抑郁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只、清化饮组6只、舍曲林组6只、清化饮+舍曲林组7只。清化饮组给予清化饮27.5 g/kg灌胃,舍曲林组给予舍曲林片5.21 mg/kg灌胃,清化饮+舍曲林组给予清化饮27.5 g/kg和舍曲林片5.21 mg/kg灌胃,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灌胃28 d。末次灌胃结束后,应用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状态,记录大鼠灌胃前后的体重,ELISA法检测血清5-HT水平,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形态。结果 模型组大鼠的强迫游泳静止时间明显长于空白组(P<0.05),清化饮组、舍曲林组、清化饮+舍曲林组均明显短于模型组(P均<0.05);各组间大鼠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清化饮组大鼠体重变化量明显低于舍曲林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5-HT水平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狼疮性肾炎(LN)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2例LN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治疗的同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遵循自我效能理论框架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模式.采用德国学者Shwarzer等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C)对两组患儿在出院3个月后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总体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通过综合护理干预,达到配合临床有效治疗,增强LN儿童对疾病的自我管理及保健意识,减少复发,提高生活(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